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得患失与百炼成钢
当人面临选择的时候,往往是患得患失。而恰恰是这种患得患失使得人不够专注,总差一点,俗称想太多,而造成了功亏一篑。为了描述这种问题,古人们往往用尽人事,听天命来回答。诚者天之道,诚者不分心于得失。所以天命所予呗,其实很多小朋友要是有过竞技体育的心理培训,往往会知道,真正在赛场上,没有那些得失产生出来的情绪。只有达到目标这一件事。
这篇写给准备考试的,比如高考,或者考硕士的朋友。
有朋友问我修行上没有结果会咋样?
假如一生于道无所成就,如何看待最后化气归自然呢,即使努力攀登,知善行善,亲朋善友,于世俗一生无憾,可在修行上却无有结果呢?
患得患失,考虑自己最终结果是在所难免的,谁一开始也不能免俗。我师父给我讲,早期修成的先辈,往往不是修道的,或者不是以修道成仙为目的的。就是极为专注做某些事,研究某些东西,最后以为自己死了,结果反倒成了。结果自己还以为是在做梦,我貌似写过最后一位成就的庶吉士的事情,这不是一个故事,而是真实的。当然痴人不知谁是谁而已。
所以借假修真本身就是后期的一种不够专注才会出现的说法。以各种方式诱人如何,不如这人天生就喜欢。所以我从来不劝人修道,也不给人画饼,反倒是泼凉水,因为这不是诱惑能解决的问题。若是有志,根本也不会在意成不成啊?这种喜欢做不了假,分不了心,事事时时都在参详琢磨践行此事,有无穷的动力,或许才会真的不求而得,不求不等于不做不行。最终的结果必然是过程的积累产生的,过程是专诚一致的行动。行动是寻道的必然,而不是发梦发愿幻想脑洞,所以修道入门就以行动衡量而已。结果虽然有一定随机因素在,但终究看重的是平时的行动上积累,那么底色不同的话,差也差不到那里去。
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兴趣纯粹到一定程度,自然会进入新的领域。
而为了什么结果做什么事情,往往会考虑结果如何,其实这也没啥,但人没有真正的训练,所以患得患失这个结果具体怎么样会产生大量的情绪。这种东西都是阻挠,都是破坏专注的无聊东西。过程被干扰到一定程度,必然没有结果可言。对于这种干扰,舍了去,不如从一开始不在乎,就不会有。所以才有齐生死之谈。庄子之时,修道的心法已非上古最纯粹的时代了,所以每个大时代都有适合的时代要求的道法解析出现,但不出其根本之事也。
过程和结果如果需要取舍,请注重过程。因为注重结果是就会重心放在结果上,过程没有尽力,做得不够好,自然果子结不出来,或者长的不好。这样是重其华不重其实。过程才是果实之实,此为守根之道,守根就是守一,自古无二道,天下只有这一条路,但可以在不同时代不同文明下演绎成不同的诠释方式。守根是往下使劲往上长,而拔萝卜是注重其结果浮华而忽略了其根其本。虚而不实。一种是不离之道,一也。一种是离,二也。一者,阳,二者,阴也。所以我们对于那些整天给别人讲修成如何如何的流派思想都不大同意,对我们来说,这种方式本身就不能达到纯纯。所以对于和尚之类,或者受到和尚影响那些极快好省的修道思路,我们都会比较小心的分辨。这点和人事无关的。
上面这些都是铺垫,我真正想说的是备考。
在考试前两个月左右,大部分同学都会出现一种焦虑,自己分不够,差太远,考不上怎么办的焦虑,这种焦虑几乎人人都会出现,不管是你分数高还是低。
但这个时候,我会和你们讲。高考最大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次淬炼,而不是最终上了什么学校,那些东西是过程的结果,是附带的。但真正对少年人最有意义的是这种高强度下,被逼出来的专注力。就像顺产婴儿经过母体挤压一样,会更加结实。抗压能力更强。人这一生,需要有些挤压,有些捶打,有些逆境,有些奋进,有些心无旁骛的努力才好的。这样的人生是精彩的,是完整的。虽然会很累,很辛苦,但终究是值得的。
那么备考的朋友,请忘记你最终考得不上,考不好会怎么样,那种担忧和颓废,那种患得患失情绪就像一个铅球坠着你,是一团无聊颓废神经兮兮的东西,有这种东西裹着只怕能发挥出来的水平会打些折扣。尤其是有意修道的朋友,有意活的长久的朋友,不要浪费这次锻炼专注力,锤炼自身身心品质,精神韧性的机会。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一般人没有几次这样的机会。不要放弃,结果和这个淬炼的过程相比根本不是什么大事,用我的话讲,那些是副产物。是“一”生出来的“二”,而一是你的专注的努力备考这个过程。明白这个道理,按照这个道理去做事,就是正一之道啦。^_^。
没有谁天生就如何,都是在不断锤炼中成长,百炼方能成钢,才能成器,才能不器。很多小朋友太小就读道家,其实非常不合适,你们没到那个阶段,那种退而不争真的不适合少年人。没有那种少年人该有的冲劲,太过平淡其实不利于修道,也不利于人生完整。那种看破世情的淡然应该是成长之后的事情,而不是啥还没有经历,就要以某种心态模拟出来的。这种人往往大了之后,反倒陷入各种名利之中的。因为真实的需求和心理构造出现了错位,明明是逃避竞争的模拟出来的心态终究没法掩盖自身的问题,所以总会在人生某个阶段来弥补的。^_^。
这种无为不争不是初入门应该有的,那些是没有师说教诲之后出现的顺序错乱,而不是正常应该发生的。除非你决意,而且有能力游于方外了。但这个非常不现实,也需要非常高的条件。绝对不适合大部分的同学的。
而锤炼也不要把自己锤坏了哈,^_^,所以这个度的把握其实是从理上来,从自身变化上来,那么若是自小学礼,这个度是自我能掌握的,但仍多是老师掌握的。不过现在就以高考论之,也不符合这个情况,以冲刺阶段论之,不需要讲太多这个方面的内容啦。还是按照既定计划复习就好了,因为强度虽大,但多是脑力上的,只要吃好睡好,心无杂事,没啥问题的哈。
那么摒弃或者克服了这个阶段的不自信,迷茫,混乱,患得患失,不再考虑那个二,那么考生的身心就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了。这个阶段,饮食要够营养,睡眠要有一个底线的保证,饭后要最起码走半个小时,运动量不用太大,但不能完全没有。剩下的就是心理安定,按照既定的计划,有条不紊的查漏补缺,增益己所不能。这些就不用我来讲了。^_^。估计家长老师都会比较支持吧。不过其余的事情都该放弃了,不要再给自己分心的机会。
对于修道修行华夏学问的学习都不该是这个时候该想的事情,各种公众号,包括我的这个,都是干扰,都应该屏蔽掉,或者留着考完慢慢看,而不是在这个期间给自己分散注意力啦。^_^。
成败都是等闲事看上去洒脱,但不是叫自己不努力,而是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的成败而造成情绪上造作。那么从现在开始专注于每一次做题,每一次梳理知识点,而不是空耗脑力想那些考完才知道的事情,用情绪把自己弄得精疲力尽啦。^_^。
以上希望对于高考的朋友,各种备考的朋友有点帮助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