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食苗叶去浊火
带学生就像当保姆。。。吃啥穿啥锻炼学习睡觉那啥那啥都要过问,没办法,可以吐糟的地方太多了,我也是很多始料不及。因为总要健康才可以继续,但他们身体都不合格,所以需要调整和加强,而我小看了现代人的各种毛病,关键是各种不听话,所以很多进度都是没法按照计划进行。有机会再仔细吐糟吧,这不是个小事哈。我自己修身也不能落下,现在就是最忙的时候,他们现在又没有条件在我身边,言传身教的效力差很多,只能靠着网络来传递消息。
他们经常上课迟到,无信则不诚,把老师寮在一边,何以谈敬?古人守信如命,敬天时,敬人文,才慢慢契入真学。从细微之处就能看出来很多东西,这要是在古代基本都不用提的。我知道他们都不容易,也不是故意的,也没说啥,整天训他们也没有意义,但这样下去只怕没戏,心理有丝毫不重视,其实就是大坝上的蚁穴。排位总排在自己事情后面,反映的是志气。志气就是目标,就是以此为先导的目标。我自小修道事事以此为要务,根本不敢有丝毫懈怠。现在看来他们这点还远远不够。我在时都这样,若是我不在,只怕早都放羊去了。又不是为我学的,为我修的。惧怕我才如何如何。如果这样,不管传什么都是竹篮打水。由此可见今人修道只怕真的很难。太散漫无礼已经觉不出来了,根本没有那个筋儿。可能都比较适合那种自以为修道的打个坐,吹个牛的散漫才好。^_^
这两天要讲的东西,我也没时间讲了,也就写点总的原则给他们,叫他们自修,发到公众号里,有需要的朋友也可以参考一下。
春天饮食之道关键在于1.去火2.柔肝3.养血。但其实一也。
1.去火
《内经》云:”春食凉,夏食寒,秋食温,冬食热“
古人解释到:”春食凉夏食寒以养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阴,此四时之宜,以合阴阳,而安六腑。然天生果品,亦以应候以益人。“正好是上文讲的食物以应季则有实,能够补益于人。
冬天我们又不冬眠,所以御寒都吃的比较多,吃肉比较多,吃的食物热性比较多。所以一冬天积攒下来的火气往往不小,而若是在北方,还要烧暖气,火炕,不知调理,到了春天非常容易上火。实际上就是冬天积攒下来的,来源于食物以及外界的火气,遇到春天少阳出升,其气在身体中发作的现象就是春天易生病的内因。所以一定要在饮食上注意。那么多吃性味甘凉之物。到了寒食节前后正好吃点不加热的食物,其实也是别有意义的。那么就要减少上火的食物,大鱼大肉,过度辛辣,肥甘厚味都要减量,甚至断掉一阵子,不然上火生病,身体不适。工作学习都会受到影响。
2.柔肝
肝气逢春为主,春天就是调整肝气最佳的时间,那么古人又讲了:”春食苗,夏食心。。。“苗者嫩叶也。所以多吃蔬菜还不行,还要多吃嫩叶,春苗。我这几天上山,一直看到有人再采新出的柳芽准备一过水就拌着吃。各地所生者不同,但其意相仿。大家多吃点。木能柔则生,僵硬则死。所以木贵柔疏,那么没有什么比嫩苗柔弱舒展之力更强的了。所以春时贵在食苗柔肝。而柔肝必以不怒不郁为上,怒则木气长逆则硬,郁结则实,木体硬实,肝老也。所以吃点嫩叶青苗,其实可以调节情绪的,此二事一也。当然不憋闷气,不发脾气本身就会不使肝气人为的走逆。也不会使其硬实。但若是憋闷了,还是散出去比较好,但发脾气并不是最好的方式。肝火上逆的症状不同,主要看其他几脏的情况了,弄不好是木克土,伤胃。弄不好又是反制肺金,医家所谓肝客邪于肺金也。等等不一而足。
那么柔肝有很多思路,和胃柔肝,又称培土,其余润肺柔肝,壮水柔肝,益肾阴以制肝阳,都要看具体个体的五脏平衡关系,以辩证对之。但基本上,今人以滋阴而柔肝的思路问题不大。十个里面有九个如此。而其中最容易出的问题,或者说春天肝火自旺,需要养血和胃以柔肝。女子各种腺体的问题,往往就在于易怒憋气,小心眼哈,^_^。春天养血和胃柔肝尤其对症。
