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桃之夭夭--从女德迷思谈传统文化

目录



总有朋友来问女德班的事,其中以缠足为例,说说这些事的处理态度以及延伸到宗教领域的思考。


恢复传统文化不等于要恢复传统文化中恶心东西。


缠足陋俗令人断骨缩筋,对于身体的伤害非常大。堪称变态爱好。而实际上来源于恋足,恋足也就罢了,原本是有女子天生小足,被文人喜爱,受到追捧,结果被青楼和倒骚文人合力演变成人工改变女子足生长的过程。然后流传甚广。后来被无耻文人为了给自己行为找说法,绑架成圣人之言,妇德贞洁之说,其实都是彻头彻尾的瞎编。这种行为令人极度厌恶不齿。如果复兴传统文化就要恢复这种恶心陋俗,那不恢复也罢,因为于民无益。这些提倡恢复这种玩意的人,往往不懂什么是传统文化,也就是弟子规念经班水平的跟风乡愿贱丈夫之流。阳主阴辅,女以顺为德,并不是要女子无才。更不是从生理上限制女性如何。女子调整性情不能以这种摧残幼女少女身体的方式来进行。这种逼着走不了路,身体羸弱就成了德行?母亲身体羸弱,生出的孩子能有啥好身体?父精母血而生。尤其母亲的身体强壮程度直接影响后代身体条件的。这些恶心东西毁的不是女子,而是毁的后人的母亲。难怪每逢贪婪之世,这种东西就开始流行。


看看诗经上怎么描写的女子之身貌?“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身体少壮,气色丰满才可以宜家宜国的。怎么会是这种阴气积聚的情况呢?再看看盛唐女子都啥体魄。现在这都是什么女德舘啊。这种龌龊鬼事与德何干!?这些缠足的勾当是从南宋妓院开始流行的,把女人当做玩物的地方才会这么做。不管谁这么做都是失德无道之辈。尤其是给小女孩,真想抽他们几个嘴巴。



缠足流行的时代集中在南唐,南宋,元末,明清。这些时代都是这些时代都多是腐朽衰败淫欲横行之世。梁任公有言:“缠足不知所自始也,要而论之,其必起于污君、独夫、民贼、贱丈夫,荀以态一日之欲,而敢于冒犯千世之不题。男人的这种恋足癖,在上层士大夫阶层表现得最为充分。”民贼独夫贱丈夫才叫少女幼女缠足,这点不管我多不赞同梁任公的其他言论,也要双手赞成的。


国家未成年保护法里面不知有没有这样的条例。小孩子也没有成年之前,没法做出相对独立的选择。这些强加于肉体心灵上的陋俗应该是违法的。


前两天有一个学生说,孔子说的,朱子说的都是绝对正确的。我当时听了就和他讲:“先代圣贤的话依然是有时代性的,我们要了解他们说这些话做出这些判断背后的缘由,从中析出核心,然后再拿到今世善加应用,而不是照本宣科,形式主义,僵化强作。孔子有时圣之名。要点就在因时而异,不离其本。”这也就是我们讲的执古御今,崇古而不泥。


学习传统文化,真的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统文化包括范围极广。不代表都是好的。对的。礼貌诚敬的回归不等于要把陋俗都捡回来。


晚晴时代国民心态陋俗的基本都是极度腐朽的东西,现在这些打着传统文化名义的人,往往参照这些做法,那等于是把中国古代文明中最糟糕的一面加以继承。迷信,腐败,贩卖功德,会道门横行都是晚清的社会基本特征。学传统文化恰恰是要学明白为什么宋代以后的传统文化出了大问题。各种陋俗,各种闭关锁国,各种夜郎自大都是从那之后开始的。现在这些人,尤其打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大都是瞄着晚清那些不着调的恶习进行的。弟子规清代才出现,念经班是人间佛教出现后的恶俗,养生会道门,传销老鼠会,青楼女德馆统统都是最丑恶玩意的回流。人性最丑恶东西包装上慈悲善良礼仪功德这些金纸不等于就是能洗白自私的黑心。虚伪空虚的心灵一旦给他们土壤就是疯狂和野蛮。为啥会有这种事?真的应该带着这个疑问好好学习经典,而不是听各路扯皮大湿的胡喷。


某湾社会上就是这种东西的遗留大杂烩的聚居地。比某港还夸张多了。三教合一,五教合一,万教合一的各种会被我们定义成会道门的存在堂而皇之的大行其道。彻头彻尾的拜鬼淫祀横行遍地。看似信仰自由,其实大都是会道门信仰互相制约而形成的一种负面的平衡。一旦经济不好的时候,看吧,这些地方绝对是乌烟瘴气。现在一说传统文化,就去看那边如何,简直是个笑话,就是穿上民主外套的晚清社会的小岛囚徒版。


