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女子修身浅论--兼论肝气(上)

目录

很多朋友询问女子欲要修行,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要注意的。我其实零零散散写过几篇。这次再写写吧。不过我为男子,不行坤道,算不上行而知之,远不如男子修身那样细致周密,虽说道理其实一样,但终究细微之处有差别,只能算是学理上的经验之谈,故称浅论。


虽言女子修身,其实仍是身心一体的说法,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皆重要。而心理往往由其生理特点决定的。修身的第一步就是要健康。那么生理和心理都要健康,而其两者实际本出一源,而互相影响的。


一. 女子当以调肝为本


1. 女子以血为主

男子以精为主,女子以血为主。男子多用气,故精气不足者多,女子多用血,血不足者多。女子生理特征造成的经带胎产乳皆是血化,所以常有损血之过。那么补血为先。


不过男女为万物,阴阳早层叠,早非单纯阴阳可论之。是故早有医家有言:男子外阳而内阴,女子内阳而外阴,此阴阳之不同也。男子之气血,为荣为卫,行流不息;女子之气血,盈则必亏,此荣卫之不同也。男子以阴气为本,女子以阳气为根,此根本之不同也。" 


而实际上,男子气血俱足,女则气有余而血不足也。所以男身比女身在某种情况好修,而女子修身就是以补足血为要。但女子气有余是先天的长处,所以一旦做到一些事情,就会比较快速。道理皆在男女身体之不同也。这点是关键中的关键。


而在修道过程中,气血发生变化,是不一定的,所以要真的有些中医基础知识,才可以随时调整,所以深通医理,对于男女都是很重要的。不是要求你去给别人治病,但要能够明了以及调整自身的变化。


那么为啥男子修道必以养精闭藏为根基,女子必要以血气通降为根基的道理,也就很明白了。宋元以来的女丹,都要求闭经之后女子先要恢复再练的。关键就是先要通,然后才有捧乳过脊降之之道。


说白了,不管修不修道,女子血不足,血郁,都不成,很多不孕都因为这点造成的。女子要健康这点必要做到。其实为啥单提此事,一来女子看重,二来,其实道士修阳这点更是看重,三来,有朋友有类似的问题,我也不一一回了。大家耐心看下面的。


2. 补血有法,莫要想当然

就拿补血来说,要对症下药,不是光吃点大枣就可以的。得吃对,吃对量,能够不郁碍过热才是要紧。否则事与愿违。耗血之事,原因多样,个人体质有大大不同,所以要看自己具体情况,不能听个养生想当然就开始胡吃的,大枣补血姜散寒,但问题是你已经是内燥耗津液而伤血,岂非越吃越热,血补上一点,结果津液内耗,其实消耗的血更多,就变得阴虚了,弄不好到了春天伏热一起,还会发烧之类的。


所以,有些时候反倒要补血清热,养阴补血。大体上说,每个人都是兼证居多。那么就要从益气补血、健脾补血、养阴补血、生津补血、补血清热、补血散寒这几大门类中选择适合自己问题所在之处,有些朋友其实积累日久兼而有之,那么就要各种不同的补充,然后往往顺藤摸瓜,就发现只要饮食均衡,作息好,情绪不剧烈波动,心眼大点,就最不容易犯耗血之事啦,^_^。这是啥?礼也。治未病者,礼也。所以医家深研此道,往往会回到礼上面去了。^_^。礼者,理也。

 

有些朋友是内劳太过,元气不足,气不生血,那么就要先益气,然后气血双补。气血是互相转化,互为母子,缺一边,另一边呆不了多久就会同时缺,所以长期耗血的朋友,必是气血双亏居多。那么补血的时候用点补气相生之法是事半功倍的。具体的药就不写了,我非常不习惯给不知具体情况之人下方子,这是不负责任之事。所以辨证和用药一般都不讲,所以大家终究还是要自己精研此道,医药学明白了,道路不敢说坦途,最起码你能活的长些,活的安稳些,那么终归比别人希望大些。


