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山雨启蛰,荒原春色

目录



山雨启蛰

荒原春色




//






惊蛰之后,我基本进入静修状态,就是不再多理外界信息,只是专注调理自身种种。静修不同于闭关,这是截然不同的东西,大家误会居多,这些词不能乱用的哈。否则以后会出问题的。而静修最大的比重就是上山和整理自身,写文章自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我没事还是会把发生的事情,经历,等等都记录下来,有游记伴着劝学,还有些从我的角度看到的东西,大家也不用特别当真,看看就好。从庐外生春展开以后,这个微信号可能记录更多的就是我自己的东西啦。孟荀劝学还有成长之路的专栏等日后那边人多了也搬过去得了,大家说咋样?O(∩_∩)O



这边春早来,所以从帝都回来,就开始各种准备。一年之计在于春,万事都先放放,先把春过好,过的有效率,别浪费精贵的春光才是要紧。常人一生能有几度春秋,浪费一个少一个。对我们登山者来说,更是不容浪费和懈怠。春天不光要生长,还要整理调整,这样才可以轻装前进。


于是乎,我回来后的第二天就开始早起模式,五点半起,六点多出门,去了常去的山中,结果进山的时候还是星光满天,我心知有点早了,这个时候不是人活动的时间,而是山中物类的时间。人贸然过去打搅是不好的。但来都来了,还是要进山,所以就在下面磨蹭了一会,然后摸黑开始上山,走到一半,我就越走越慢,最后干脆停步,和学生们说歇会再走,前面路上伴着星光残月,有些白茫茫的晨雾出现。雾里没啥东西,但这算是和山岳吞烟相反的吐纳现象,关键是天上的云恰好卡在这个位置不散,我们留在无云的一面,二十米开外就是云层覆盖的范围。贸然进去只怕是有寒湿的问题,尤其有个学生本身有这个问题,所以更要加倍小心。



说到这个,我又要吐槽他们了。这次一走两周左右,回来看他们俩都状态一般,我一走,饮食作息无当,喝水没人管着,喝得更少,果蔬也少了很多,大多是想不起来吃,其实就是不用心,还是被动的状态。在他们心里,只有进山,练功才是有用的修行,写文章,打扫,衣食住行,这类都没有那么重要。


其实恰恰相反,练养结合才是他们这个阶段要紧的事情,他们俩都是三十出头,有过宗教江湖经历的。这个岁数,这种底子,固然要很辛苦的倒脏水,驱除杂志和杂质,但更多依然是要在养上面,养就是这些零七八碎的细微生活,这是民,是根,而练功是君,是主。势利眼都是盯着大的看,而忽略老百姓的。我这些学生都是现代势利眼社会浸泡出来的,一说练功都可上心,但日常生活就从心底里忽略,看似无利可图,就不在意的势利眼们,孟子“何必曰利”真的应该好好体会下。其实还是没有立志而无义的缘故居多。所以他们很多事情一时半会难以调整过来的。我走的这段时间,他们都记得要运动练功,保持进山或者锻炼的状态,但别的平时我管着,他们自己不用操心的部分基本就不用脑子了,吃喝都不用心,体内各种不平衡有些变严重的倾向了。一个告诉我,我走的这段时间,他嘴里有一段时间跟吞炭一样热,他赶紧换了一个1.2升的大水壶,天天灌水。一个习惯性说都还可以之类的,但他明显也是内热神乏,晚上睡得太晚,精神头不足,但寒湿也存在腠理之中,所以寒热交并,不断消耗长出来的干货,进步就相对变慢了。而且这俩孩子都出现了一些肝胆湿热的征兆,就是内热不调的问题为多。



我们经常进山,这边又风大,他们杯水已经打开,也倒过脏水,因此比较怕风,所以穿衣防风比较厉害,但透气性能不好,有点捂着了,我自己这个阶段也是要特别注意这点,所以他们有学有样,都是捂着居多的,估计论坛上也有同学这样。但自己的时候饮食跟不上的话,这种老捂着就会有些轻微的肝胆湿热不利的症状。尤其有一个肝阴不足,所以眼睛酸涩不已,他们总忘了我们所行加重的部分是啥了。要特别在意的。帝都那两学生也有点,哪里总有些轻微的胀痛,其实也是肝气不舒的问题。他们都记得防风,所以难免有些捂着,但捂得厉害就是肝胆湿热,肝气趁热逆行而不舒就会如此。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也都讲过,但他们总想不起来正确的饮食,而饮食其实要和衣物,和自身的阶段配合的,里面的精微只有走过的人才一眼可知,也知道咋处理。所以我们根本不用担心别人偷学什么,大道理不是没用,但真正的不苟之细节没人带着绝然不成。否则简单的一步,不是吹出风病,就是捂出毛病留下隐患。所以我们其实早早就把一整套的东西都给大家,但他们势利眼的问题很多同学都有,就是喜欢自己觉得重要有利,想听的部分,别的选择性忽略,或者根本意识不到全部要求的重要性,不是缺这块就是缺那块,这第一步就走的摇摇摆摆,以后还不得震荡出天际。这种其实有点傻的哈,从某种角度来讲,还不如不听不学的好。