那边传过来就是传统的?瞎掰了,他们是用三千年传统剩下的最脏的东西打底子的。不加审视,不动脑子,就全盘接受,就成了现在南方某些地区的大面积流行这种无聊女德班的肇因。



而这背后推动的力量,恰恰是不想我们民强国富的人。看看他们都真正教的是啥,就知道都是啥人了。竟是些抽血挖髓之辈,是有一部分国人富有了,但仅仅在物质上,其精神上贫瘠之极,正好被这些歪门邪道迷惑心智,骗走物质财富,那不如多读点书,多明点理,做点真正有意义于别人的事,而不是被那些家伙以这种名义弄走养其名利吧。说到底,还是浅识无知才会被这种宗教手段迷昏眼睛。呵呵啦。天下宗教一边黑。道教会兴盛一阵子,但要是都是些宗教手段而忘其根本,就是糟蹋祖师先贤心血。必是名盛实衰之路,那就真的再也不是一路的了。


当你在传播信仰的时候,罔顾的往往是自身的修身。信仰是一种教化不兴的表现,是一种二道手的教育文化现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倒成了主流学术态度。这和仙真圣贤真正的方向恰恰相反。所以可以以此为入门踏板,却不可以陷入其中。原来的庙都是出家初学之地,学到一定程度有了基础,就要云游,然后隐居,而不是务俗搞香火弄一辈子。


为了信仰而信仰,无非是心灵迷惘的寄托,无非是给别的东西垫脚而已。根本不是自强自立以修身至德的华夏文明之路。所以我们所谓的宗教出现的很晚,学者说啥无所谓,但这代表着我们文明程度比较高的一种现象,而且历代道门先辈都不愿其系统化,僵化,而是留下很多空子,以无为之道,任其百般变化,以示后人。但世人愚昧不知先辈苦心,反以诬之。试想以他们的智慧能力,弄出来点没啥漏洞的神学出来很难吗?真的不知得有多天光昏昧,心识造作才会全盘矮化成无聊的宗教信仰。而这种信仰恰恰不是代表对真理真实探求的三清祖师之道。而是低级的鬼神套路。用信仰香火交换一些利益的买卖行为。而且还不知有敬。其实好的鬼神也不会进的。没用了,根本不会理睬半分,这其实和大仙三年正主就走了差不多道理。只不过换成了不同的。这些只是道教形式的一种,是结合祭祀教化民间愚蒙的一种方法,但要慢慢导之以义,而不是发扬什么买卖交换的淫祀。那和贩卖功德没啥区别。结果现在恰恰是相反,给洗脑了,呵呵。反倒要大兴其道,凌驾于修身之上了?牛皮漫天吹。原来不管全真还是正一都有到了一定水准,不许妄拜鬼神之义。也是因为如此。但前提你要有德有道,鬼神才钦的。现在呢?


当你追求效果的时候是二,恰恰忽略了真正正常产生效果的根本,忘了其本,也就是忘了守一。求名则亡其实,求利则亡其义。求发展而忘根基。求高大上,却忘了海底深。这不是修身正己的祖师守一之道。而这种正己修身,则不会去宣传造作,恰恰是原来道教不够兴盛,不够吸引眼球的原因,这不是啥坏事,但现在都要炒作,都要弄啥名声效果。人多了,都是那种贪求神鬼交换之辈,对社会百姓自己修行有啥真正的益处吗?追名求利,志气已偏,那真水浑浊,何道能有?这样长久以往,教风不正,谁还真正修身以德呢?所以这也就真的矮化成宗教了,和其余的没多大区别了。也就是职业的一种了。我师父当年说的话,一点点都在实现,我当年出去溜达,他说他倒是不担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果不其然。同志才为友。一旦志向相异,那么路即不同,那也肯定渐行渐远吧。不过终究还是有同志相求者,治学修身,倒也不会断绝,就是不以道教为名而已,那也半点无所谓。^_^,就是别再被乱象迷惑才能真的踏实下来吧。


真正的桃之夭夭,果叶丰满,必要根深蒂固。我们文明根深之极,就是别拔出来,自己斩断嫁接到乱七八糟的东西上,变成肤浅之根须,那么看着树大,不过虚幻空华。小风一吹就倒了,没用的。而怎么根深蒂固呢?修身就根深。修身包括什么呢?深学践行,不去其德也。自然不迷于淫祀鬼神之道。那些不是道教的主流,也不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