知乎问答_人类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梦?

谢邀。 难道不是美国梦?中国梦? 嘿嘿,^_^ 不开玩笑了,我原来有个名叫睡觉XX。这个问题倒是可以答答。 不知有没有人讲华胥梦和周公梦?昨天有个组正好讲到《论语述而》第五句,孔子自叹太过衰老,自己好久没梦到周公了。“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说明孔子以前总梦到周公。大家都解释成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为什么老了衰弱了,就梦不到周公了呢?老了衰弱了,白天就不想周公之学了吗?所以这种说法只能说对一半。

冬学语音测试反馈

亥月初一,物始成核。以十二消息卦来讲,乃纯阴之月,收藏百物,核取其好恶真伪也。亦言物成皆坚核也。很多时候其实就看平时的积累。平时的态度可以看出一个人到底是不是这块料吧。 我说过我尽力,但别人咋样我管不了的。所以只能劝论语组的同学需要认真起来,免得浪费这段时光。不管是三字经还是修书,都是析出自小没有开蒙所受之杂质,若能把蜂窝煤砸瓷实了,夯成煤块,那么根基牢固,日后路才能长远,人家烧半天就没火了,你能烧

同学至人,如法以度

学道大都是为了成仙长生吧。我们汉鬼考组进入到第三章汉人仙谱,不过多被同学们演变成怎么才能成仙的问题。^_^,分了几组。我看了他们的分组讨论之后,突然想起经文中一段话来和大家分享。正好涉及此事,还有太阴炼形之事,贯穿起来或可以更加清晰的明白此事之缘由。我限于很多规矩,很多时候没法参与汉鬼考的直接讨论,只能引导式的,旁敲侧击地给大家提供些辅助。还请原谅。宗教的限制有些确实是不敢打破的,虽然特殊条件下,

改过迁善,通则不痛

智者改过而迁善,愚者耻过而遂非; 迁善则其德日新,遂非则其恶弥积。 很多朋友从秋分首过以来,真的有些变化了。有的是身体上的,有的是身心皆有的结果,有的干脆开始“发芽”了,我也为之喜。大家力气没有白花,功夫不会白下。不过有些朋友就遇到了一定阻力,那么正好和大家分享这篇首过的后续。应在立冬,也算是对秋天的总结,所谓“秋后算账”。^_^ 首过是知过悔改,真正迈向正确道路的第一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调整方向

知乎问答_在中国,佛教和道教的差异在哪里?

谢邀。 1.用唯物唯心很难去界定宗教现象。 所以说道教唯心是一个误会居多,我们一般讲唯气而已,也就是不同于佛教对于世界本体性空的解释,我们有气这个“物”作为解释的基石。这种观点从三代先秦一直延续至今,才是道教的本底。都说修道要修心,这只是人操作层面的东西。而不是本体论上的认识。就好比你造汽车和开汽车强调的东西不同。讲修心,是因为对于人来说,心为君主之官能,为气之君,调心能静气,真气自来,但反之,君无民

不期而至,水到渠成

院墙的爬山虎都变红了,伴着那颗老树的凌霄依旧绿色不减,但爬山虎不知不觉中攀上了其中一边,春夏还分不出来,但到了金秋时节,半边绿色微倦,半边金叶流火,十分显眼,在风中摇曳,倒也悦目。坐在屋里就能赏红叶是我当时种下时未曾料到的。 风水先生都说不能种这些藤蔓之物,会积阴气于院中,我们岂会不知,就是阳气太过,以此平衡,而不同于世人吧,所以院中植被甚多,不甚打理,任其生发,旁人看着杂乱无章,我们却觉得生机盎然

知乎问答_这一段关于摩利攴天的所谓的梵语音译是出自于哪里?

谢邀。摩利支的名号在《罗摩衍那》中被提到,是梵天之子,也就是生主之一,其中第七位就是Marici,是光的意思.deva是天的意思。菩萨反倒是密教兴起时候才加上去的。阳焰的说法更加后面,更加是衍生的了,是一种波动之后才会被察觉的状态。至于隐身,不是大家想的那种,是藏魂法的一种,是比较高级的藏魂法。但不是师传不会讲的。你这会也该拜师了吧,那还是问自己师父比较好。至于是不是pu半点不重要,你按照师传就好

重阳必阴,万类霜天(All Saints’Day coming)

这阵子知乎上好些人问大马法师九皇会失手身亡的事,这事其实没多大意思,但借此为由头,聊聊民间信仰,讲讲重阳斗姆信仰在民间流行的真正原因,引申到妖精过节之事。^_^。省得顾此失彼。一碗水要端平哈。^_^ 而且有朋友问万圣节之事,我们一并聊聊万圣节真正的来源,在我们视角下的有些东西其实挺好玩的。^_^ 首先,民间信仰难以登山的原因。 从南洋大馬法師林文華意外身亡说起。 这样以杂技魔术或者人体极限耐力,而非实质登

霜月阳陇,养老尚和

九月又称霜月,阳陇是阳盛之时。一般我们称正午为阳陇,那么日中阳陇为一日中的重阳。所以霜月阳陇就是九月重阳。 九月九日,日月并九,阳极之表,故名重阳。其实这仅仅是数上的一种表达,并不是实际情况上的阳气最盛,或者准确的说,不是全部的。但还是有些相类似的。为啥?因为戌月在十二消息卦中为剥,一阳之下有五阴。剩下的这一阳高高在上,非登高不能寻之。这就是登高节的来历。也是避祸的一种方式^_^。 但这个阳爻其实也是

人心惟危,乐群取友

想说寺庙宫观出家这事,不得不得从头溯源,所以会比较长,大家见谅。慢慢写了。今天写点别的。^_^ 其实很感谢大家容忍我这种絮叨的方式,现在人都讲究高效率获取信息,简单明了划重点,我却反其道而行之,竟是灌水,有时还刻意打乱有些顺序,简直是对读者耐心的考验,而且挪到微信这么不方便阅读长文的平台上码字,大家还不离不弃,每每想起来,都觉得很不好意思。但是没办法,干货太干真的不成,大家多多包涵。继续跟我一起架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