我们不断强调这些方方面面,不断劝退,不断强调复制的概念,都是希望大家走起来少些坑,其实所有不听劝的同学都或多或少感受到了进步和大坑并存的问题。我们也是实在不希望大家有啥问题。所以惊蛰之前我直接劝退了两个学生,一个最大一个最小,都是惰性比较重,他们这么下去,学再多也不过就是愚者佩之,就如挂着一身金子在大街上溜达,早晚被贼惦记着。


有位朋友最近就真切感受到了,被惦记着,或者被动手占便宜是啥情况了。虽然他的情况不同于学生,但道理一样,我给他单独做的护他三十六岁本命年的东西,过完本命年一摘掉,就被惦记上了,用了人情老套的办法赚了过去,见面就吃了点亏。这个例子我不得不和我学生们讲,也不得不再次提劝退,这其实是为了保护他们。他们都表示不会如此,但其实行动跟不上,就是消化不了,而怠惰粘滞,不和同学交流,其实还是杯水中的阴浊太过的问题,可能河道太深,或者得来不费工夫,所以不怎么珍惜才会不肯下力气改正。道理说明白了,那就再等等,以后学生也和论语组一样吐故纳新才是正理。也别提什么劝退,就说他们毕业就好了。O(∩_∩)O。其实没法教就是毕业了,不然能教一辈子都教不完,也说不定呢。哈哈



言归正传,发现他们这个问题以来,我就开始叫他们熬各种汤来调整,基本上天天都煲汤喝,有位学生回家考试,就喝了一次,而留在这边的这位,天天熬,天天喝,加上有我看着,好了很多,内热减轻了不少。只是他们等于跟着我喝,我这个阶段用的东西都更精,按照登山一开始的方式,不应该上来就用这种,很多东西用了也就适应了,以后遇到高级问题再用就没那么管用了,所以我们一开始都要求用比较简易,简单,轻量级的,日常可见的东西来调整。原本帝都那些学生都是这么处理的,但这边的他们现在跟着我住,难免要迁就我,在身边的好处就是走的颇快。那天这位同学在车上闲聊,就说了身上的变化和反映,我虽然平时也知道他有这些变化了,但听他亲口描述细节更加能印证,一听之下,也为之喜。这是正经开始登山了,虽然没有站到台阶上,但基本上把腿抬起来开始下落了。这也就大半年,能有此进展就是跟在身边的好处。但也有劣势,就是提前用了很多日后才该用的饮食上的东西,那么以后就得找更好的了。没办法,我们实在没法分餐到这种程度,以后有了自己的书院,不同阶段的人吃各自调整的东西才对。现在只有先凑合了。



学生要回老家考教师资格证,那之后,我们会开始一些真正的线下教学活动。首先当然对考过的同学,有时间,有意愿继续走下去的同学组织培训。哈哈,资格仅仅是一个证书,但真正的师资,最起码他们要做到一些基本的能力,不然别提教人了,自己还天天赖床,有何面目言教呢?给小朋友尤其要以身作则,留下真正行动的力量印记在他们的杯水里才是我们的目标。糊弄人玩,行浊言清,名实不符的事我们不做,这个社会愿意咋变咋变,这些基本原则我们不会妥协的。所以到时候看情况安排,不过在我看来,最要紧的就是学会生活,学会礼,学会基本的知识和明确方向吧。O(∩_∩)O


那天送学生去机场回家,我其实是坐在副驾的,在往机场开的时候,我身上有些感觉颇为特别,随着远离市区,而进入荒草甸的范围,明确的反应和方向都是指向冬天山火的那边荒山,我当即决定送完他就往那边看看。看了下导航需要上高速,预计二十元,我摸了摸兜,一共二十二元,O(∩_∩)O,那估计没问题,就一脚油上了高速,高速上几乎没有车,随着车行进,刚下过雨,湿润的荒草甸上,有些气息越来越清晰,是平时很少感受到的。我就把车窗都打开,开始贴着边慢慢开,果不其然,似曾相识,但又不一样的味道,我以前应该没有大面积接触过的这类,但类似的却有,不过一时半会想不起来是啥。且不管是啥呢,反正先体验就好。



