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自新其德,开学立志

目录

自新其德,开学立志

十万个为什么


周年祭结束了,我们进入了为期两周的补觉期。暑热灼神,元气耗散比较大,处暑之后,天凉气远,适合补养阳气,安睡补神,大家是不是都比较困啊?这是正常的天时反应,能睡就睡,不要紧哈。这是睡懒觉的好时间。


大家周年祭打卡活动都比较紧张,这段时间恰恰就是休息补气回神的最佳时间。那么锻炼可以减量,而吃的可以好些,所谓贴秋膘。睡觉以多为主,困了就睡才是上策。精气神补好了,到了白露后就可以慢慢振作精神,重新恢复有规律的生活,恢复比较大的运动量,开始金秋收获的季节。


一. 暑期经历

我们这阵子一直在忙周年祭收尾的各种工作,不过其实主要是学生们朋友们在做,我主要是打下手,辅助他们的各项工作。他们都很辛苦,我有点别的事在忙。论坛上的事务,我主要就是起了几个表字,组织新的论语组,也没有时间写啥文章。申朔之末,这个还要折腾一回,恐有ZH之事。不过也是无可奈何。也就不再深究,不多提了。再大的事,皆以修身为本,才有可能改变吧。

我们暑期经历了很多事,白鹤清歌,慎终追远这些事都写过了。还有位朋友真的遇鬼了,而且是个进入厉鬼范畴的。隔着千山万水,又是特殊的信息环境,所以除了第一次七月十三晚上那啥欠招也想占点我的便宜,我自动防御真的驱除了下,剩下的都是没法主动做什么,毕竟天时在彼,又离得太远了。而且后面都是没有啥成型的,不像第一个那么有主动意识的,就是阴气颇多而已,这种情况也是强作不得。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Ta怎么开始的,必然要从其根源上解决,不守礼就从守礼上解决,骄傲不敬就要从礼敬开始,而不是简单外人用点啥办法就可以的。所以颇为麻烦。这种事其实在当地处理都最好,就是那边离能处理离的貌似也很远,实在折腾不起,还好这位同学心理素质不错,也是愿意明理之人,讲清楚道理就会去做,可以说在这类遭遇中颇为淡定哈。但就是时间拖得有点长,整个七月几乎大半时间都因为此事消耗。不过现在总算基本解决,剩下的就是身体还需要慢慢恢复。Ta想必也结结实实学到了守礼这课。这是第三件经历的事,我其实也有学到,人不能和天时作对,隔山隔水,申月阴气大盛,那边又不是我们的最适合施展的地方,要不是有欠招的,基本没法做什么特别实际的行动,谁不守礼,谁吃亏。人物鬼神都是如此的。所以当事者只能从自身反省,该改正的改正,然后教其处理的方法才会真的有效。术法其实都是有类的局限的,说到底,那些东西都不如明理守礼有用,外人都不如自己管用,自强最靠谱。而且与其事后补救,不如从不出事。补救的代价太高了,还是治于未发才是对的。这次其人彻底学到自己原来的毛病在哪里,我都开始教咋说话了。^_^。而这次经历反倒坚定了我做第四件事的决心。

