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非之,秋士何悲?
自留地上发了一个关于宗教的思考,有朋友反馈,我也回了: 这是确实是我这几天在反思的东西。我的文章替现代道教粉饰了太多东西。很多人以为现实中的道士就是这样思考的,但其实不是,我一再言明自己是小众中的小众。但貌似不管用,所以每每看到有朋友掉进坑里,或者失望而归,都是无奈,积久必有所思。在自留地里要开道教板块的,我整理准备的过程中,其实有点发愁,这个度非常难把握。所以这几天虽然准备了些东西,但一直没有使之
孔雀南飞,独上高楼
上篇写了未尽其实,莫言修道。吓的很多朋友不敢说话哈。^_^,其实大可不必。不自诩自言修道学道即可,而不是避讳道字。道路也是道,没事啊,就连茶道花道都随他们去用好了。那篇有个前提,是真的要登山的人,有诚意,又追寻经年,可说其志已定,那么自然受到约束。真诰不是给大家看的。用来约束的是登山之人。而且很多内容并非简单如学者们推测的那样类似于扶乩之类,完全不是一种。不管怎样,谨言慎行确是没错的。但不讲话,不
知乎问答_修道的最佳年龄应该是多大呢?
谢邀。各家说法不一。前面朋友大体都说了,我就补充下我们的看法和要求吧。修道,不但是知识,更加品质和能力的修行。难的不是知识秘诀,这些师传必然会讲。而是品质能力达标与否?能否承接这些知识,使其不失真,再修之于身。所以我们讲非人不传。那不是小气搞什么神秘主义,而是自古相传的规矩有其深刻的内涵。至于岁数,这倒是次要的。你早达标,早适合修道,晚达标晚适合修道。不达标,不适合修道。而于外在表面,打扮身份,辈
未尽其实,莫言修道
忘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年初的时候就写好了,准备发到知乎专栏。还和当时的论语组特意交代过。后来知乎不常去,就把写好的草稿忘的干干净净。。。 自留地中看到大家建议时,我也在琢磨先给大家讲点规矩,才又想起来。还有这么个重要的事没发。汗。。。真是罪过。趁着今天不去游泳了。赶紧整理出来。^_^就是希言自然的后半段啦。^_^ 我师父当年总嘱咐我,未能尽实积修之时,千万莫言修道。修道古时绝对是高大上的。年初的时候我也
传世为主,简帛为辅
先通知大家:论坛正式备案结束,开始迁移到新的服务器,启用新的网址,这段时间不能登录。已经注册的朋友会自动转入新的网址。预计时间今天一晚上就搞定了。^_^,谢谢我们劳苦功劳的技术人员。 自留地中有位朋友问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关系。尤其询问马王堆帛书和今本道德经之间应该如何取舍。这真的是个要面对的问题,我大概写写我们的意见,大家愿意聊的去论坛仔细讨论。 原来写过一次道德经版本的问题。参见: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417559/answer/46063865 首先,经者,常
阴德阳过与隐恶扬善
自留地有一个相关的讨论: 以上两位同学都答的很全面了。我以践行层面的角度来讲一下哈。 首先,这两个原则不冲突。 阴德阳过,不知有德是谓上德,守本抱义而忘其利也。非专注而不能至。知错能改,修枝减叶,去阴就阳,这是对自己修身的要求。而传善不传恶的根本在于对大众信息环境负责的态度。恰恰修身正己才能隐恶扬善。这是由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是一种能力的反应在环境下的必然,而不是修身不足,单单是想就可以的。 一个对人要宽,
问题二:四子之斗闲
本来已经写好,不过上篇问题难度颇大,还是再找个简单些,开放些的问题备用。那么问题来了: 斗闲是什么意思?为啥邱祖斗闲? 斗闲为什么有现代意义? 在实行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时间同样截止于六月十二号亥时。 请在论坛中博山问答版块答题,谢谢配合。在知乎或者这里的都不算积分啦。 然后我们开个语音讨论这个问题,需要比较多的同文才能参加的哈。^_^ 当然答的好的朋友,看情况减免。^_^ 写好的文章会留存在道法经籍中,就是现
人焉廋哉
这个周末好忙,又是论坛开张,又是那啥,我很久没去过人多的地方了,短短十分钟是真的太有冲击了,^_^。人真是奇怪的存在。。。 周五有个小组讲到了论语为政中的这句话。我临时兴起,就帮他们引申了下。正好和人有关。写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大家总问怎么拜师,怎么收徒,怎么和人打交道,其实无非就是这几点。但今天要说的比这些更重要些。情绪我们已经说了很久,其实修心十有八九就是治情而已,不再赘言。今天就讲讲人际之间的察
辟其理,敬其人
不知为啥,总有朋友老想把我文中写的东西对号入座,用以指摘评判个人。这真的不懂我们的规矩。也有朋友问很多有志于道的人,不知啥是对的,啥是错的。 那今天就顺着这个话题,说一个原则:辟其理,敬其人。这是一种公私分明的但绝不含糊的原则,善用之,不悖道德。其实开始要分辨某个阶段的对错,以及要对自己有所约束就是好的开始,好的方向了,^_^。我其实草稿里有不少这类的,^_^,小到名号之事,大到登山须知,都是一个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