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修道需要怎样的身体素质?

目录

“道长,经常在文章中看到您劝我们要有一副好身体,在您的标准下,怎样的身体算是一副好身体呢?(我知道健美练肌肉型状的是不算的)” 
今天就统一写写。以后再慢慢补充。以25-30男子为例吧。女子减到三分之二或者一半就好。但主要是针对我学生的,也就是走我这路的,我们对身体要求标准比较高,其他的修道比我们差不少,所以会减量一些。但基本原理差不多。

1.打坐是常人以为修道的主要方式,但其实不是入门方式。尤其不适合年轻人。不是说打坐不可以,而是打坐之前,你必须有个好的身体,不然经常是病气浊气的积聚,而不是有用的东西,而这些东西的积聚是影响心识的,有些什么大湿几天就如何如何往往是这种问题啦。懒得去管他们,因为已经没法救了,自大沁入身心,已经是条不归路。这是我们为什么非常注重健康和身体训练的根本原因。我们主要针对是年轻人写一些东西。大家想必已经看出来了。岁数大有岁数大的方式,但目前不是我们的重点。所以二三十岁整天大腹便便,脑满肥肠的肯定不适合修道,但也有一种可能,人到中年,全真持戒,吃淀粉菜油太多,然后精气不知炼化,就成了大胖子。这种道士不算是有修身的道士。以后会慢慢讲。但其实也和每个人的体质相关,不好一概而论。所以本篇只能作为一个泛泛的说法。而不是一定如此。

2.修道身体素质的标准其实是气血足,气血充盈练什么打底子都快。所以年轻壮年最适合。太小则气血未丰,太老则气血衰败,其实也不算合适。但很多年轻人自伐经年,夜猫子一样,身体素质不比老头老太太好多少,那其实还不如中年人呢。那么气血足的表现是什么?能吃能睡能跑能跳呗。原来小道士在山上要砍柴打水,在山间往来脚程都不慢的,所以身体底子都还可以,现在人没有这个条件了。那么就要从现代的运动中找到类似的办法。

1)跑步。跑步是最简单而有效的办法之一,是全身运动。有各种跑步的专业说明,我们不用在这里讲这些。但大家问多少运动量是合适的。我们以三十岁,中等身材男性做例子,跑十公里的时间在五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左右。半马的时间是一百分钟到两个小时左右。也就是说能跑半马。十公里跑也不用天天跑,一周三四次就差不多了。这种体力和代谢能力是符合要求的。越年轻,身体保健的越好,做到这点就越轻松。说实在的十公里跑进40分钟,对于长期运动的同学并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不过这些标准都不绝对,若是膝盖有问题的,就不要以此为主要运动。还有游泳呢。


2)游泳。九十分钟三千米,基本就差不多了。各种泳姿都可以的。


3)撸铁。这个很难定标准,但关键容易出的问题是不要以肌肉量为标准。肌肉不能没有,但纯粹追求肌肉的标准和我们正好相反,重形太过并不妥当。但撸铁有一点好处,精神会非常集中,根本不可以分心,所以在强大的压力,对于身心合一的好处颇大,你脑子里根本没有其他东西。举过同学都知道我再说什么,所以我们也不反对适当的大重量负重的训练。我自己本身也是负重练习过的,所以有些体会。但目的不是肌肉的形状,而是专注度,身心协调的能力。


4)对抗性的球类运动。力争上游的精神是修道必然要有的。尤其是以前乱学乱练乱打坐的小朋友,要努力去踢足球,打篮球等等,这样才能把自己搞在身上的阴气消磨掉。修道是逆旅中的逆旅,没有上进的精神,没有阳气那种活泼奋发图强的气息,根本就不对,或者早晚掉沟里。所以年轻人不要整天练什么奇怪的东西,以为打坐就是修道是绝对的误区。汉唐道门修行根本不以此为入手。现在和将来好道者必然会多起来,所以才不断在提醒这点,好歹少些练气功出问题的人。经常有练气功出问题的朋友在网上留言求治疗,我们按规矩不能在网上处理,按礼貌回复没办法帮他们也是不得已。有些朋友气氛,就会不满,然后留言讥讽或者破口侮辱我们。呵呵,自己乱搞出问题,别人治不了,爱莫能助,就会恶气勃发,冲人撒气。难怪练啥都会出问题了。不知有敬,世人都要围着自己转的行为习惯导致了练什么都是气功,而且很容易出偏。贴出来一个不算厉害的,给大家看看。