而女子好思虑,俗称小心眼,总是没完没了想一件事,这种事起于肝,而伤于脾,再上加减肥,饮食不规律,无节律,那么很容易出现脾胃虚弱而致生血之源不充。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景岳全书》云:“血者,水谷之精也,源源而来,生化于脾。”《血证论》又云:“生血之源,则又在脾胃。”


所以这要正经吃东西,要补充脾胃之力。也就是健脾补血。那么现代临床用治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日久脾胃受伤、运纳失司、营血乏源而见呕恶纳呆、面色萎黄、心悸、头晕、气短乏力等脾虚血弱证。那么自己是不是这问题,需要自己学习,修道必然是要深学的。别心急心粗指着别人的。


整天乱吐口水的朋友,或者久患热证,容易造成津亏血虚之证。口干舌燥,大便燥结往往是因为津液亏缺造成的。那么就要养津补血。具体药食还是请大家自己定夺。现在到处都是养生中医的知识,不用我多讲。但要注意这些药物都是寒性凝敛,阴柔滋腻,易阻气血运行,因此多配伍一些温阳药或行气药,使补阴而不碍阳,养血而不滞血。而若是不应证,那么真的也不适合的。


最后,养阴补血法是最常见最常用的,血说到底是阴所演,血虚者往往进一步可发展成阴虚,阴虚常伴血虚,尤其心阴虚与肝阴虚证最易导致血虚。


是故良医有言:“心非得血无以为用,血不足以供心用,则如灯火炎盛而脂膏欲尽”;又谓:“肝中有血则肝润而气舒,肝中无血则肝燥而气郁。”很多朋友失眠其实就是阴虚肝燥闹得,所以养阴滋阴是必然要做的。


好吧,我这其实算是借着女子修身之事,讲的阴血之要。其实是回答修书组朋友的问题的。你们两位仔细看,该写的都写清楚了,剩下还是需要自己来调整,我毕竟不是医生呢。不适合给人开药的。


3. 肝主疏泄和藏血,女子之病泰半起于肝

木性喜条达冲和,肝的疏泄藏血功能对于人体情志的调整,气血的平和可以说是起到最重要的作用。而女子又以血为本,肝气平和,情志不过,则血脉流通,血海宁静,一切生理都是正常运作的。情绪和生理是互相影响的,这点再肝上看的最明显。反之,若肝失条达,则可致郁,从而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化生一系列妇科病变。


自古以来,各代医家都发现,女子之病多以肝起。所以到了叶天士那代,已经把肝提升到了,“女子以肝为先天”的地步了,这里的先天往往和我们所讲先天不一样。只是强调其重要性。而人,不管男女都是肾为先天之本,因为在受生之时,先是肾气初来而成两脏,然后才有其余。有道经上明确写过,一丝一丝又一丝,嘿嘿。^_^。anyway,我们只是强调女子调肝之重要性。


就拿最常见的痛经来说吧,历代医家总结了几类原因,但几乎都与肝相关:

肝经怒气、肝经血热、肝肾虚火、肝脾血虚、肝脾郁怒、气虚血热、脾不摄血、肝不藏血皆可致痛经。


而女子最看重的体重肥胖之事,依然如此。


中医上认为肥胖主要是水液代谢的问题,脾肾肺对水液代谢的出了问题,会导致痰浊水湿流注肌肤,发为肥胖。那么肝的条达疏泄的作用对于脾肾肺都是非常密切的。那么肥胖的发生已经是因为肝郁气滞,血瘀不运;肝火炽盛,木邪凌土,交伤两败,抑或水木两虚造成的。肝的问题,影响了水的运转疏泄,凝成痰浊湿邪而成肥胖。所以,肝气条达对情志的调适、气血的运行、冲任的功能以及对水液代谢等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些与肥胖的发生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而所谓抑郁症,最明显的现代情志病,十有八九就是肝的问题,而且肝胆郁火其实比其余都常见,也就是无所谓双向啥啥的哈,一会抑郁,一会暴躁,所以疏肝理气平胆往往是非常有效的办法。


二. 情志条达,以礼治情


有朋友常问此事,我也常说。但原因是什么?大家有么有想过?


