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以信代仁,神道设教

目录


自留地上有朋友问了念经经咒有没有功德的问题,功德暂且不说,先说有没有用。我本来在下面想要简答一下,但发现越写越多。所以干脆还是从头说吧。^_^。先说说神道设教的来由。


本篇需要看完彼黍离离,智者归仁那篇才接的上。(链接:彼黍离离,智者归仁


仁者安仁很难做到,智者利仁也越来越少。那么只好再次降本流末,为了教化百姓以神道设教。以信代仁,是种模拟手段,信而专一,长时间的沁入其中,践行不辍或许接近仁的能力。道不可言,理又深邃难通,世人欲重,急功好利浅识杂闻,不求甚解,故神话道气以为教化。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这是针对一部分不肯深学的百姓,一部分需要一种高大神秘形象来解释难以理解的现象,人生诸多不平困苦的实际需求衍生出来的办法,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平复人类自我意识变得越来越厚重趋势衍生出来的的各种思考,好奇,情绪造成的伤害。生病的痛苦,死亡时对未知的恐惧都可以以此缓解。此为善用。


神道设教在这种人性需求下正式走上历史舞台。其实都是对人不对天的,所以很少有宗教的起点是天道,大部分都是由人的需求开始的。这本无可厚非,这是宗教的基本规律,但问题是嘴上不认,总要独尊,那么就会自以为是圣义真神之类,党同伐异,反而知行错位,导致了无数的问题。谁都难以否认物壮则老的规律一样适用这些号称超越的宗教。所有的宗教都在不断腐败沉沦中挣扎,谁能自新其德,谁就能真正延续这个职能。道教千余年的历史就是在这个语境下自发完成的,所以神系混乱,外人看来破绽很多,但这种外部杂乱代表的是比较容易自新的可能,内部恰恰有些主导性的规律。要能深入才可以摸到边儿。



正因为道教杂而无端,我们不用去想办法“圆谎”,以更多的新的理论遮掩过去已经不适合当时情况的神道之教,那么厚厚的人造障壁比那些宗教都少很多。放在哪里随意由后人用力推开,选择入门。破庙之后,就是巍巍雄山。登山总要饶过山下小镇,一个不发达的破旧的小镇比一个人造光鲜令人流连忘返的城市更容易使得登山者穿越其中而至山脚下吧。^_^


这些缺少人为勾连的,看似不合人逻辑杂破乱给后人留下的就是有更大机会能够穿破宗教迷雾的机会。世人皆以道教很土,杂而无端为害,抄袭佛教等等为缺点。但这是一种真正的智慧。天道示人必以缺。大成若缺,才有无穷进路,无限变化,生生不息。自言圆满,死水腐虫之所生也。今天再讲讲这类问题大家就彻底明白了。


述而不作才是我们的原则。


现实中,很多时候百姓被别的宗教灌输了新的神话信仰体系,我们不得已用之,以彼之道还治彼身,解彼之坑,进而引人登山。绑架老百姓的外国后娘为的是传销下线多一些,提供心气供养,而不顾后果的,那么虽然有安抚情绪之功,但更有以此助长私欲的恶处。为了自己得利,祖宗可以扔掉,自家文明可以抹杀。数祖忘典之辈多也。所以亲娘就得想各种办法善后。包公审案,亲娘必定先松手,看似最不热心。其实呢?擦屁股的恶心之处,不是亲娘是不会干,还要被世人所恶,有时真的不值得。含辛茹苦,却不得子女养护。



世人愚顽,不知先辈苦心吧。


那些知道一堆乱七八糟的人造之说,笃信不疑,死的时候有一定几率各种幻境浮现。死后弄不好,还有多余的累赘,生前无礼,更会多吃苦头。那么就得有合适的办法超越消弭这些不良后果。这就是道教最开始用佛教理论的原因,为的是把有些已经掉进坑里的百姓捞出来。十字教再乱搞几十年,到时候超度的时候就得用耶大爷的名号了,为啥?因为人乱信,死后不是直接那啥,就得善用其矛以攻其盾而破其非执。不是我们道士愿意用,而是逼不得已。道教的看似学习佛教,甚至佛教化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如此,但当后世搞出来三教合一的说法后,身渐弱神渐衰,消化不了,糊上了一层又一层的泥巴,扭曲到道士自己也认为是真的了。现在道士顶多就是原来俗居信士的水平。哪有什么高道?就是因为消化不了,还要硬来。吃了猪肉变成猪。岂非笑话?


我原来不懂事,总问我师父,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咋祖师爷也不管管。一般他就说:“管你啥事。瞎操心。”

有一次被我问的急了,我师父就笑道:“随他们去。你读这些东西啥感觉?”

