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问答_做好人?

谢邀,

这是所谓的虚无主义,落入空见之边。学佛也要好好去学才可以的哦。

好些朋友私下问善恶之辨。其实原来断断续续讲过。这次再从头写一遍。

1.好人和坏人,善与恶,并不仅是日常意义上的道德标准。越早期的善恶越趋近自然属性的表述。而如何能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善,对于大多数人,还是以日常意义上的道德准则入手最为妥当。恶情难释,而无善无恶只能混淆视听。为道者故不所取也。

2.公者,利他也,善也。善贷且成,谓之上善。行而久之,谓之德。善而不知,谓之上德。是大体的标准。然,有无异名,利用并出,天道至公,具体到事,却非人心之危私易于领悟践行的。那么就要慢慢学习,努力实践才好真的明白。而善不但是善心,善行,善事,还要善情。善者,不过也。恶者,过也。只有领会这个度,实践于心行事情,才会慢慢趋近到天道。所以我写过修行人关键在于知其所不需者不取如何评论少林寺和尚「我拿个手机,大家觉得不可思议,我开个车,大家说和尚开什么车。可我们也是人呐」? - 知乎用户的回答

3.只有在真正意义上的天道善恶标准下,善有善报的情况才会出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是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的代名词。只不过这个自然远远大于人类科学认知内的自然而已。道家从来不认为有什么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超自然啦,^_^。人是自然的延伸。所以人类社会中的一定善恶之应是天道的延伸,虽然以事情观之,不可否认有一定随机性,但随机性是有“统计规律”的。圣人俯仰以观三才,早就把这个“统计规律”告诉我们:做好人是比恶更容易达到天道视野下的善。以人近天也。这是个几率高的多的问题。类比高斯分布的道理不难明白。圣人之教化,就是教我们依次行之,方能止于至善而不过。进而参天道。其实开蒙若是真的完成,学之以序,深入身心,不会有这样的疑问。这是我们和外道的区别。小说里都讲正派武功重视根基,相比外道,是开始时候慢,但是后来却快的多。其实蛮靠谱啦。^_^

4.具体地说,你以为的善事善人未必真的符合天道善报的标准。就拿那句最易迷惑人的名言来说吧。修桥补路的背后是什么?大家没看到,为了什么而做,就是诚意真否?可以算是一大标准。很多人为了善名而行善,为了功德而行善,同样的行为不代表同样的内涵,这里面难免有些人沽名钓誉,斤斤计较,身心不一,口腹两端,虚伪狡佞,精致利己而已,行似有功,而实未必有德,何敢言天道善报?因为其心思太多,算计太多,机心常在,直心不存,早无赤子之诚。那与常人无异,又无克己复礼之功,自以为善,反而任情恣意,枉为不当,是恶非善,自然无特别之善报啊。那么怎么达到天道所言至善?先复其诚,再修其德,这是我们的建议。当然还有积德派的方式也可以,日行一善,积久成习,则忘其善而谓之德。其实也是通过行事而炼诚。丹法炼己其实一也。

5.而很多恶名之人,只不过是别人的观感而已,其实做事专心一致,真的认为这事该做,而专心去做,而不顾旁人毁誉,众口铄金,而做的事恰恰是天时所应之事,自然有功有德,那么就有所善报,事情虽对,但仍要看方法手段心情过与不过,如果行事专任狂妄,性情乖戾无稽,依然善中带恶,功中有过,两不相抵,天道不予。所以经常是“先赏后罚”恩威并施。但其实并不是那位神仙或者神佛主宰的,或者反过来讲更合适,这是自然功能的结果配上职位上的“人”才对。人有其自然属性,也要算进去大部分啦。所以善恶到头终有报,这个善恶是天道善恶,而非简单的人情善恶,但这得勤学明理才会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而不是想当然自以为是善,被恶人欺压啦。嘿嘿,人大抵都觉得自己是好的,难道别人反对自己的,和自己不一样的就是恶吗?这种一神教的逻辑实在不适合中土。

6.我们人类即渺小又伟大,于自然伟力比较,人如沧海一粟,不值一提。而三才之中,人却和天地并立,何也?圣人可以配天。圣人是人道之极而参天。不过我们不是圣人,但不能否定我们都有成为圣贤的潜质。这也是为什么圣人注重教化的原因。在教内上疏文章都写小兆,认祖而自谦,也是自警自省以守根,此非礼乎?方有仙道之门可入。所以我建议稍微谦虚一些的话,就不要拿自己和天地比较。天地不仁,那是天地,我们只是天地所生之辈,固然有天地所予之气,生者也善。但浊世红尘七情勾连。我们早就没有那个资格比肩圣贤,罔论天地。


7.至于无善无恶?众生平等?

身未能与道同,必有善恶。只不过人心纷乱,为音色欲情所迷,分不出来而已。故狂言无善无恶。持此等言论的佛道中人不在少数。虽欲破执为善,反而惑情炽欲,使人狂妄,助其恶道。日久身陷其中,自毁修行,实为一憾。

众生在大道之下确实平等,因为实在差太多数量级,刍狗的个体差异实在可以忽略不计。^_^。不过那是大道的视野,不是我们凡俗能有的视角。凡人就老实的做好自己,把自己代入真正世人角度,认真努力生活。那么众生差异不平不等,显而易见,无需狡说义諦,构理筑论,寄予幻想。其实不把自己太当回事的话,就不会幻想出这样的视角,也不会说出这话来。以己比圣,言语道断,愚不可及。在这个时代,众生平等只不过在传播领域是政治正确的口号而已。大家都觉得这样是对的,好听,愿意相信罢了。而真实世界中又差的太远,所以才有洗地之圣俗二谛,前世今生三生善恶报应之说,都是调和理论和现实差距的神学建构而已。被无神论者斥为精神鸦片也可以理解的。

我等因循守旧,不敢以善为名,逾越本份,是故只言众生皆有一性,天地所予,故生,别名为善。然受气不一,性有不同,有清浊昧巧,众皆不同,但皆以过而为恶,故死。是故,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不知止则殆,止于至善则不殆。不敢言众生平等,滋其贪欲,助其痴狂。更不敢以此为垫脚石,出来混早晚得还啊。也实在没法迎合人心贪欲进行妥协,所以并无市场啦。^_^。我们深知其理。但没办法。事有所不为。知而不用,这本身就是修行。而我们其实也不符合现代宗教的定义哈,^_^。

题主,要不是确实决定出家受戒修行佛道,那么忘了众生平等的片汤话,别和天地比较仁不仁。那不是一个普通人该有的态度。不要和那些巧舌如簧,言语道断之辈相比。承认差异的真实存在,少给自己的身心思想带来过多人为的扭曲吧。面对真实的世界,脚踏实地的做个好人,认真努力朝正确方向走,一样可以专注而不生执着,以此,不敢说修行如何,最起码老了之后,努力过,不后悔来世间走一遭。^_^

PS:没有开蒙,真的很麻烦。学之以序,这很难理解吗?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也不难做到吧。一下子就要和天地比较,和圣人比肩。自寻烦恼而已。真是异说害人不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