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9,己酉日,七月二十九。 这段时间的观测就要过去了,27年后才会有闰七月的,写点相关纪念难得的观测窗口。 知乎上有人问鬼会不会死,鬼死渐耳是啥回事啊? 民俗中的鬼月将过,正好赶个尾巴好了。 人死为鬼,常人七七之后,不能复起,渐为渐耳。这是死后的一个主要阶段。再往后就是慢慢消散于天地之间了。 人死为物化,朱子云:“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 人得气而生,失气则人变物,物生谓之化也。这就是死
道不欲杂,杂闻散志。筑基以纯,各师各法。 后面这么多字就是为了解释这十六个字的。^_^ 我在写吃肉这文章的时候,发现必须先写戒杀之事。而再写戒杀之事,发现还得和大家说明白筑基和师法的关系。遂有此篇。抽丝拨茧,倒成了我的功课。大家问的好问题啊。^_^ 自留地里有朋友在纠结类似的问题,正好一并写写。^_^ 一,自古筑基 道门修行,我指的不是唱戏吹牛那些糊弄的,而是真正登山的,其实是有不同方法的。目标也不一样,所
谢邀。 这是淫祀啊。 礼曰:“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無福。” 左传曰:“神不飨其非类,民不祀其非族。”同气相求故。你和海绵宝宝是族?还是类?^_^ 而且关键是虚构,没有真实依托的形象。所以根本招不来正经东西哈。^_^ 一般正经人家是挑剔的。不染其杂,才是神鬼之道。你糊弄不敬不诚,不知礼,理都不理你。 淫祀无福,招灾而已。 而且关键是你就是烧着玩。香火不过是心气的载体,没有真正诚意心气,点香无非就是个化学
谢邀, 最近和学生聊天,说到以什么心态去读博。 正好适合这个题目。其实只要心态调整好,大部分学习中上等的同学都是适合的。 首先,毫无疑问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研究能力的基本盘。但要从兴趣形成志气才可以。 因为兴趣而好学是读博人的常态。兴趣往往会给人带来弄明白之后的快感。所谓不亦说乎。这其实是一种快感反馈机制。并不见得比别的快感来的高大上多少。 但以兴趣为推动的正反馈机制在很多时候难以久持。因为科研过
谢邀。 这事情上,孔子没弄错。 殉葬以人俑就是现在的烧纸人。这些学者不知道民俗烧纸人纸马干啥的,这其中的内在逻辑为何,所以断片儿比较多。 1.人生前所用,死后未散灭之前,已经养成的习惯,所以死后也看似要有所用其常。所以才有明器的出现。这是丧道。是先王所制。不通丧道亡者之道,才会有这样的困惑,才会错置乱解。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有活人殉葬。而是先有刍草,再有俑葬,后来殷周尚文,不务其质,才改用人殉葬的。孔子怒斥
新媒体管家 学生们从今年秋冬就要开始喝药酒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原来荒淫造作太多,肾气不固,精关不稳,懵懂进学,阳气日盛,遗精频发,所以需要滋补温精固涩。而最有效的方式,恰恰是药酒。所以他们可美了,可以名正言顺的喝酒了。^_^。那么今天就讲讲这杯中之事。酒这种东西远古时代并没有。但被发明之后,就成了和一切非人密切相关之物。所以祭祀,修道,神灵等等都和酒密切相关。因为它有其特殊性。所以对于修身之人,酒
谢邀。 实际上,岁数大了,还是吃一点肉,甚至吃点肥肉比较好。但这也分人。 有些老人怕三高,吃素太过,身体摄取的营养不平衡。其中最大的麻烦可能是血管弹性老化的厉害,就和橡胶管老化一样,因为相应合成的能力也随着岁数减弱,单纯植物蛋白转换成人体所需的成分,还是需要多很多步骤分解再合成的步骤,这些步骤转化都是要能量。年轻生命力强,还可以的,但年老动力不足,其实就是先天元气逐渐不够用,转化也是需要消耗的,所以转
论坛中有有朋友讲做梦,然后聊到他走过的弯路,引了一段《乐记》。不由得想起以前的事。^_^。这阵子整天说那么严肃的事情,估计都看烦了。又有人叫我讲五戒,这个都讲了,算啥?不太合适,我挑着比较有普遍现实意义的讲一两个吧,其实真正去读早期的戒律,有些是第一条是不许指天骂地,呵风骂雨的。这些就不多提了。今天聊点轻松的话题吧。我都听啥音乐? 因为每篇只能一个语音视频,我就分了几个篇幅和大家分享。 我从小对音乐无
后来去留学。第一年特别苦,学校里一个中国人都没有,第二年有一阵子特别想听中国人说话,想听乡音,就跑到网上,那个时候有聊天室,就开着听人说话。那个时候上网没有这么方便呢。后来慢慢我终于能明白人声是什么了。也喜欢有些特别的人声了。自此生命就不再一样了,用我当时的话讲,好似终于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痕迹啦。^_^。大概是长大了。^_^ 恰恰因为如此,我才真正明白乐记里的这段话。音声乐之别。也更加明白为啥我小时候
上了大学,有位和我考到一个学校的高中好朋友,结果去了那边,别离思乡之情特重,哭鼻子,吃不下饭,各种不适应吧。一米八几的大个子真的像小孩。我却完全没感觉。就是为了冬天没暖气睡在冰凉的被窝里做奋斗而已。^_^。大概能活下去,就是我的追求?不知道咋讲,反正当时特别不理解他们。 大学宿舍对门有个老乡是文艺青年,他们那个专业又是沾着艺术边的。所以他们总放好些“古怪”的音乐,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nirvana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