我说:“就是神叨叨居多,但其中总会有些靠谱的东西。”

“这就是了”

“有些人胃口不好,不能吃米饭,只能喝稀粥。那些是为了教化百姓的,先能好好活着比啥都重要,你和他们较啥劲?然后能从中走出来的,自然还能再用这些。”


至此我也恍然明白了。胃口不好,不但要加水,还要加山药莲子百合冰糖之类的。有时候可能还得加灶台土锅底灰才有助于小儿消化。^_^。不同的经大概就是加了不同东西的杂烩。因为纯粹的太难了,已经不合世人受气污浊程度了,那就得用这类办法。没到那个水平只能先喝粥。^_^。其实身体情况和吃什么也是相互影响的过程。杂学越多,受气越杂,那么越得如此,降本流末所以生也。^_^


砂中取金就是这思路演变来的,就是以现代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多放点米饭,也不算是神道设教而已。如此,大家也明白我这以往的态度哪里来的了吧,正经师传。^_^。



那么各个文明,各个时代都有自己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其中如何处理未知以及未知中的死亡归所就是各大教宗教性之根本。那么最大的未知就是世界从哪里来所谓创世和死后归所。舍去这两点,宗教难以成为真正的人间大鳄。


比如说十字教,上帝就是一切不解未知的集合体,所以必然全知全能。是人类对未知畏惧崇拜的产物。有么有没有自然原型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但据传是有的。^_^。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变,神学化的人为构筑,已经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人类文化现象。和自然实际原型的关系不大了。尤其当他们在平时潜意识中将GOD凌驾于Nature mother的时候,已经代表着人心幻想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扭曲。哪有什么东西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呢?又有什么超自然呢?死后天堂地狱其实一开始只和你信不信有关系,后来变成一种有社会责任团体时候就有了和道德挂钩的趋势。最后才不断演变成这样的庞然大物。但庞然大物不好转弯的。所谓积重难返。小国寡民的智慧他们可能真的难以理解。


再比如说佛教。理论上,缘起性空是一切难以的讲清楚未知东西的集合体。所以佛必然是觉者。实际操作上,就是以心识锻炼为主要手段的。缘起法主要是为了解构一切坚固不化的东西,是所谓去执着的理论根本。但他们说破大天,本身实际上也有主体,但因性空,又不能直说,所以各种扭曲的表达方式。虽然努力以圣义諦打破二元论之名粉饰独尊出来,但终究还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二元本来就无对立的问题,何必自己挖坑自己掉进去,再说我有办法能叫人爬出来?岂非没事找事?逻辑咖有的时候玩过了就这样,^_^


他们以解构的方式塑造了佛的主体,但真空不空,实相是也,所以还是一种神道而已。用气论很好解释,并非自己宣扬的在诸天之上。这只能算是一种方式,这也是为啥道教总想融摄对方在理论上的自发驱动力。同样可以解释为啥一开始浮屠入华托庇于老。所谓金刚经,所谓涅槃无非是变个花样的神道经典和修行成就。根本上还是对婆罗门教僵化过恶反动而生的变种。轮回之说也是婆罗门教传出来的说法。也被佛教继承了,但因为一直以来反对婆罗门教有常我神在的灵魂为轮回主体,但又要有轮回之事,所以就要变着法子解释,用轮回之说这个维持他们宗教性统治说法,所以才有圣义諦无轮回之类的说法,很无趣。而对于老百姓来说,遇到人生不公,难以理解的事情,统统推到前世因今世果上。地狱和西天啥的就是死后世界的说法。这种反正死人不会说什么,或者死人才是最容易被洗脑的才对。^_^,或者说死人之遗留最难被洗脑也可以。这就是济度的真相。神道设教以便化之。当然不管是地藏菩萨还是太乙救苦天尊都有自然上的特殊之处,只不过这些根本不是一般宗教人士能够理解的。他们也不需要明白这些,只要能用就好了。。^_^



道教呢?道或者气就是这个万能答案。但终究有个可以依托的实体,不用那么使劲吹,也不用那么扭曲别扭。和唯物最相近的就是唯气论。而对于死亡之事,早期以承负理论为主流,主要是针对父子世代家族整体而言的,也就是个体之间的气血传递为讨论重点。因为两周秦汉之时,相比后世,不那么看重自身生死的利益,也是因为没有啥轮回之说呢,那更看重自身血脉延续也就是后世子孙的得气好坏。这点就是早期道教的神道设教理论上的特点。以后我们解读道经的时候,就会发现早期道经里面解厄法子里很多都是这种语境下的。祖先传递而不是自身前世传递,这和佛教还是有些区别的。后来在对佛教斗争融合中,吸收了轮回因果的观点,以方便给民众简单解释一些现象。越往后融合的就越厉害。慢慢的主体性出了问题,道门的主路就走不通了。