其实和肝的属性是息息相关的。


《知医必辨·论肝气》曰:“人之五脏,惟肝易动难静。其他脏有病,不过自病,亦或言及别脏,乃病久而生克失常所致。唯肝一病,即延及他脏……五脏之病,肝气居多,而妇人尤甚。治病能治肝气,则思过半矣。


又云:“盖妇人凡事不得专行,多忧思忿怒,忧思过则气结而血亦结;忿怒过则气逆而血亦逆,甚则乳硬胁痛烦热。要之,女病皆因气血郁结,所以古方多用香附、砂仁、木香、槟榔、青皮、枳壳者,行气故也。


与其要药物行气散郁,不如以礼制情。女子修道最大的阻碍只怕就是心思百转,多思多怒,而这些皆起于做事不专之上,一旦专注进去,情绪没有多少的,别人咋看咋想,自己啥样子都没功夫想。所以女子修道难在此上,而也易在此上。一但专注进去,其气有余,很多事其实很快的。但世间又有几人称得上专注呢?所以大道至简,就是你做不到,才整出各种小径左道,秘诀呗。上古天真无决,后来越来越多,因为越来越做不到,越来越繁杂也越来越少人成呗。


肝气冲逆之人啥特点呢?


叶天士先生有言:“肝者将军之官,相火内寄……盖情志不舒则生郁,言语不投则生嗔,谋虑过度则自竭,斯罢极之本,从中变火,攻冲激烈。


-不顺着自己之情,就郁闷;

-不合自己言语,就生气;

-整天思虑人事机关到眼花睡不安稳。


这三点就是判断的最直观的办法,而真的容得下别人言论,真的容得别人之情,又不整天瞎琢磨的人,必然肝气疏柔啦。


而修道之人,肝气少有不强的,所以更要注意此点,道门很多心法禁忌其实都是针对这点而来,我这里留个由头,下次再写与此相关的。而人家爱说啥说啥,嘴长在人身上,说啥都是别人的自由,你也有不睬不应不情之自由。能让就让此为礼。不是不能咋着,而是没必要,就知其白守其黑吧。而谋虑根本也没必要,若无所求,何须多虑?即便虑也是虑修道学问,至于我,顶多是再加上一样带学生而已,^_^。这些算是正常的,而且适度则无所害的。


这种思想也反映在中医对妇科疾病的认识中。


“肝为风木之脏,又为将军之官,其性急而动,故肝脏之病,较之他脏为多,而于妇女尤甚。肝病必犯土,是侮其所胜也。”


木乘土,脾胃再伤,血难保不虚,肝胆不疏不利,非燥即郁。那这人健康不了的。而情志和健康极为密切的。我们常能从人的言谈中看出她们其实身体状况很一般的。这不需要什么神奇的本事,就是明理之后自然推断,无非精熟而已。


原来经常有自称女XX的给我们留言,言语自是,骄傲非常,或者殊无半点礼貌,其实和道半点边都不沾,顶多是神叨叨的那种。这样的朋友性多执拗,忧怒悲思往往极为剧烈,身体不佳,那真的也没法回答。回什么她都不痛快,而且也非同道中人,既非同道,两无所益,何必应之?所以往往祖师所传的规矩里面,都有明确的说明,非贤不理,非礼不应,非德不问。女子要是骄傲发作可比男子还夸张,而且一不顺心,必是脾气极大,心思再小点,一语不合,那不管有什么接触,必是麻烦。有碍修行的。所以女子真的想修道,就真的请还柔顺有礼,这不是面子或者女权的问题,而是女子自然属性而已,不然肝气左逆,阴气板结,肋上刺痛九成就是此患。啥都没练出来呢,先到处疼啦。


