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孔雀南飞,独上高楼

目录

上篇写了未尽其实,莫言修道。吓的很多朋友不敢说话哈。^_^,其实大可不必。不自诩自言修道学道即可,而不是避讳道字。道路也是道,没事啊,就连茶道花道都随他们去用好了。那篇有个前提,是真的要登山的人,有诚意,又追寻经年,可说其志已定,那么自然受到约束。真诰不是给大家看的。用来约束的是登山之人。而且很多内容并非简单如学者们推测的那样类似于扶乩之类,完全不是一种。不管怎样,谨言慎行确是没错的。但不讲话,不练习讲话,开口即错,也是要不得。尤其在这个社会,一定的表达能力,恰到好处的宣讲能力,简直是进身之必由。那么怎么办呢?修其辞而立诚也。^_^。


今天所涉及就是与此相关的哈。^_^


我们汉鬼考读书组开始了。^_^。大家正在厘定第一章的专题。有的同学提了要考究符号意向的专题,我也觉得很好。其实这看似和道法方术没关系,但静水深流,曲折婉转,比附铺陈,恰恰是诗教之正传,先王之遗风,恰恰暗合道法真意,难不成都要变成鬼画符和番邦异文那么俗气才管用吗?两汉魏晋之经韵辞章咒语梵文极少。难道就不管用吗?很多佛道不分,其实就是迷于表象,惑于宋代以来法本中用梵文之事而已。尚学之未深,是故有疑。鬼神之道只是道门分支中的分支,融摄些外国传来的东西不等于是体用颠倒,本末置换。其实学了诗书,这些道理简单之极。



我们现在说的隐喻和曲折婉转恰恰是古人的直白而已。没有文字之时,做个器物就是国书也说不定。^_^。降本流末也是没办法的事。就和莎士比亚的俚俗小剧能成传世名著一样的,这是文化时代变迁中关系。想了解道教精华,不能不知道那个时代人的文学意向,比附之手法。不能不通器物来源,否则镜剑刀尺不会用,斗规秤剪也不知为啥好使吧。更不能错用后世文意曲解先古之文。否则以今言古,张冠李戴,不能咸其情而顺之,强作附会,其过不可尽数也。


没文化,忽略地基建设其实比想象中对道教传承的伤害的更严重。因为高道群体本来就应该那个时代最顶尖的人物。这些东西信手拈来。根本不是神叨叨的玩意可以比的。^_^。大家还是要文理兼修,文武兼备才好。看似很难?其实少打点游戏,少看点爱情动作片,少撸些就好了。


我经常和我学生说,有学历不等于有文化,有学历不等于有能力,有学历不等于能成功。所以学历固然重要,但真正的底蕴不在那几张纸上。别舍本逐末。当然学历依然代表着能在千军万马中闯过来的一种能力,也就是专注,专注于考试,必然分高。所以最好的就是两者皆有,既有真正的文化,又有真正的专注力。再修身不辍,那么这山路或也没那么枯燥乏味。现在还在求学的朋友,千万别浪费了校园中的好时光。或者可以说是常人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啦。



而我们论语组两位既有学历又有文化的同学也开始讨论诗了。那天居然说到诗和画符有点类似。咋一听,这个脑洞不可谓不大,但其意不远。^_^。我听了,很是高兴。嘿嘿


后来他们又在自留地讨论《懊惱曲》之类和《诗经》风格上的区别。聊着聊着,我们的文献咖,就给出了这么一段:

对,你们没看错,我们这两位在论坛聊天的格式也是论文格式,引用在下面标出,很可爱的两位同学。^_^。严谨是好事。


我还是一如既往的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吧。^_^他文中所及多也,不可尽述:


1.善护其微,治于未病,我所写文章中,以前以后都有,也来得及。姑且不论。


2.夫子之美人,诗书之赤子,赠保于外,却不离反求诸己,皆修身之道也,实乃炼丹之本意。斋醮之根本。以后慢慢写。


3.我们还是聊孔雀南飞哈。^_^。


所谓乐府双壁中的《孔雀东南飞》是流传至今的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东汉献帝朝所出,和南北朝的木兰诗并称。文中女主人公芝兰投水而尸解,恰恰说明了当时道教,或者神仙信仰中的某些事实。汉鬼考读书组的有些朋友错认为太阴炼形和尸解是一回事啦,其实是不同的办法啦。但都用藏于太阴来描述,所以会造成误会。我们以后在读书组里慢慢聊吧。这里不展开了。