我们不是不可以消解融摄外道,说到底都是一个大道演化出来的,但时间地域文明差异相差太多,需要细致深入才可以慢慢的吃掉别人的干货而不伤身。那就要先把自己搞搞好,正己修身为第一,然后很多事就会顺理成章,若是自大,那就会消化不良。不过若是失本,那么就会变成主次本末不分的大杂烩。所以终究要有纯粹不杂染异学的道路留下的。小国寡民之道,太上之学也。所以我们自减自限,终不敢为大也。不过恰恰这种方不必以神道设教入手,重基础的基础,从根本的根本上下功夫,也会规避这么多年来宗教流变中积累带来种种弊端大坑。而且研习进去,知道宗教中的干货,那么本身就能解析宗教种种误区,反而从中吸取养料,此为智者归仁之道。久而久之,且知且仁,且仁且勇,这登山想必也会顺畅一些吧。


^_^


综上所述,神道设教的出现代表着人心流变一种趋势,可以说是人心惟危加深后的一种现象。在我们的学问中,越早出现神道设教,尤其是现代意义上的宗教,越不是啥好事。现代学者把原来的祭祀种种都当做原始宗教算是一种视野下的分类方法,但以我们所学观之,祭祀不是神道设教,这是两种不太一样的现象。虽然有相通之处,但终究对于其意义上的诠释和组织方式大相径庭。^_^。祭祀单纯的很,但宗教赋予了太多人造的意义。不能完全同类而语。


西方宗教一直以来都承载着道德教育的职能,我们却不需要由宗教来把持捆绑这两点,我们从来都是一个世俗国家,有道德有兴学的强大传统。根本不需要宗教来裹挟这两点。而教育和道德与宗教的切割就是政教分离的实质标准。那么反对宗教以各种名义插手教育,尤其儿童教育就是保证政教分离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不能任由他们传播扭曲的信息,营造一个神国佛国的信息环境,否则早晚有一天,我们都得以此济度百姓,亲娘总是不断再妥协的,所以趁着还有机会,要最大力度的抵制消弭这种趋势。佛教捆绑传统文化的现象也是这类问题的衍生。他们到处开班曲解传统文化经典。把因果轮回心识为本的种种恶趣掺杂其中,以毒害少年儿童,无知百姓,这样下去,几十年后,民间无人知四书五经,因为那些经典都成了给和尚们吹牛垫脚的东西了。



传统教育传播的去宗教化必然需要民间自发进行。这些王财贵类的准会道门的圣贤教育对于儿童伤害是巨大深远的。退一万步讲,即便他们可以讲,但还是需要有人讲不同的东西以制衡这种传统文化宗教化的趋势。不能叫人把传统文化再次带入晚清会道门那种泥坑糟粕中去。精神的污染必然导致人际社会的污浊。反之亦然。这个世界的好坏,其实就在我们自己手中,否则到时候不要怨天尤人,那么就需要大家要一起努力才是,^_^。


以信代仁是不得已的选择,但信毕竟不是仁。能以信入仁者,能仁少之又少,所以宗教代替教育必然不是上策。但可为辅助,所以只要有所限制就好,并不是反对什么宗教。


信仰的排他独尊性是世道动乱的根源之一,但为学兴学就会好很多。为而不争,斗而不破,民智渐兴,义利兼顾,也是善事一桩。这么多年快速经济发展导致了心灵上的空缺,才被各种宗教势力钻空子。快速发展的代价不但是生态环境上,还有国民精神领域上的。焦虑不安,贪婪功利,粉饰自大都是这类现象。^_^。,


为学必然能兼容并包,不过前提就是治学深研而非以信生义。这样才能有明确的主体,才能消化代谢不同的文明成果。我们有强大的兴学传统扎根于民间,不应该被旁门左道用来给自己续命,借着我们的元气给自己添油。佛教在东土兴盛的原因就是大量吸收我们文明中的精华,踩在脚下,然后独尊而出。其中就有大量吸收重视教育,善于教育这点,所以佛教特别重视传承。佛学院到处都是,道学院一共五六个,还不是每届都能招生,招生困难,出来不知道干啥的有的是。印度本土佛教几乎灭亡,但最兴盛的就在中国,为啥?因为这片土地生机最强,养好养坏都能活。其中善学好学,以学为本就是生机的具体体现。现在十字教也来抢养分,在民间到处传教,日后我们面对的问题就会更复杂更难办,真会麻烦的很。我可不想以后编啥耶圣宝诰为了给他们济度。那会真的很不爽。说一万道一千,这些事都得从自己修身正己做起。好好学习修身吧。^_^。子不嫌母丑则不离,破庙之后是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