有几位真的想修道的女子,笃行治学,又有才情,我才直接说的。得罪有些人也没办法。^_^


三. 姻缘


修道贵在专一,而女子一旦深陷情网,心思百转都在情郎感情之事上面,只怕这些事都要排在后面了,而有了孩子,这些所学基本都是忘在脑后了。所以女子修道若非决意出家。那么请找位同修最好。这不是什么双修之类说法,而是家里有一位和你同志相伴,互相扶持之人,这路携手相伴,很容易沟通,很容易理解,志同道合,感情甚笃,那是非常现实能够走下去的一种选择。


而独身修道,我貌似写过,不作赘言了。


而很多小姑娘,恕我托大,你们根本是见了太多男女不忠之事,整天泡在无聊的信息环境中,对感情,对男人是害怕的,没有安全感居多,所以抵制姻缘,而到了三十多,其实又觉得要个孩子好,以后有个寄托,然后匆匆忙忙结婚,所以不见得嫁了如意之人,所以后面半辈子都是拧着的。那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请真正的想清楚自己要什么。这还是立志。有了此志,很多事情自然会安排好的,关键在这些无序之中,得有你先定下自己的志气,然后才会出现有序。立志专注这些基本的原则是天道所演,不分男女的。


我原来行走之时,是见过不少这类被宗教以男女之事吓唬不出轮回而不敢相亲结婚的朋友,其实真的是自己排斥才错过姻缘。人要学会选择,要学会知道自己的真实需求,而不是用脑子,用情绪,不断在扭曲这些东西才可以的。此为诚其意。


这些仅仅是个人建议,该结婚结婚,但找个最起码理解你追求的人,找个不折腾的人,而不是看什么彩礼家世面貌这种东西,那些是情欲名利虚华所表,不是志气真实所选。


现在的婚姻真的不如以前了,对付着过的有的是。常有两家人互相攀比算计对方家里那点房子财产的,还没结婚就要先学西方人那样做什么婚前协议,我虽然理解,但真的看不惯这样的行为,这没开始过日子就想着分手了,这日子能长久吗?人总觉得再给自己留后路的时候,你其实再给自己泄气,那么必然是上不去的。婚姻也是如此。所以,若是信道奉道,那请专一,一心一意,不管是男是女,请对婚姻保持最基本的尊重吧。把心放在肚子里,依然是炼己养性之事。不要再患得患失了。不安全感就像一个裂纹的,可以无限制的扩大直到崩坏。而两个人过日子,不要总叫两家父母搀和,他们见了太多的扭曲和波折,不再相信爱情,不相信专一,而且说实话,他们的文化社会文明氛围并不好。所以他们的不安全感不但在自己的人生各个方面体现出来,还要延续给下一带,以为自己孩子着想的借口各种爆发出来。所以各种心机,各种撺掇,其实对于现在年轻人的家庭稳定并没有起到好作用。没起好榜样也就算,还直接搅合。。。


惟愿一人携手,白首不相离。其实也不白活一世的。若是这人能支持你修道,追求你自己并不现实的理想,那真是三世帝王也换不来的福气。


如何变得这样有福呢?从自己做起,你得变成更好的人,才会遇到更好的人。同气相求,终有所归。


四. 有学


写了这么多,无非还是在回答女子修身需要什么?大家能看出来了吧,女子要有学,女子修道的专书极少,女丹之说无非是金元清净散人而起居多,所以多是后出之道,所以要自己深学践行,修道终究是超越心理感情人事的自然之物,所以要不断践行深学才可以不断克服自己的缺陷弱点,也就是人的情绪恶习,然后才能摸到道门的,然后才能真的走上这条路,而此路遥遥,你没能力,没品质,没德行,根本摸不到,走不远。女子修道更是如此。所以女子修成更难,但每位修成祖师只怕更是优秀非常,我们虽然不满孙祖师毁容坏体之事,认为此非古道,但不可否认她修的最快,虽然快未必最好。但毕竟是真的有了。


还是劝大家多看看女子祖师的修道经历,帮助极大的。^_^


女子在古代也是有表字的,表字言德,所以女子并不是无才便是德。而是要有才,有学,有志,有礼,有德,有心胸,有情怀,再有一副好身板,你不说自己是修道,你也在修道了。^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