所以进入到第三点:
3.养血
气血关系其实是人健康的关键之一,而五脏其实是调整气血平衡的存在。比如说肝,血和肝的关系多密切不管中医西医都有明确的表述,不赘言了。而肝气本身其实是造血之动力。而肾水是造血之资质。但深究下去有很多,对于初学没有必要。所以很多时候以气血论之会简单一点。尤其养生和治病不太一样。治病是有辩证的症状了,养生往往是调整平衡,或者治所谓未病。
我们道人修道,阳气旺盛,实际上一旦不纯,很容易受伤,所以必须清楚这些问题。我总讲不懂医没法修道,这是不得已,就算原先没学过,练着练着也必须得会。肝气走逆伤脾胃是最多见的道士病。总有人问谁谁如何如何,其实我们很清楚是怎么回事,自古多有研究的。比如春天,气旺则热,热则耗气血。气血都会受伤,那么必要以滋阴养阴入手。和胃养阴补血就是治肝阳的办法。其实对于大部分工作学习比较紧张的同学都有类似的问题。因为在那种压力下,气的运动比较快,虽然不算旺,但也是热耗气血居多。所以晚上不睡觉,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伐阴耗气血。然后才伤到五脏功能的。那么明白这些了,春天就要以养血滋阴和胃为主。整天大鱼大肉,或者吃过度辛辣之物都不利于养血和胃。尤其今人食辣成癖,而辛辣一过,则正气耗散,结果是啥也不用多说了,所以虽说春天减酸,可以吃点辛发,但国人口味过重,吃辣的已经过多了,所以主要以甘润之物和胃最妥帖。结合上文所讲,春季清热养血,甘润和胃,滋阴温补,柔而平舒是比较适合大众的方式。但这又不是药物,而是食物。养生以食为主,药物为辅,虽说药食同源,但往往是药物效力比较大比较适合治病,食物更适合养生。
最后,说了很多医理,其实大部分是写给学生的,大家无非知道吃点什么最合适,那么给出的小贴士如下:
1.对于今人来说,少辛辣,多甘甜,甘甜不等于甜腻腻。所以不是肥甘厚味,而是果蔬之甘润。春天一定不能大鱼大肉的使劲吃,越吃越耗散脾胃血气,土弱则肝气易邪逆,容易上火,发无明之火。道理上面讲过了。
2.多运动,这样消耗肥油的同时,疏导肝气,其实也有和胃的作用。饭后不能坐着,怎么也要溜达半个小时才可以。这条年轻人不如意,其实很重要。
3.可以吃点枣,山药,芒果,猕猴桃,菠萝,草莓,杨桃之类水果,蔬菜的话各地差异太多,我就不列出来,关键就是嫩和绿,水分多。
4.古人云:凡医者不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治标不治本,不明正理也。反过来看,和脾胃,养血滋阴,也调整肝气,是帮助入睡安眠的好办法。^^
5.对于备考,或者工作压力很大的朋友。不要以为靠着吃大鱼大肉滋补品盯着,就是最好的,恰恰相反。饮食有度,营养不要过盛,往往可以调节压力,疏导情绪的。身体健康,发挥好的几率才大。^^
PS:1.每个人情况不同,本篇大体是针对我学生给出的方向,不过道理讲明白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
2.今年木运不足,各地春寒明显,但大家依然要注意上面的原则,因为即便不足,冬天积攒的也比较多了。所以当我们说吃凉性的,主要是性味偏凉,而不是凉着吃。尤其是平时胃口不好的朋友。而这个气候可以温补,或者从穿衣上面注意更合适。温补的话,可以适当的吃点羊肉汤。一样不能吃烤的,北方涮羊肉倒也合适,不过还是不能多吃,一顿涮锅子足够了,别吃辣,因为下周就开始热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