规矩就是规矩,行道于世,没有规矩就会自陷其中,所以很多朋友都给我们留言,但规矩之外的我们都拒绝或者没有回复。大家理解不理解我们都没法子的,但不会因为别人的情绪破坏规矩。而规矩是保护双方最好的办法。我就算有办法治疗这些,但在网上我讲两句能有啥用吗?这种事无一不需要长期调理的,我们又不开门营业,没有资格,没有立场去管这种问题。所以遇到这种求助的事情,我们都会很遗憾的劝他们从谁哪里得到的问题毛病就去找谁。我们不是没有慈悲救人之心,但我们明白远近轻重,由己及人,尽职等于不管闲事的问题,所以才会有这种规矩。这是现实中行道碰到大量问题后总结出来的处理规则。而世上最需要防治的人恰恰是还没出问题的年轻人,所以我们才花力气多写点东西,以求他们不要误入歧途。治未病即是所谓劝学。精力有限,所以除此之外的事情只能是爱莫能助。

言归正传。对于这样的练气功,瞎打坐,胡乱念咒,尤其是学某湖某大师乱念啥啥咒的同学来说。如果岁数不大,那真的最好以足球篮球这类运动消散这种影响。当然不听,或者以为非要给你个啥符,啥功法啥经文才好的同学,我们也没辙。人啊,就好玄奇诡异,大道至简平凡,从不远人,但人却弃之不从。这样旁人帮不了的。

至于要修道的年轻人,一开始是要和正常人一样,先有各种体育锻炼,其中对抗性的锻炼是打造性格意志,是最佳的选择。尤其是大学还没毕业的同学,一定别浪费了青春。好好体育运动才好。

5)登山滑雪。这种和大自然极为密切的运动就不必多说了。滑雪黑道其实熟练了也没什么做不到的,但最起码红道要可以的,这主要是以技术和经验来评判的;登山的话,最起码绿野2到3的难度要能达到。当然这需要从基本的1开始。

大体列出几种,大家估算自己的年龄和喜欢的运动就可以了。

关于体脂率的问题。我们并不认为8%就如何。适当的脂肪有助于身体的健康代谢。而且筋膜内部不是僵化的其实很重要,所以有一定脂肪对我们来讲不是坏事。所以年轻人一般在12%-15%之间就差不多了。中年的话20%左右也可以。不要追求极端的低体脂率,我们原来有过体脂率很低的朋友,肌肉块很健美,但其实他们的卫气并不见得多强,原来一起去大西洋游泳,大西洋海水温度比较低,很多肌肉男其实怕冷的厉害,在水里撑不住多久,就是在于脂肪不足。而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朋友,没点脂肪其实很容易受寒的。所以健康和环境是有关系的。但对于现在人的生活标准以及取暖情况开看,要是体脂率超过30%就不妥了。越年轻体脂率越低些才正常。而对于有些阶段,其实是可以比较胖的。因为就和孕妇一样,没办法啦,^_^。所以,可以负责任的讲,体脂率不能作为我们的健康的标准。


3.一定的强度运动是现代人磨练个人意志品质乃至性情的最佳方式。一个宅男其实性情往往不咋地,抗压能力也很一般。那么逃避现实,暗示自己自以为在修道是常见的。很多自以为在修道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常犯的错误。这类就是以为静坐就是最好的,其实是逃避,但逃避从来都不是修道应该有的心态。没有顽强的精神,这条路走不出去多远。所以意志品质真的很重要。那些流行的修道思想和方式往往都是明代以来的文人道教,文人修道搞出来的阉割性修习方式。汉唐之时,尚武尚运动之风于此大不相同。以后慢慢写吧。这种思想模式,是一种废弃上进精神的和稀泥的说法,也是华夏千年以来走下坡路的根本原因,自己不上进,天道不酬,能有啥好结果?所以就算不修道,其实一个运动能力强,竞争心态好,但又不干扰性情的人,决断力高,做事专注,抗压能力强,也是容易在这个社会上成功的。修道往往不是逃避社会,而是在社会中生存无忧后,面对更加严格的自然挑战。强健的体魄是必须的。我师父原来就总嫌弃我身体不够强,就如同我现在嫌弃我学生一样。一代不如一代可没法子传续下去。所以好身体,强健的体魄几乎成了学生们的瓶颈。不得不总督促他们。

