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祭祀问答(一)
中元节,祭祀系列,我在知乎上有一个文件夹,大家可以去看,实在懒得翻,可以去百度百家中有一个龙升尺木的备用号,学生最近在那边更新相关。
今年所谓鬼门会比较早的打开,各地情况稍微差一天半天的,但初十左右基本就可以开始祭祀了。不好太迟哈。
这里我就把朋友问的比较有特殊性的问题答一下,权作参考,^_^。
一问:
答:
1.不要紧,先人之血脉就在我们身上,这是比什么都方便定位的东西,所以只要是有血缘的,越是直系的越方便。你外婆要是自己烧,不用写,烧的时候念着给自己母亲都可以收的到,毕竟这世上只有一个亲娘。
2.你若是帮着烧,也不用每个上面都写,用一个包袱皮,或者自己手写一个文书就可以了。先X妣某某氏都可以的,这要看烧纸或者主祀之人和亡故先人之间的关系。古人女子往往不写出名字,或者干脆没有,照样祭祀如常。没有任何问题。所以不用纠结名字错字的问题。
3.但如果有重名的,就要比较小心,要清晰的写出自己和亡故之人的关系。这也是为啥要给小孩起名避讳三代到六代先人名讳规矩的主要由来。其实每个地方每个时代都不见得一样,主要看祭祀的规矩。但若是同字太多,昭穆错乱也不是没有过的。所以古人很讲究这些,至于表字无所谓,没人会用表字祭祀的。而主要是活的时候,不能口命之而已。这两者还是有轻微的差别,但最后归于一处。
二问:
女子能否祭祀先人?
1.可以的。女子所差者,就是天然受气比男子少些,但只要诚意够,还是可以的。其实各地烧纸的很多都是女子居多。。。
2.但序列很重要,讲究一点的家族,如果女子前面有直系男丁祭祀,大可不必亲自操作。这样足金足量,先祖受气多。但很多金元宝都是女子亲手做的,远比在外面买的好多了。
其实就该如此,儿女分工,各施所长,合力祭祀,先人最收益。
3.现在经常是为了得到先人保佑的一种交换,其心不诚。才造成了所谓攀比,无聊也没有多大意义。根本不明祭祀烧纸之根本。
三问:
父母不兴祭祀之事,那作为第三代可否代为祭祀?
1.可以的。关键是有人祭祀,那么直系不兴是时代造就的,第三代可以祭祀,不算是僭越太过。其实虽然肯定不如直系祭祀,但总比没人祭祀好。
2.时代变迁,很多规矩不能死守不变。但根本原则却不能缺失。我们文明断层巨大,那么在这个断层前后,很多规矩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也是每朝都要重新制礼的原因。只不过华夏文明这三千年大变局没完呢,所以需要灵活处置。
3.原来的规矩,自然有长,有男,有嫡在前祭祀为上。但在实际上中,经常有这些人不管,不问,甚至没有这个概念的情况。那么就别顾及那么多。先要保证祭祀这件事的完成。至于为长为嫡不祭,固然有不妥之处。就不用多讲了。
最后,写这些,不是要大家去和家中长辈争吵,要逼着他们如何。他们生在断层中,是错乱的一代。很多价值观都是断裂扭曲的。所以我们要从自己做起,而不是管长辈闲事。正己就好了。其余说一句不听就拉倒吧。^_^
^_^
变礼以权之,是为务本,也是学礼到了一定程度必然要熟练掌握的,慢慢来。权变之道是在现实中磨砺学问之必然,学儒必要通权,行道必要达变。但这两者都不能失其本,离本逐末是这个训练中最易犯的问题。
既不能死教条,僵化必离本,又不能方便第一,毫无规矩原则,一样失本。这个度就是一直需要品味磨砺之处吧。
PS:
相关中元祭祀,基本是有代表性的问题都会答,大家有啥实际问题也可以留言,我们酌情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