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未竟,朔源玉皇
昨夜在CC开的会很欢乐,我们一起看了三个组做的视频,真的很不错,有创意,有风格,还有一组解释的相当完整清晰,堪称逻辑咖的典范。^_^。很期待三组的完整版,我也尽量抽点时间参与其中,多学点哈。昨晚开完会,就开始下小雪,我就乐滋滋的准备好了,等着收获。结果早上起来一看,一点都没有,连地都是干的。这样的雪可不够,明年开春的病菌只怕难以被压制。。。我们该做的事还得慢慢做。
上一篇写了昊天上帝和玉皇大帝之间的关系,其实还有早期一篇写四御六御的文章,加上以前零零总总说了很多次相关问题,也一直没有把这事讲明白。因为其实很复杂,涉及各个方面,得抽丝拨茧,层层铺垫,否则信息量太大,也讲不太清楚。这次要讲金光的话,还是得有些基本的知识要梳理清楚才可以接的上,遂成此文。至于别人咋理解,啥说法,学者们怎么写,其实我从来也不关心,连看也不会看,自家师父讲的清晰无比,有实有证,有法有理,哪用半点左道之说呢?
首先,玉皇是一个表德之号,这是在三清天达到某种要求后,或者修行某种办法后所得之号。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但后来在唐代诗歌中大量应用,慢慢就在意义上特指天帝。也就是后来的玉皇大天尊。到了宋代以官方、宗教以及真实修行三者的角度同时做出了天人呼应之事,也就是说真实意义上,这位在三清天修习到玉皇阶的虚无之真人(名讳不可言)得到了昊天上帝之位。其实登山修道到了一种极高的境界,就得到了相应名叫“玉皇”之德的某种气。这个过程是前面有漫长登山修道的过程。而不是宋代几个皇帝单独拍脑袋决定的。所以才有玉皇修炼万劫的传说。宋代皇帝们的宣布“认证”实际是上尊号,代表着这位玉皇阶的三清天的虚无真人入职昊天上帝这个职位。一部分是宋代皇帝笃信道教所谓的感应,一部分也是出于他们达到政治目的手段,就算是一种推波助澜,但不是波本身,更不是水本身。但往往需要他们的“配合”会更好。
第二,玉皇的阶位,最泛泛的讲,是先天气的一种,这个先天是我们这个世界天之上的。所以称为先天。但昊天特指我们这个世界的诸天之尊。所以玉皇之德从某种角度讲是向下兼容我们这个世界的,就是等于这位虚无之真人在三清天学院得到玉皇阶位,毕业后来此间上台作了政府首脑,学院内道德达标的人可不止这一位,而一旦成为政府首脑就是有行政权力。那么由此而出的经文,自然要宣扬其德无上,这是宗教性的构建。而这其中名号之事比较复杂,有些古时道人也混淆了,所以才有皇经中玉皇对昊天这种很搞笑的画面出现,其实是造经之时的误会。嘿嘿。但客观上造成了儒道之间的对立,南宋朱子就对这个事很不满,批评北宋道教的这种说法。
这从本质上讲涉及到先天后天的问题,其实原来汉唐没有那么多先天后天的说法,宋代以来才特别讲究这个问题。但恰恰是他们那代人经过唐末五代之乱,有些新道派未得全面的传承,以讹传讹,将精微之处传错了。但这一开始也不影响昊天玉皇大天尊和人间道教儒家祭祀之间的种种关系。^_^这点前文已经讲过了。
昊天上帝和玉皇大帝的问题往往是为了挑起儒道争论乃至斗争的一个话题。其实这种疑问只能对那些不明就里的人管用,真正得过传承,知道这个世界,神位咋回事的登山者根本不会被忽悠的。^_^朱子后来也就不提此事了。
其次,先天神明和达到先天的登山者之间有轻微的差别。但对于粪土小兆来说就像遥远星空同样闪耀的两个星星一样难以触及,难以了解,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做多的说明。比如说,萨祖诰中,有“道参太极。位列先天”之说。非常明确的指出了这一点,登山修道人到了一定程度,是可以位列先天的。玉皇这个先天道阶也是如此。早期道教经典中,有“高上玉皇”、 “高上元始玉皇”、 “高皇玉帝”、 “九玄玉帝”、 “紫虚玉帝”、 “高圣玉帝君”、 “至道玉帝”、 “皇上玉帝君”、 “太真玉帝”、 “明皇玉帝”、 “九阳元皇玉帝”、 “玉皇帝君”等等。明显不是一位,这种应号是解释不清的。玉表其德,而代表一种性质才是这些名号的共性。
最早将“玉皇”与“玉帝”列入道教神系的是南朝陶宗师的《真灵位业图》。《真灵位业图》按茅山宗的观点排列神仙系统,把道教的神仙分为七级,每级有一位中位之神,然后是分别列左位、右位的辅佐之神。在陶弘景排的座次中, “玉皇道君”排在玉清三元宫右位第十一; “高上玉帝”排在玉清右位第十九,他们都是道教主神元始天尊的下属,地位不是最高 。
但在唐初之时,就有了开始使后人有混淆的开端的经典。李淳风先生的《太玄金箓金琐流珠引序》有: “前圣太上道君称万道之王,号曰虚皇;后圣太上老君称万道之君,号曰玉皇。这其实还是在表德。而不是特指。