惊蛰雨后的荒原,阳光透过山云的间隙洒下,远方的湖光透着一种静谧,高速上就我一人独自畅游其间,慢悠悠的享受这个上午,颇有几分惬意和慵懒。不去用脑子努力回忆这个是啥的时候,序列反倒是完整的展现,我反而一下子想起来这是啥了,为啥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也明白为啥把我吸引过来。


这是种枯木逢春,春风吹又生的力量。是一种微弱但内蕴极精,极有韧性,又有点物极必反的力量。对的,这就是毁灭后重生的生机,恰恰就是我上次在密林中得到的东西,但因为这次是着火,是初春,所以和密林腐败后的重生不太一样,一下子没想起来是啥,但说到底都是一类的东西的不同分支。就是因为有了那次经历之后,隔着这么老远,我依然感受到了这种力量的大面积漫布,相似又不同,然后被吸引过来。那次冬天山火颇为持久和漫长,我们在住处白天都可以看到浓烟,晚上都可以看到不断变化的火线,持续了两天多,所以这种寂灭后重生的力量此时也是颇为宏大,我恰逢其时,被吸引过来,过来看看也算是同气相求。



心中恍然之后,我有了一种放松享受的感觉。平时其实时时刻刻都在念着登山,劝学,基本不闲着,也算是专注,这次原本也是为了修身而来,但明了那种萌动之后,就不再琢磨了,而是和它们安然相伴,有点像在游船,也就多了些兜风散心的意思了。慢悠悠地在荒山之间开车,凉风吹过脖颈还是有点刺激,但我兴致颇高,全没在意,这是一种类似乐的感觉,高速上一骑绝尘,自由自在的独自兜风,耳畔的风声凉爽刺激,但其中的是妥妥的春意,带给两边荒山野草无尽的生机,灰烬下埋藏的生命种子的萌动连成一片,大规模震动带给了荒原草甸不一样的色彩。枯黄和嫩黄清白混杂在灰色中反倒成了一种特殊的白色,既不是纯白,也不是乳白,有点像蒜白和根茎之间的交接色。实在不好形容,不过这种组成还是第一次见到,要不是一切都是恰好赶上,只怕是很难见到的。


惊蛰原来叫启蛰还真的是贴切之极。开启新生的力量在破败毁灭之后尤其强大和精微。大概旧的灰烬都成了温度和营养吧。在毁灭中孕育出的纯粹生机,这大概很久很久以后会很有用吧。尽量开放杯水将这种特殊的生机律动印在其中其实是需要放松和欢悦的精神状态的。这种荒草中生机的颜色和天光山色云海湖景搭配在一起,可谓悦耳怡神。大自然的无穷胜景总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可能,这是最美好的馈赠。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来,原来就学过雷霆生机,主掌生杀之权,虽然当时也都理解,也能依法用之,但对雷霆中的生意的体会没有那么浓厚,我每次观雷对于其中生机总有些隔着一层窗户纸的感觉。而这次惊蛰,虽然山雨布化,不曾打雷,但其实一个月前的山火熊熊,也有点像火雷之威,灰烬中的萌动的力量还真的和雷霆生机的很类似,应该比腐败中的生机更像雷霆。不过烧火,雷霆,乃至腐败分解,其实都有类似的特征,而这种就直接指向生机所在。剩下的部分就涉及更多的内容了,需要很久很久的努力才能做到吧。


好像着火那几天正值春节前后,我记得有一天半夜确实有春雷在山那边,半夜还把我唤醒来着。也许就是春雷点燃那片山头也说不定呢,哈哈,隐藏到惊蛰再往来复生,也是刚刚好,不过这就是臆测了。不过这领悟我就直接拿来洗那辟邪的桃斧了,加了一点点刚领悟的东西,应该效力更大,更符合斧子的意义,所以起名叫做桃符之启蛰辟邪吧,这两天在琢磨给桃之夭夭的桃牌背后的祥云加料。以后我那朋友就不会被那些惦记了。惦记也找不到,更多是想不起来了。哈哈哈,弄好一起给大家上线。



