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胥天府,神气真形

如何理解冬至这一天被道人称作三清祖师圣诞? - 知乎用户的回答 - 知乎

其中三道大题,最难的貌似是第一道题,其次是第三题。中间两道很少有不得分的朋友。我先简答下得分点和满分答案,给有需要的朋友看,后面一三两道会有些分析拓展。题目二答的五花八门的,其实大都沾边,我就不一一分析了,我们会按照最主要意思来评分。^_^

题目一:《列子.黄帝》文中赵襄子遇到的不知石火先生是谁?(30分) 答:华胥风氏。关键在不知有之。

题目二:简要回答文中的问题?abc三选二即可 (各20分)

a为啥影视作品大众传媒中有些东西是干货的呢?

我直接引用第一天就答对了的两位同学的原话答:

加上一点,自觉不自觉的表现于自己的作品中。

3.在岩中花树那篇文章:叔本华和王阳明的思想有哪些共通之处? - 知乎用户的回答 - 知乎

本来有位朋友可能也是这个意思,但可能是不经常写古文,所以有些不曾达意。就不贴了,以免误导。

1.2答了的各十分,涉及到第三点,稍显复杂,那么需要看描述的具体情况了。

比如第一位朋友这个精之者就有专精之意,那么就是15分啦。大体如此。

b 仙者,升迁也,道士以神仙信仰为主,这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

1.有地方可去,有不同的世界。10分(用能量回答的得分,用维度回答的不得分,打比喻的不算大家猜猜为啥?^_^)

2.不同世界之间能往来,所谓上下求索也。10分

3.道士可以循阶而上。神仙可修之意。10分

还有好些朋友答了怎么迁升?诚敬公专一等等。得5分。

不重复得分。不会超过20。

c 那道士本职到底是啥?

1.以修身来探索世界真实。格物即修身。10分

2.既然修身格物,能力有可取之处,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沟通平衡自然各种力量,也就是所谓沟通平衡阴阳,交通上下。10分

3.正己化人,保民护国,传承以华夏世界观为主的文明。15分

分数不重叠。向下兼容,总共不超过20分。

这三题皆答的同学,取最高分的两题计算。^_^。

题目三:请简述三星堆某造像为什么眼睛是这样的?^_^

答:神气真形,见之而已。(30分)

这个答案是全中的满分答案。其余朋友往下找,有自己答案应得的分数。

后面超长,没有需要的同学就不用看了。^_^

—————————————-分割线————————————————————————–

截止上初八亥时,除了学生,共有101位朋友参与,出乎意料的多,所以真的没法一道道回信点评了。抱歉。

本以为都是长来往的朋友才会参与,没想到很多没见过的马甲朋友都来答题,很是热闹,有些纯粹是答着好玩的,有些却是很认真,分析精辟,颇有洞见,形式上有很正式的,有闲言似的,还有半文半白的。^_^。有些和题目无关,或者答非所问,但仍有值得令人深省之处,值得我们学习。

至于彩头倒是小事了。尤其中间有关道士的题,我当时希望得到的答案是狭义的,但很多朋友都以更加广大的视角认真答了,所以超出了我的问答的范畴。^_^。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也是大家对道士的理解和期望,以此,我们要感谢大家对我们关注和建议。

谢谢大家,希望大家今年得福,百事无忧。

其实很多答案都很有道理,但仅仅是和我预设的答案不符,若是一下子弃之不顾,舆情不合。所以我定了个分数标准。方便计算。但肯定不可能令大家都满意,所以请大家多包涵。


下面略作摘录并加以分辨。限于篇幅不可能都摘录出来,请大家谅解不恭之处。^_^

题目一.不知石火先生是谁?(30分)

首先,大部分同学答了神巫季威,这是百度上的误会和错误。

百度上一般都写着赵襄子狩猎神巫季威。实际上《列子黄帝》篇是由很多小故事组成的,赵襄子狩猎,后面是壶子吓唬神巫季咸。然后编辑的人连在一起忘了标点,还把咸字错写成威,所以才有神巫季威的说法。这是误会。