其实,虚皇和玉皇乃至玉帝严格来说不是同义词,都有精微的道法所修之上的差别,但后世没落,学而不精者,多也,久也。就造成了混淆。试想一个上幼儿园大班小朋友能分清楚量子力学,量子物理和凝聚态物理教授之间的区别吗?一个古人能分辨现在公司里啥CEO,COO,CFO的区别吗?所以前者没准被统称物理学家或者教授。后者被称为公司管理层。^_^。大概其就是类似这样的。但以后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就会明白其中的区别吧。进了公司,到了中层管理,这些O就会弄清楚了吧。O(∩_∩)O哈哈~。
道教的名号神系混乱就这种遥远距离和时代断层造成的。唐代很多道经早就不再深究此事。而给大家造成误会的皇经其实出现的更晚。里面要是没有家法师说就讲解,基本就是坑。以后大家熟悉了,可以好好看看皇经到底啥底子的,这五品,其实是早期道经的一种集合,嘿嘿,第二神咒品基本灵宝系列的套路哈。后面功德护持效验是啥套路达者自明。所以我们根本不以此经为本,但极为尊重它作为道教在衰败之时传继修行的功能。^_^。原来我说全真是灵宝的下演,其实证据比比皆是。很多人自称道士,既不登山,也不信道,就是比划比划穿个袍子而已,那根本不可能知道教法区别,所以没有那个视野而已。
第三点,宋代以后,玉皇慢慢在我们这个世界成为这位大天尊的专用名词,这没啥不对的,就好像我们说黄帝就是那位幼而敦敏,最后鼎湖飞升,号为有熊,名为轩辕,姓为公孙的人文始祖一样。^_^。但能应中土之德的帝王不止他一位,就是尊敬他的崇高地位,将黄帝专用名字化。玉皇也同此理。
玉皇大天尊在三清天学习,其实三位祖师的学问都学了,三位都是他的老师。但证了玉皇之德位是清微天的一种特色,而在人间所传是灵宝法的原因是灵宝最适合这个世界的生灵。所以很多经典说的是上清灵宝天尊为玉皇师,这没有半点问题的。^_^。
至于什么法身报身之类的佛教说法只能把人的脑子搞的更混乱,完全没有必要,就是因为传承不全,没有基础知识,不知名号,德位,三天,三皇之精微,才会乱用左道说法,败坏自古传承,制造儒道矛盾,是不是故意的啊。自古以来,就有先辈注意到有这样的暗流,总有一波所谓道士貌似就是穿着道袍的乱七八糟,就和打入道士内部的特务一样,就是裹乱,给道教裹乱,给儒道制造矛盾,给华夏复兴添堵。明明是道士,吃着祖师爷的饭,总看不起神仙,一堆信众跟着,然后公开说仙人不如菩萨,天尊不如佛祖,圣人夫子更是啥都不是。。。这样的人到现在还有,可谓歪理邪说,居心不良,多行不义。
儒道互为表里,就能复先秦两汉之精神。但有些人是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一直破坏吧。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以方便大家理解,再把后面要讲的事开个头,做个铺垫。
玉皇原本是一个可以登山乃至达到的先天道德状态。所以金光咒讲广修万劫乃成。这恰恰是和大家讲我们登山先辈是如何修行的,笃志不疑,先天可德。是鼓励大家修道登山的,而不是啥无聊的法身报身,圆满自性,自大无极限的说法。
昊天上帝之位是我们世界的诸天中的最要紧的,也就是诸天之天。玉皇大天尊以其精修万劫证道的先天玉皇之德之功承载了这个职能。所以我讲昊天上帝是神职,玉皇上帝是位专门的人格神。那么很多经典里对玉皇大天尊的赞颂并不夸张。大天尊确实是体道而成,在一定程度可以在我们这个世界代表道。因为能在三清天走到那个地步的存在在我们这个世界足以称道,所以我们并不反对这些说法,反而一样尊崇称颂。但世界有无穷广漠之数。三界内外,惟道独尊。指的恰恰是三清天的特殊地位。这是不同的视野下的。
玉皇大天尊入职昊天上帝之位是个漫长的过程。一个没有人格的神位的继承,不是一两个朝代能完成的。而宋代天时地利人和恰好完成。完成了所谓的“封神”。所以玉皇法,比如金光咒,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有了这些基础知识,我们就能讲讲金光是咋回事了。O(∩_∩)O哈哈~
我还写了一篇关于名号表字的,慢慢修改好,年前给大家贴出来。估计会帮助理解哈。不过据说有一万字,会分成上下两篇。^_^
PS:最近确实很忙,大衍的工作量比估计还多,刷瓶子晾干,用酒精消毒的工作我们没考虑到,而我每天功课运动又不能少,论坛又正值改版各种活动积极开展时期,所以码字的时间被压缩了,还请大家多宽容些,容我们慢慢地把各个工作模式理顺了,来年我们就能有更多的时间梳理各种有意思的知识。各种语音课程也会对公众开放。
再过一周左右,我们就开始开放新人注册机制。先有二十位的名额方便新人组适应他们制定的工作模式。届时会在这里直接通知,会麻烦大家再次认真填写一些信息,已经写过的,只要粘贴过来,或者按照要求及修改即可。这是最基本的准入门槛,谢谢大家谅解和支持。^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