这个叙事诗主要讲了一段爱情凄美故事。小两口被拆散,女方被休,其情专一,宁死不二嫁,投水以明志,男主闻讯,自缢庭树,随之而去。



序曰: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正文: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这就是截图文中的背景。正如他所讲,很多人并不明白为啥一开始要用孔雀东南飞开头,这到底是啥意义?后面这段陆先生答辩时候的问答确实堪称精彩,虽非有意,却暗合其本。这种恰恰诗歌的精神。象我这样给解析出来,其实也没办法中的俗事。哎。可惜,没辙。意远蕴深,不尽言之,则其味绵长,细品足以浮白。我给小编出的题,就是蝉。看看他能写出来点啥?^_^写的要靠谱就和大家分享。^_^


陆侃如获法国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涉及古诗《孔雀东南飞》,答辩将终,一法国教授率尔发问:“何以孔雀要向东南飞?”举座愕然,面面相觑,陆侃如漫然应曰:“因为‘西北有高楼’。”盖《古诗十九首》有“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句,则孔雀只得东南飞矣。虽属戏言,亦足见敏捷。据言此事传入国内,杨明照数语人曰:“此答可入新《世说》。非此十字,不足以尽其妙!”


孔雀东南飞,


孔雀乃离火之精。南飞即回家,别离其夫,遣回娘家之意。孔雀这里自然就是指女主角哈。说句题外话,佛道两家都有孔雀明王经。其实就是取其离火光明之意,而且是女身。


尔雅翼云:“(孔雀)不必匹偶,音影相接便有孕。”是以其相感之深,精气往来而能成孕。描述儿女情长,非是肉欲,爱则精诚相合,雅事也。其实很多鸟在古人眼里都是以音接,或者以影接的。“凡鹤以声交,鹳以影接,而孔雀兼之”。精气交感而孕,今人不可理解吧。^_^



这种不接而孕之事,自古不要太多。某稣不管的真的还是照搬古代文明传说的宗教版,若是在华夏,真的不算事,绝对没法神之。就和原来写过,我们古代异人水上走不说,还能带着人水上吃宴席。嘿嘿。这个放到那边去得是啥?老百姓信这种东西,基本是对于华夏文明的不了解吧。^_^。不知精气往来,不一定要那啥。^_^


问题1:请大家在典籍中找出三处不同的不接而孕的故事。送分题。。。

五里一徘徊,


五里指的是当时人们对孔雀的不能远飞的一种概述。在这里被拟作不舍难离的描述。


所以离火象女,孔雀南飞则是嫁女归家之意。难舍难离,飞不动,走不远,是故五里一徘徊。情长意重,不愿南归,一语道尽。诗也。



西北有高楼,


西北天高之所,后天八卦的乾位所在,一般院内高楼都放在西北。^_^。院外都在东南巽位以为文昌。

西北东南,天地之门户。辰戌之对也。陆先生对这句西北有高楼,不要太帅。直接对仗了。^_^有文化真的没办法哈。孔雀离火去乾天就巽风如何如何,也没啥关系了。但关键是,高楼之上,没有女主人,只能闷坐其中吧。独上高楼望东南。未必比南飞之女好受多少。情之为物啊。



古代讲门当户对,其实都是高嫁低娶居多。所以男子都是门户高些。用西北有高楼喻男方,也算恰到好处哈。


说起来,还有一句诗,叫做:“孔雀南飞儿女恨,大江东去古今愁”。恰恰也是用这个意向来说儿女情长的。^_^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和我们礼器载道的意思很像呢?其实这算是纬学的关键之一,符咒之学根基恰恰在纬学上,^_^。鬼神所尊往往是先王之道,由古至今,向下兼容,所以能知古始,很多时候很好用。^_^。


那么问题2来了。为啥在描述刘芝草,要说“孔雀东南飞”?而不是孔雀南飞?


最后,问题3:风水中的呼形喝象和本文所讲有啥关系?道教中哪里会用到类似的,或者说是同一内涵?


整理下:

问题1:请大家在典籍中找出三处不同的不接而孕的故事。

问题2:为啥在描述刘芝草,要说“孔雀东南飞”?而不是孔雀南飞?

问题3:风水中的呼形喝象和本文所讲有啥关系?道教中哪里会用到类似的,或者说是同一内涵?


依然请在博山问答版块回答。^_^


截止日期:处暑子时。^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