季咸意为是巫咸之末。季者末也。咸者,巫咸也。巫咸之末也。其实也是一种贬义之意,真正的神巫不是这样的,也不会剿说生死祸福,诸如季咸之类就是古时神巫之末流,巫咸在尚书中,楚辞离骚中,以及各种神话中都大量出现。有时是黄帝时候的神巫,有时是唐尧时的巫官,还有是殷朝时的大巫官。反正都是正面形象出现的,《开元占经》专门有巫咸占辞,可以负责的说,巫咸算是上古时代神巫的代表人物,还是正面的居多,而列子文中季咸基本是个能看点生死之气的末流之辈。当然那个时候的末流在现在也是大师的大师了。不过和壶子巫咸比起来,只怕萤火太阳之别。所以别学末流巫鬼乱言生死祸福才有可能修道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来,列子庄子这类看似寓言中有大量信息。没有点基础知识,其实鸭子听雷的。大家要是熟悉尚书,楚辞,想必不会为百度所误导吧。^_^

其次,大部分同学答了至人,真人,神人,得道者或者老子,老君,徐无鬼,岐伯,商丘开,伯子高,鬼谷子,列子本人或者后文中的孔子,周公旦等等。甚至引了纯气之守,坠马不伤,答了怎么变成这样,或者引用了文中和之人的说法答之。这种不能说错,但是明显不合文中随烟上下,不知石火的命题。

所以只能抱歉了。这样答案只得5分。中山亡国人以及刺杀赵襄子的那极位,也是查了资料才提出的答案,用心啦。^_^

再次,赤松行雨,育封随烟。

留候当年有随赤松子游之说,道门早期经典,有不少赤松子相关服气戒律历算之书,所以算是很有名了。而且随云烟上下,但并不完全符合。得10分

关尹子和介子推的朋友各得10分。尤其论证时间的部分那两位朋友,我是比不上诸位的。^_^,谢谢分享。

宁封子先生是黄帝时候陶正,合雨师赤松子并称于世。这位先生火中得道,积火自烧而升霞。在道教中称为火解,他是道教烧练之术有文可查的祖宗之一。所以也是有把几位同学查了典籍,答了出来。还贴出了各自的理由,直接摘抄典籍就不重复了。一位有类似的分析,也是不错。摘抄如下:

不管对错,能查襄子和宁山来源,足见心思了。 所以这样同学得15分之间。

再次,广成子先生,祝融氏,孙博先生,任光先生

这位大神级别的人物在《庄子.在宥》出现,而在《大宗师》里描绘的也是类似的。广成先生和正确答案最密切,独得25分。

答祝融氏的同学,心思也有灵巧之处,从不知火入手,火神不知火方为火神,这也是一种难得答案。故得20分。

孙博先生

  孙博者,河东人也。有清才,能属文,着书百许篇,诵经数十万言。晚乃学道,治墨子之术,能使草木金石皆为火,光照耀数十里。亦能使身中成炎,口中吐火,指大树生草即焦枯,若更指之,则复如故。亦能三军之众,各成一丛火;又有藏人亡奴在军中者,自捕之不得,因就请,博语奴主曰:“吾为卿烧其营舍,奴必走出,卿但谛伺捉取之。”于是,博以一赤丸掷于军中,须臾火起涨天,奴果走出而得之,博乃更以一青丸掷之火中,火势即灭,屋舍百物,向已焦燃者,皆悉如故不损。博每作火,有所烧,他人虽以水灌之,终不可灭,须博自止之,乃止耳。行火水中,不但己身不沾,乃能兼使从者数百人皆不沾。又能将人于水上,敷席而坐,饮食作乐,使众人舞于其上,不没不濡,终日尽欢。其疾病者,就博自治,亦无所云,为博直指之,言愈即愈。又山间石壁及地上盘石,博便入其中,初尚见背及两耳出石间,良久都没。又能吞刀剑数十枚,乃从壁中出入,如有孔穴也。又能引镜为刀,屈刀为镜,可积时不改,须博指之,刀复如故。后入林虑山中,合神丹而仙矣。

