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问答_道家是如何看待捐献遗体的?

谢邀, @楚若@张任飞

先祝大家中秋快乐!尤其是孤悬海外,一人过节的同学们哈。^_^Bonus+30

循古礼(请去读礼记之曲礼),人死就开始挖坑烧汤准备洗澡了,小敛大敛每个环节都得挪动亡身,三天之内就大敛完成,故曰三日停殡,后有唤复,才会安葬。大夫卿诸侯天子会时间上长一点。压根没啥死了就先放着的规矩。只要条件允许,死后一定要洁净身体,几乎是断气就开始烧热水的。现在医院专门有殡葬业者擦洗干净。这种放多久不让动的说法不足为凭。停尸是洗净穿好之后的事,而且有明确记载不要等亡身硬了之后再穿,尤其是鞋子,那咋会等72小时?

有人说,你这个是儒家的礼仪不是道家的。对不起,庄子没说怎么安葬,并不等于他完全不遵守。只不过有些地方,他比儒家俗礼更清楚咋回事,所以他可以做出些不一样的举动也无所谓的,但庄周只有一位。他能看明白做得到的东西,你做不到,那么为了自身着想,还请遵循常人之礼,比较靠谱。

南华鼓盆而歌,也得是惠子来吊才有的戏份,吊必有吊礼,庄子那么还是遵循当时礼仪的。大小敛买棺材安葬什么的。不然怎么会有则方箕踞?以此虚辞责礼,真的很无z。而且关键的是他后面的解释:“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夏秋冬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噍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1.庄子非是无情于结发妻子,只不过知其来处去处,所以止哭。这和周礼所教完全是一回事,只不过一个侧重在人之来由变化,生死一气,明理而情止不伤其身。另外一种侧重于不知道这点,或者知道了心里还忍不住悲伤的人,如何处理悲情,而不悖性伤身。

2.生死一气之往来,这个以前说过很多次,不多说了。气和形的变化他说了,但是没说清楚,为什么?师说才会讲的。典籍就像笔记的索引一样。然后师说身教讲解,弟子方能领会,传弟子于后世,虽然庄子重寓言,但是毕竟是先秦诸子,又是道家一脉,这种手法是不可避免的。且看伏生传经就能窥一二。后人不得师说,自己猜,或者有能体会先辈真意者,但毕竟是极少数啦。

3.秦汉之间,庄学在道家宗流里并不是显学。魏晋才显名于世,而那些玄学家没有几个人真的受过道家家法的,所以他们的侧重点一直在有无对举的消弭上,压根不是庄子重言卮言寓言之所重。所以后世以庄学为基者,罕有道家之流者,杂散狂放从来不是道家的家法。不过是后人对于过度礼教的一种逆反的寄托。所以儒道对举,家教相煎。悲也! ----------------------------------正文-------------------------------------------------------------------- 言归正传,说道教继承下来的观点的:

首先,道教不避讳器官捐献。但是移植一定要断气后,也就是正式医生宣告死亡之后,才能开始摘除。不然有一定的几率会有些问题。但几率也不大。而剧烈外伤例如车祸什么的,一般都是提前出来了。具体问题具体要看。不可一概而论。

其次,不管是移植还是捐给科学实验,一般要本人同意。最好是正式签字那种。那是个契约。这些文字建议在活的时候好好读下,所以这种捐献书都是活的好好时候签下的。一般不建议亲人代为做主。^_^

再次,如果是科学实验,建议要在文件上明文规定多长时间火化。有个结果总是好的。有的医科学校,其实对遗体一直用,不及时销毁,会产生一些问题。这世界上和死人打交道多的职业,都会比较了解这些,他们只不过不公开说。譬如医生,殡葬业,军队,公安什么的。其实他们比常人眼界更宽广更容易理解这些吧。而且和我们的联系也是最多的哈。

复次,火化也是化掉,给别人也是化掉,喂鱼吃还是化掉,归复于大地还是化掉。只不过是方式不同。用处不同。回归大地是复回其根。故为先人所重。其中一些人地两气来往的方式可以使得后世子孙获得更多的利益,才会形成极重阴宅的传统。而真正要紧的却是:死而有用,其德不止,泽被后世,无碍子孙。只要正式死亡,基本就断掉了。就可以按照本人遗愿处理。除非一些特别的情况。大鸾周公比绝大多数人都明白这点,所以才会作那样的选择。明理而做出自己的选择后,剩下的就该洒脱些。

