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游戏专注有用吗?
有知友私信问我:
答曰:有用
但,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_^,也就是说只是最浅的一种训练。需要深化进去。专注的训练是循序渐进而有套路的。而专注&执着&立志的关系大家一定要理清楚。参见博山炉的专栏:《专注&执着&立志》。
所以立志是核心问题,既是不迷路的明灯,也是长期统筹的原因,更是修枝减叶的剪刀。没有这个,志气不一,根本走不下去的,不管做什么,人这辈子都会遇到很多选择,面临选择的时候,先要明确自己要什么,也就是立志,然后以此对应不同情况进行取舍。所以专注和立志说的是一件事。就好似一把刀和刀锋一样。没有刀锋的刀,就是一个铁片。有了立志,这把修枝减叶的刀才会真的起作用。
原来古代有一种修炼的办法,铸剑开锋其实就是明志。这个和立志不完全相同,而是见志的一种阶段。我们不这么用,但大体意思相同。
首先,不得不承认,很多同学即便是打游戏也不见得专心,吃点小零食,打一会就看看视频,小说之类的。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还要分心,这其实注意力分散的厉害。打坐必然是思绪纷纷,念经也能脑子里跑到别的地方去,所以这样的同学不要着急进入宗教修习。而是最好在日常生活改正这些缺点,这样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其次,打游戏是一种被动刺激。学习深入是主动做事,打游戏只能算是被动刺激。这两种是有区别的,现代心理学是不是有说明,我不晓得,没学过心理学。但在我们实践中会发现人更愿意,或者在阴郁疲乏精神紧张劳累,一言以蔽之,负面情绪时候多喜欢被动的刺激。这种专注是一种逃避,所以其气不阳也不纯。说白了,狂打游戏,看小说,刷美剧等等都可以锻炼专注,但这种专注产生的东西不如主动做一些事情来的纯粹。我们在休息的时候也是看电视剧之类的,但越来会越少。所以偶尔用用调剂一下没啥不可以。
我最后打的游戏是英雄无敌3...联网游戏没咋玩过,矮人猎人好像才30级就不玩了,我在那个游戏里面最爱玩的事,就是带大熊骑着老鹰飞来飞去,到处溜达,直到没钱了,或者被怪送回老家。^_^。但对我的吸引力真的不大,远不如真实的登山滑雪游泳感觉真实。^_^。
其次,打游戏刺激情绪。这点是我禁止我学生深入游戏的最重要原因。我们修行最怕的就是情绪太重,而打游戏是不断的被动的刺激情绪,那么你的专注力分配大都是眼手脑和情绪上。情绪有可能越来越激烈的不在少数。打着打着就破口大骂的请举爪。。。而有些游戏的血腥刺激色情的部分不断在鼓动人的情绪情欲暴力等负面的东西,所以不是修道的上选。所以不提倡以这种被动刺激情绪的游戏以求专注。而当你进入一定的 “竞技状态”,其实情绪或者说有些情绪慢慢会变弱,或者感觉不到。但那种暴力的快感有的时候会越印越深。这点等到你到了打坐修行的阶段,就会一闭眼都是这类东西。即便用和尚哪种方式,存的太多一样不管用,还会造成更严重的身心分离,自我洗脑。硬压下去,不如没有。
其次,打游戏刺激虚拟虚假的感官回路,我不知道现代科学怎么讲,但真实观察到的结果就是人对自然真实的反应感官衰退,而被电子模拟的虚拟信息反而敏感。虚而不实,粗而不精,在我们看来是一种退化。但对很多人来讲人机互联是进步,是下个挣钱炒作的热点。。。但电子毒品会由此而生,极大的破坏改变人类在和自然环境长期互动形成的感知系统。本来已经比动物弱很多了,再继续这么搞下去,会不会真的到时候睁眼瞎是很难说的,那么最后会是啥样子我也不晓得。所以我即不反对虚拟化的游戏,但也不支持。更多的是叫学生们多接触自然,而不是全部被代替成电子工具虚拟感官回路。这种修道就是很难了,就像瞎子一旦没有拐棍怎么过马路?
最后,专注的训练要慢慢过度到能够专注于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游戏带来的快感使得你专注,这不算啥本事,而且会有side-effects。但逆流而上,需要的是在不喜欢,uncomfortable zone里专注进去。所以需要大家不断训练的。
考试,备课,举铁,锻炼都是不舒服的环境中。在这种训练下的专注后,你再专注做些喜欢的事情时候,会发现效率成果决然不同。
我有个朋友,他最喜欢的干的事情就是编程,代码什么的,然后又面临考试,每次和他说去复习,他就是溜到自己做习惯的编码上面去,折腾好一阵子。然后备考是需要动手做题的,但他更喜欢是听课,为啥?难易和舒适区的问题,人都是这样的,什么舒服,什么简单,什么习惯,自己就不自觉去做了。所以要不就从小养成非常好的习惯,要不就是明白问题所在,自行调整。逆旅逆就逆在这里啦。^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