这位朋友主要看中,孙先生在记载中入火不焚,能入石壁,实在看的仔细了。但关键是不知石火。能穿石壁不见得是不知石壁。独得20分。

这位孙先生要是生在罗马,不但自己能在水上走,还能带着别人再水上走,还能吃喝玩笑。。。。不知会崇拜成啥呢,也就是生在中土神州了。^_^。不好那口,鲜有人知吧。

任光先生

任光者,上蔡人也。善饵丹,卖于都市里间,积八十九年,乃知是故时任光也。皆说如数十岁面颜,后长老识之,赵简子聘与俱归。常在桓梯山上,三世不知所在。晋人常服其丹也。

首先,任光遇到过赵简子。其次他长居桓梯山。最后,桓梯山在晋国境内。那么很明显,他在赵国境内修道,这个桓梯山很可能就是中山,也就是恒山。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找不到桓梯山的记载,而古恒山是在石家庄北部正定县附近的,也是赵国境内。中山也在那个地方。所以,桓梯山很可能是恒山的古名,或通假。

据此,这位同学认为不知石火先生就是古之仙人任光。也有可取之处。得20分

这题还有好多朋友的分析一样精彩,没法一一列出,如果大家需要,我们晚些闲暇给大家出个集锦文件?或者发到学而时习之中去。

最后,正确答案是华胥风氏 30分

本题我确实想要考校大家读书和分析的能力。而且题核就在《列子.黄帝》这题目里。此篇开始的一个故事,黄帝梦游华胥之国:

退而间居大庭之馆,斋心服形,三月不亲政事。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师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痟痒。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云雾不硋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 大家看到那些行走在空中,入水火不伤,穿石透壁的记载,我们有一个专用名词形容这类—-神行。关键是只有华胥氏可以不知石火,天生不知,因为他们那个时代没有呢。穿壁而出,不一定是在同一个时空的,^_^。其实等大家深入进去就会知道很好玩的。后来的真人们可以神行,但未必不知石火。

我们解经第一步要求就是先依经解经,本篇前面出现的华胥氏就是最符合后文不知石火先生的描述的。若是再对华胥由来有些了解,对有些事情有一定了解,其实也不算难。这是解经的一种思路。华胥风氏不能说不有名吧,这是华夏的祖宗根源哈。^_^

当然未必大家说的都没有道理,我们毕竟就是过年开脑洞的帖子。^_^。有一位同学更是有意思,直接用自己的话分析了为什么不知的原因,相当不错。独得20分。所欠者,其实是系统修学,践行。很多问题大家真的答很好啦。^_^

华胥之国是去黄帝时代还要有三千年之久的国度。相传是伏羲氏女娲氏母亲华胥氏的国度。华胥履大迹而生太昊也。太昊即伏羲帝,以风为姓。所以早期华胥氏族裔大都以风氏为姓。华夏中华字就是继承华胥之意。这个国度是在列子文中是黄帝向往的世界,可以当做是寓言,但可以被认作列子时代遗留下来对于早期世界中人类生存的一中描述。说起华胥氏,我以为这题很多人都会答出来,毕竟各种小说影视中貌似都有这个名字,结果大家都很专业的去考察具体地域去了,真的很认真,看的我脑袋汗。^_^。倒是我的失算。^_^。不好意思啦。

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 皆非我们平时说的地点,所以非舟车足力可以所及啊。

这就引出题目二中的仙字。其实诗书中没有这个仙字。为啥后面就有了?这个问题还是留着大家参详吧。^_^

这道题只有两位同学提到了华胥,算是得了全分,其余抱歉都是不得全分。很多时候不是对不对,而是问答者相契合啦。^_^。

题目三,三星堆为啥有造像是眼睛突出的?

其实大家都是很着边的,就是没有差一点深入。我文中的意思其实都在指向这个 1.千里眼,顺风耳信仰。5分

2.蚕丛王的纵目信仰,烛龙信仰,缺碘甲亢。5分

3.祭祀所用,眼睛巫术。5分。

再放一段:

也算是眼睛巫术的一种解释啦。谢谢分享。^_^

4.探索这个世界真相,洞彻阴阳,上下求索。10分

5.目光如炬,天筋锻炼。15分。

其实天师造像有一种就和千里眼类似。其实天师也是有点突目的,这是练出来的,若是以神气观之,只怕两眼也是如此。而且天目也是神气化形,所以才会那种造型的。就是没有三星堆那么夸张了。^_^

6.言神气为上者。很接近了。20分。

为什么中国古代工艺雕塑品很逼真,而人物雕塑简直没法看? - 知乎用户的回答 - 知乎

我其实前几天刚把这个答案写出来:

7.答出甲子神将两眼睛是小手的道友,就差一点,多想一步,就是最完整的答案了。25分

方相氏四目,仓颉先生和神仙画中四目老翁,以及印堂上面的天目三只眼都是类似的道理。而这个看似简单,但引申下去其实就是我们年贴当中一直的主题。古人看世界的基准和我们不一样的。

其实都是暗合大家所说上下求索,观察世界真相的。就是这背后的为什么需要继续探究。 本题从下往上兼容,不会重复得分。比如答了神气为主,那么再有祭祀就不会多加分了。

8.“神气真形,见之而已”是正确的答案。30分。

当然只要是这个意思就可以,不一定是原文,但是貌似说全这点的几乎没有。。。

三星堆纵目的造像还有一种:

是从印堂那个方空发出来的。这是什么地方? 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此中,内服紫衣飞罗裳,但思一部寿无穷,非各别住俱脑中,列位次坐向外方,所存在心自相当。

宫中以堂为往来出入,神气之华,上下飞腾之真形也。

当然了,三星堆古人和我们练得也不一样,生理结构也不一样,所以只是给大家讲个道理。别自己乱来瞎练。出了问题,概不负责。有几位明显是自己瞎练瞎琢磨的,还是悬崖勒马为上。

附上一位朋友总结的关于蚕丛纵目在学术界的研究小结,给大家作参考,谢谢这位朋友:

题目三.三星堆青铜面具的眼睛造型为什么是那样的? 一般学术界说法有三, 其一是蜀地缺碘,因此古时蜀人多患甲亢,眼睛凸出,是对现实形象的夸张塑造。 其二指为眼睛崇拜。 其三认为乃是蜀地先王“蚕丛”的“纵目”形象或是“直目正乘”的烛龙形象。

我比较倾向于第一和第三两种。道长给出的图片是“青铜纵目面具”,它宽138cm高64.5cm其体量之大明显不是戴于人面的(你确定吗?^_^)。这种体量戴于大型塑像面部更加合理。这种形象非常人所有,应是蜀人所崇拜的神明的形象。

“ 蜀之先称王者,有蚕丛,柏灌,鱼凫,开明,是时人萌椎髻,左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 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鹳(一作灌),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 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化去,鱼凫田于湔山,得仙。”可见,古蜀民所崇拜的神明同时也是其先祖,三星堆纵目面具具体是哪一位的形象难以得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一定是蜀地先祖的形象。从字形来看,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蜀”字都是一条弯曲身体的虫子上边一个大眼睛,可以认为,下边这个虫子就是一种“蚕”。

上古所称的氏往往与其职业或贡献相关,蚕丛氏可能是以养蚕缲茧闻名,乃至整个部落都善于此道,加以“纵目”的形象特点,以“蜀”这种“目蚕”意味的字代指蚕丛鱼凫的部族是非常自然的。

烛龙的形象也与蜀字十分相似,曾在某篇文章中看到烛龙与极光现象有关,也不知真伪,与蜀是否有联系,更不敢瞎说。有学者认为,蚕丛、鱼凫等部族与氐人族关系密切,并对如今白马氐(官方称白马藏但他们否认自己是藏族)进行研究,认为该族人眉目上挑(他们遵循严格的族内通婚),符合“纵目”特点,所信仰的“曹盖”神也有向外突出的棒状眼睛。族内男性常在头部装饰一根羽毛,与三星堆纵目面具额部铸有的高耸青铜装饰也有相似,因此可以推测白马氐人可能是蜀地遗民。原始宗教中,常为表现某种神力而使用夸张的形象,三星堆纵目面具也不可排除这种可能,柱状突出的眼睛可能是对“千里眼”或是“体察幽微”这类神力的表现。综上所述,三星堆青铜面具的纵目形象可能是对蜀人先祖(神)的表现,亦可能是对其先祖某种神力的表现,古蜀民与氐人族可能具有渊源,当代白马氐人的文化生活习惯与之多有相似之处,可能为其遗存。

其余还有很多朋友写的很好,篇幅有限,实在放不下了。^_^

至此,脑洞开完了。年贴就是为了大家高兴一番。看看先人们的广大世界。没有电脑,没有游戏,但是也有蛮好玩的东西。这个无穷的世界并不见得就是今人理解的那样子。也看看我们的目标在哪里。但年一过,我们就开始老老实实从基础最简单的继续了。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事根基最重要。^_^