将军败走,散兵游勇各归去处而已。之后对实际的影响很小了。而人临去之前六感渐丧,死后智慧消磨,觉不出来这种疼痛的。没有干货了,那就是一块肉,给别人,只不过是别人的干货换掉亡者的。所以移植没有问题。前提是断气之后。其中散兵之气遗留比较严重的,或者将军未走干净的,就会出现的所谓的排异反应。驱除干净就是排异期结束。但是一般器官并不能使用太久,那是因为这个过程,没人会保存这个器官的生气和其他一些原因,人毕竟和机器不同,不能当做零件换的。


最后,祭祀先人,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将军,一部分是将军那个战车,但是前提是战车没有被放弃,还得放到正确的地方。才会有所谓的托梦告诉家人仓库坏了什么的。现在都是火化的,相关性少很多,就和住楼房一样,一块地气影响的好多人的。只要保证别出大问题就可以了,而且主要是祭祀第一部分在起作用,而祖先之体的延续是子孙本身,那么子孙绵延,气血还在,祭祀就能保证没有问题。所以绝嗣是绝祖宗血气延续之事。这点清楚后,捐献没法祭祀的问题就不存在了。

道教继承了儒家之礼和道家之理。因为这两者是深浅先后的关系,是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诠释,是互补而非对立。道家言本,尤其是对于他们来说十分简单的常识细节之处不会记载于传世典籍,他们对当时的三代文明都极为了解,只会摘取重要的说。而且原先的书籍文字极简,一定要有师说家法配合才能流传于后世而不谬。 --------------------------------释解杂说----------------------------------------------------------------------------------------------- 链接那些说法的原因在于三点:

1.人死前,阳气不足,受的痛苦往往就是阴气过了,阳气补不进来,魂魄将散,极为虚弱,受不得外人碰触,所以别人一动就受不了。这个在老死的人身上居多,但是和尚的理论里不明阴阳,为了解释这个现象,有自己一套理论,然后就以此为基继续推论到死后。才会出现所谓神识如何。而华夏儒道并不认可唯识论衍生出来的这些东东。

2.正常人正常死亡之前,感觉基本就已经散开了,压根不是肉体上的痛觉在起作用。所以死后只要不是直接对面部吹气或者晒太阳,就都不会有直接伤害。早些日子有个新闻说妻子给亡夫遮阳就是这个道理。而且也是亡者脸上都蒙块布的原因。

3.有的外道和尚自己练阴太过,功夫不到家,没法做到离散两家,走不干净,看似死了,其实还剩点没走,那么生人一碰触都和火烧针扎一样。多情即佛心,若以阴阳观之,大多数就是练情阴的。这并无鄙视,就是一个事实,但其由阴而阳的法子几乎失传。所以这样的人死后马上碰触或者移植基本是受罪。所以这些规矩对于他们来说是必要的,而且坐缸什么的传统其实是针对这样的问题,然后收敛香火以助修行。他们该咋样咋样,一样也少不了。再多的自我安慰改变不了基本自然的过程。顶多是所谓的神识被无数洗脑覆盖下观察到现象,说白了就是带着哈哈墨镜看东西。

修心的意思是不需要心来干扰自然,而不是以修心为名造作无数干扰自然。这种所有的努力都在心识上面的做法,导致身心分离,而所谓心识欲清净而实则染杂,那么自然的力量。一定会对这样的有反作用力,所谓的神识上面就会有反应,才有这样的说法。而这天地因为这些人为扭曲的理论已经沾上了太多油腻腻的东西了。这不是华夏之道,也不是佛教一开始出现的任务和原则。很多事情没有对错,只有多少。湖里必然有水藻,但是太多了变成蓝藻那种就是祸害。油太多,肥皂都不够用的。所以有人用些强力去污,原则上不反对。日日新,苟日新也。至于那些只会求菩萨保佑的,其实无所谓是谁保佑。这就是民间邪教五教合一的基础之一。那么压根不在我们的视野里。有n就是娘的同学,注意力不在道理精微上面,只不过需要有一个超越的存在来维持心理上的空洞,为了生存这绝对无可厚非,我们也一样尊重,但确实不适合成为传承文明的主体哈。毕竟侧重点不同,希望大家理解。

上面那链接里说法的来源大致如此。格物致学不足以诚,以小众特例规矩,胡乱推广,那么于大众则是妨碍礼义,若说是伤风败俗,贻笑大方,并不为过。



以上

在此文增减条文,剿说歧义,骗财害德之辈,惹下的恶事一律和本文本人无干哟。老道先事先免责啦。^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