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心不非之,秋士何悲?

目录

自留地上发了一个关于宗教的思考,有朋友反馈,我也回了:



这是确实是我这几天在反思的东西。我的文章替现代道教粉饰了太多东西。很多人以为现实中的道士就是这样思考的,但其实不是,我一再言明自己是小众中的小众。但貌似不管用,所以每每看到有朋友掉进坑里,或者失望而归,都是无奈,积久必有所思。在自留地里要开道教板块的,我整理准备的过程中,其实有点发愁,这个度非常难把握。所以这几天虽然准备了些东西,但一直没有使之成文。



不过我旁晚散步的时候想明白了,我也是多想了。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也。愁者心上秋也。其非也。淮南子曰:“憂悲多恚,病乃成積”。秋士悲者,以其阴气作而感物化,我这其实也算其中一种。其实这些事根本不是我该去操心的,^_^。思之有过,则不正,不正则非,故则有悲。


与其胡思乱想,不如秋天伴着阴气长漫,好好睡睡觉,补补大夏以来的亢奋难免的精神。^_^


学之为己,我写东西,说到底还是整理有些东西,为了清整登山行囊,以求远行。用之为人,能为人则为之,世人禀气愚顽,真仙也难渡之,何况我这两把刷子,咸吃萝卜,淡操心哈。修身为本则为正道,舍此皆是左道。为了别人如何而重文轻质也是易于流散。道家批评儒家有些做法,恰恰是在这个上面。或者说两家对于修身全性的尺度还是有所不同。对于大家初学无所谓。慢慢摸索磨砺这个程度就好了。而我这几天的过患就在这里,所以何必考虑太多。随问随答,钟磬之道也。修辞立诚,法贵天真。我还是得趁着好时光,专研自己的学问。修身不能放松的哈。^_^。这才是登山之根本。



今年是闰六月,十九岁七闰为一章,二十七章为一会,三会一统,三统一元。经云:“岁已不成积而至于三失闰。则春皆为夏。而时全不定。十二失闰。则子年皆流而为丑。而岁全不成。故闰者。乃岁之枢纽。治历之关键也。”


难得由此良机观察处暑不在中气的闰月,现实当中的实际观测可是十九年才一次。上次未有如此修行学问,这次万万不能浪费了。^_^。我上次专研之事,正是隋唐平朔定朔和西学东渐以来平气定气之变对一系列问题的影响。


嘿嘿。与其操心没用的事,不如继续真正该做的事情。三才变化以致于我们道门很多东西都已经不好用了。旁人不知不问也没兴趣,但我们确实一直一边观察一边梳理之中。这才是本。



自留地经过一开始的热乎劲,已经平静下来,细水长流才是真,真正喜欢的人,有志气登山的人自然会自行建设,《汉鬼考》读书会的第一章分组也已经分好,论语组的凉风会讲也会如期举行,一切都会自择自序,我其实根本不用操心这些事啦,至于道教如何,读者如何,掉进坑里的所谓良才如何?我但尽本分即可,真正的明白人不会掉进去,掉进去的也就是心思不正而已,那该走的弯路就去走吧。该做的都已经尽力了,剩下的再弩着来就是造作。心不离其本,身不离其根,则不非,自然外化内不化,阴气大作也罢,风雨欲起也罢,往来自行,也就不悲不愁,那就不病了。


如此,与诸位暂别,申月再来。君子务本而道生,也劝大家读书进学,修身以德,莫要舍本逐末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