我们是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的结合体。我们对世界充满的好奇,但很明确的知道,要从最简单最根基的做起,才能蜕变。^_^


关于奖励

大家按照我们的评分标准,自己打吧,然后有意奖品的同学,可以把分数发过来,我们核对全体后,与您确认。标准是有的,所以差的太多可能确实没机会了,抱歉哈。

很遗憾,今年没有三题全中的朋友,一等只好顺延了。其中有几位最接近的朋友,其中之一我分享出来给大家看,除了最后一问后面有些偏了,大体都还是不错的:

总共30+15+10+20=75分,离一等只有一步之遥。不过即便到了,她需要的也不是我的符,我想了所有技能,都帮不了治她的病,很遗憾。她身体久病,都是靠人照料的,能写这么多可见其诚,关键是确实很有货。而且确实是第一个答出华胥的人,很用心,我很想帮她,但没有这个能力。只怕病中虚静,燥火自是不在,反有所得吧。

这位朋友,我就称CR吧,请我珍惜健全健康的人生,还说等到自己好了,把治病心得给大家分享。善良天性一览无遗,言中有实,我深受触动。也和大家分享。很多朋友还是珍惜自己的健康吧。你们并非一无所有,别浪费了。也愿她早日康复。加油。 我也在考虑日后有机会了,是不是要补上一个医生的执照。这样能看病积累些经验,我们对人体的了解都基于自身进度,对于看病这种需要大量经验积累的事情,确实不敢乱给人看病。和大家分享这段,希望当事人不要在意。你的乐观和善良值得大家为你鼓劲加油,更值得大家向你学习。事先没有向你征求意见就列出,很抱歉,如果有不妥之处,我会马上删除。

交流和青梅酒还是可以的,但是肯定会按照顺序来的,所以如果没有得到满足的同学还请海涵,青梅酒我真的没存多少哈,^_^。不行今年多做点补上。我真的没想到这么多朋友这么认真答题,所以有些冒昧了。肯定没法子一次满足大家的要求。

如此,大家有意继续参加我们的问答活动的。我们今年会继续这种问答,但不见得每次都会公布了。也不会这么细致的分析了。但大体都是类似的方式。大家参加三次以后,正式进入折算积分。会有一些要求。不过以后的问题多数没有这么大脑洞了,或是问学经义的,民俗的,方术的,道法的,或是具体问题的。我们还是小众知识同好居多。然后会按照答题情况计算积分,累计后和大家分享一些东西。

比如说,这次我们会给答的很用心,很有观点的朋友一些相应的分数。一旦累计到一定程度,可以来兑换一些东西。比如开光的车载挂件,护身手链开光等等实用的东西。但是和合,练功,看病之类还是算了。不在网上处理这些原则不会变。我们就送些实用小东西劝学而已。而且不是我们这里准备,也不收钱,您自己要用什么准备好,邮到指定处,我们开好光,再给您送回去。有些东西不适合邮递,就看情况处理。但这些都是凭积分的。没个长期积累,也不太可能有这类的。^_^

再比如,想一起读书,或者参加几次交流课程,或者读经上的疑惑,那么就要靠积分来了。我们毕竟是来劝学的,而不是来挣钱的。所以这里不靠银钱衡量。大家认真学习查阅资料,认真思考,认真回答,与我们分享,就是诚意。那么有诚,有敬,有公就可以了。^_^。就算是长期的游戏也不错。^_^。

下面喜欢思考,喜欢探索的朋友,我们今年的旅程正式开始了。^_^

这里有三道题,不会公示答案,但会参加积分累计。^_^

1.为什么要祭灶?原理是什么

2.元宵灯节为什么要点灯?

3.灯仪中的灯用途是什么?

文中隐藏的题目问答随意,不限时间。^_^

正月十四前酉时之前可答。^_^。


正月初九天公玉皇圣诞快乐!上九天帝暖寿。

身体抱恙的道教信众,可以斋戒沐浴,于午时志心恭诵玉皇宝诰九遍以迎帝气。祈请玉皇大天尊赦罪赐福!

这是十五前最后一个节日啦。^_^大家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