短暂的乐章持续了没有太久,车速毕竟还维持在六七十之间,要下高速了,而且那段荒草垫子也开过去了。收费站交钱时,忽然发现收费要三十,不是导航上说的二十,问了电子支付不可以后,只好下车等着后面车来,好在没等多一会,就来了一辆,换了五十元钱,缴费,继续行程。既然都走到这里,也就不走回头路了,绕个大圈子回去就是了,其实这个圈子后边大都是在山脚下的。这个山脉就如我原来写的那样颇为广阔,就是沿着最常见的山脚下的一侧,开车一圈也要一个多小时,我原本就想这个春天探索下这座大山的不同路径的,所以先在下面过一遍,靠着人肉罗盘定位好的位置就成了这次后半程的主要任务。



这边有限速,那就更好了,我又开始溜边,以更慢的速度,来保证扫描的精确度,O(∩_∩)O。好在雨后涤尘,被山风一吹,山脚下村落的人气没有那样像往常一样蒸腾密布,所以很容易的就感受到了好些东西,一路开,一路用导航看着地名,默默记下来,走了一半我就发现一件又好气又好笑的事情,我看上的地方,有八成都是有寺院的,这边道教也叫寺,但大多数应该都是佛教的。这边文化保护的比较好,又是大多信佛,所以千年古刹不在少数,大庙小庙遍布极广。O(∩_∩)O。天下名山僧占尽,到哪里都要建个地方,也算是极攻心计了,千百年后,都成了他们的地方。自家人反倒因为都是自家,不那么在意。我们更加遵循生而不有,长而不宰,不敢为主,不敢多取,客居以敬,云游四方,周流不息的套路,还真不一样。为了能在这片土地上立足,他们的前辈们真的用心极多。也罢,去就去吧,没所谓的,我又不是我那学生,是不会受到香火的影响的,这山水之间的好东西,他们也难以如何,顶多就是沾染一些容易被改造的人类的信息罢了。对我根本没有啥影响了。就是两气不一样,难免有些现象。不过修身以纯,自然无碍。而庙地主要是实际祭祀的合适之所,就算不是和尚庙,也都是应该祭祀山神土地,交接山中修行的地方。所以他们其实就是包装了下,继续祭祀交接而已,就和满清入关除了换了发型衣服,但换个名头,但其中的本质依然难以改变差不多。所以才会放任,任其自生自灭,但就是借此之实,传播与此实不同的思想,掩盖真实而不自知,离开真实必然反动颇大,所以各种因素相杂,日后自有说法,但这就不归我们管了。



最后一圈走下来,已经耗时快三个小时了,我圈定了几个好地方,惊蛰过后要慢慢去看看哈。首先圈定的几个地方除了我们常去的,八成都是有庙的地方,道教就一个,但估计没有道士。大多都是佛教庙,有庙就是有人去,有路啦,也好,免得进山走野路啦。就说去庙,一般当地老百姓都会很热情的指路。O(∩_∩)O。我在考虑要不要特工一把。O(∩_∩)O


不足十度下开车兜风还是叫我有点着风了,回来稍作休息,我就开始配药准备泡汤,与其吃药之类的,或者浪费真气,不如用这个办法最好。我以前登山回来,都是这么办的,杯水卫气分布在不同阶段是截然不同的分布,并没有那么均匀的,所以难免会受到一些风寒在最表面,常人觉不出来不等于没有,我们就是比较敏感,所以每次有了就赶紧驱除,不要积留在身体中。其中泡澡就是必备的一个环节。登山其实就是一件和登山很类似的事情,山中虽好,但坏处也一样多,怎么才能驱害保性是必修之功课,上文说的学生们其实就学了一半得利的部分,而忽略了更重要的除害避凶的部分。慢慢得不能那么势利眼,而要守本了,本就是生活,就是衣食住行,而不是那一天占不了五分之一的看似练功的部分。他们要着重如此,论坛上的大家也要开始重视这些了,不然会和他们一样,走一步就开始重心不稳,摇摇晃晃,就算一步落在台阶上,我也总担心他们摔跤。与其那个时候吃了亏再调整,不如先养成好习惯,其实就是在日常生活种学礼守礼,那么到时候进步会比较快的。



今年的主题是生活,孟荀第一次季后赛后,我们就会在图书馆进行第一次的博山生活培训,能好好活着,健康的活着才是一切的根本。我们努力给大家一个好的现实环境,给大家改错,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的机会,最主要的就是能学到平时势力眼里看不起的基础才是我们的本意,大家努力哈,到时候学分就是敲门砖哈。O(∩_∩)O。有没有开始期待周日的课啦?





华夏文明,先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