4.习武。这点会以后在下篇单独拿出来讲。在于内家外家的问题。而竞技格斗,其实并不是不可以。在大量的实战中磨练性情不干扰的好心态,锻炼体魄都是很不错,比那些在公园里意淫的武林高手强多了。对抗是身体最真实的反应,是非常好的训练。但所谓现在所谓的内家其实不算最佳的选择。为啥?因为两边不靠。实战实战其实不咋的,大多是吹出来的。当然有真的,但真的很少见。而养生又没有那么好,比我们的养生效果差不少,他们练拳未必多养生,所以更多是一种文化,一种清末以来国民自以为在修习古代拳法的自尊心作祟。还有就是一种江湖吃饭的手段。很多所谓的太极拳大师我们也见过,脸色灰土蜡黄,伤到内腑而不自知,还在吹牛,一旦那啥必是卧床百病缠身。而很多名气不大,但坚持练拳的民间无名拳师反倒享寿九十以上。这其中有很多问题。从最核心的问题来讲,内家拳的说法自古未有,我们道门传承千年,明代以前从没有类似的说法。为啥?而没有内家拳说法之前,我们就不锻炼修身了吗?请见下篇内外家的迷思,道门炼形篇。

5.治病。很多人修道为了治病,这没什么不对。但以修道来治疗大病,现在确实实现的几率很小。而且以打坐治病,不是初学者最佳的途径。前文已经讲了。那么反倒可以适当的靠着打拳和低强度的运动来调整。但大家要明白,这算不上修道。只能算是入道契机。只能算是治小病,调整亚健康的状态而已。别把修道当做万能药,以现在的自然环境,根本没法达到什么练个功就大病痊愈的情况了。所以有病看医生为主。调整心态,饮食,运动,作息本身就是防病治病的必然。也和修身是重叠的。但不完全算是修道,只能算是预科。

6.先天不足。有朋友问一直从小撸了十几年,还能不能修道。或者先天不足,能不能修道?这要具体看,不能一言敝之。但从小撸了十几年,肯定底子亏空的厉害,尤其没到16岁就开始了,所以长大了会被认作先天不足。这种情况,需要比上面的朋友更用心来修补。老实说,肯定是比别人难走这路,但并非全无可能。大家记得我写的本能那篇吗?所谓遗传,所谓先天条件,往往是上辈祖辈长时间积累下来的余气在现代科学视野中的表达。那么其实通过自身行为的长期积累调整是可以改变的。没有什么一定可以或者一定不可以的。多吃点好的东西,辅以循序渐进的运动。身体还是会慢慢恢复健康,以致达到入门的标准,很多前辈的底子都不好,都是通过后天的努力达到的。关键还是志气。这种东西很可怕,一旦确立了志气,很多事情慢慢积累的力量可以改天换地,或者脱胎换骨,这倒不是真的开玩笑了。但能做到这点的人,真的太少太少了。

参见: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784830/answer/123165544

以及: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086297/answer/30112543

7.综上所述。 

把身体调整好,再来修道其实是最省时间的。修道没有啥特别有效快速的办法,锻炼身体也是如此,都是点点滴滴汗水的积累。和常人一样的。然后在以健康的体魄心态下修道其实最合适,最有效率。不然太耽误时间,又自以为在修道,其实不符,反倒有问题了。我教学生最大的阻力,就在于他们养成的恶习和身体的调整。这其实不该由我来,我的精力有限,这种事物耽误了我太多的时间。所以进度比想象的差很远。写这篇告诉大家,修道的身体标准大体是什么。尤其现在这个年代,大家完全有能力在没有老师的情况先达到这些身体标准。而且大家修道不修道,先把身体练练好总没坏处。这样入道后,师生双方也剩下很多力气和时间。而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时间学儒恰恰合适。伴随锻炼身体,基本可以成为大学除了学业以外最要紧的生活重心吧。远比什么打游戏看爱情动作片有意义的多。不要浪费时间和青春啦。^_^以此,学儒和锻炼身体,我们可以称为是修道的预科阶段。

以后知乎专栏会写些自言修道,其实不符的问题。兼带着吐槽学生们的各种毛病,哈哈。躺在草稿箱三个月了,没时间弄哈,^_^。

PS:今天连载的三皇问题下面有一个问题,是一位朋友问的。非常有意思。我叫学生想了一周,他都没想明白。经过原问题主人的同意,我们刊载出来,作为不计分的问答之一。搞明白这个需要厘清一些问题,大家加油,历法的变迁其实是个宏大的主题。^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