第四件论坛上有些同学大概耳闻了。为了以后我们能登山走得更远,博山庐中的大家要能走的更远,作出了要甩开所谓啥教破事的决议。那些是以后走下去真正的累赘。反正也是俗世自己脑补的小打小闹而已,山中不但老虎不在,其实就没啥在才对,或者真的都不肯和他们同流了,因为嫌他们脏,自然也就维持最低标准的运转而已。那就任由他们假猴子胡扯,也不用太在意了。我总想能扶一把扶一把,但这次被真正管事的说了,他们都看着这帮家伙折腾,我何德何能要去管这闲事。我本职就是劝学,流传学问的,这比那些啥神叨叨的玩意重要的多,我不能为了帮别人,一厢情愿地把本职耽误了,而且那些宗教类的东西没有真正的学问做根基,都是骗术和心理安慰而已。我们做好自家这块,剩下的,自有后来人做,我也是啥都想管,有点管闲事了。这样不对的。再去和这些东西纠缠下去,只怕走不上去的。道理其实也早就明白,但一直顾念着旧情,总想着能少点掉进坑里的少年才好,才没有下决心而已。这次被他们这么郑重其事的说了,传来的用词都出现了精微的区别,就好像划重点一样,也是有点一盆凉水浇头的感觉,我当时就下了决心,当断则断,不再顾念啥旧情了。该烂掉的东西就随便吧。所以我回来就在论坛上发了一个方向问题的说明。结果大家其实挺支持,^_^,我也颇感欣慰,立志课可没白学。我们以后劝学不再以宗教的语境进行了。O(∩_∩)O哈哈~。我后来也和我自己学生说了,以后不会多催着他们,自己不努力,脑补啥都没用的,我肯定不会被吊车尾干扰我的道路的。说完,他们自己反倒默默开始努力了,希望能坚持下去。而对论语组,这周年祭后都变得更加严厉了,有些话我总是顾忌他们的脸面不肯说,都是成人,脸皮都薄,所以每次说的都很委婉,一般都是打趣的方式,但周年祭打卡活动论语组做的最差,他们看来是听不懂委婉的意思,不直接说也不成了,之后他们自己改不了毛病,就是他们的问题了,该说的我说了。这才讲了几章,就开始懈怠,远提不上慎终如始呢,这还想有啥登山的奢望吗?又怎么能以修身传续华夏文明的精华呢?想的很好,但行动力很差是今人常见之过,所以还是得实事求是的先改错。这次周年祭的奖励中的论语组资格考核,就会有这部分的要求。O(∩_∩)O哈哈~,而且进来之后,我可不再温吞地哈哈啦。嘿嘿,你们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零零总总这个周年祭的2.0我是真的没闲着半点,直到今天才有时间给大家絮叨下哈。^_^


周年祭的总结,我们会慢慢的反馈给大家。不着急的,淡而不绝,才可以长久。这次积累的大量经验,也请各位参与各项活动以及评审的朋友们先及时回顾下,我们慢慢就会开始各种消化总结的回顾课程。大家也再攒攒精神,我们还会有新的开始,有些新的课程慢慢也会展开。尤其新人组,其实应该慢慢变成旧人啦。


今天还有一部分内容是要用立志的视角来讲讲开学季的相关问题的。很多同学开始走进高校的大门,大家肯定听了很多家长老师们的絮叨。我们也从我们立志课的角度,从志在登山的角度给大家墨迹墨迹。

从高中那种只为了考试的生存模式切换到大学生活模式,最大的变化应该算是环境。一个视野更大,压力更小,选择更多的环境下,如何自处,如何调整才是一切的根本。当然这是你要知道来上大学的目的,和你怎么来的这个大学前提下的。


升到大学,不管是哪类院校,都是你升级了,所以可以算是一个阶段性的德行积累的结果,那么上了大学就是一个新的开始,要开始自新其德了。高中的努力,专注度得到了相应的回报。这大概是我们看重高考的原因,一个在高强度复习中冲出来的孩子,不管他有啥问题,最起码他有比较好的基本专注能力。那种长期大量复习做卷子积累出来的专注能力是他们日后的资本,不过这是以备考为载体的专注。所以真的不要小看自己高中这三年的备考。而上了大学,就要善用你们已有的,调整你们以前偏颇的,而补益学习锻炼出你们没有的。所以善用为精,改过为能,增益其学为进。因此我们和那些对中国高考教育体制持全面否定态度的人不同。而且在这样一个阶级逐渐固化的时代,上学高考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改变这点的社会机制,虽然效力也在降低,但依然是有的。所以老实说,我觉得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当然单独为了考试设置的各种备考方式,对孩子的身心,还有性情都有一定的扭曲,特别大压力下的性情出偏,自闭自卑狂躁,或者染上各种恶习也是常有之事。那也是没办法的代价。那么到了大学阶段,就要明确的开始纠正自己已有的性情偏颇之处。纠正自己已有的问题。那么首先就要明白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我们这个文章主要还是针对熟悉我们学问的同学的。大家很容易知道自己是不是容易逃避?容易造作情绪,善于嫉妒?越紧张越没法专注?身体已经被高考熬夜搞得不是很好,走两步就出虚汗?等等这些不难判断的。学习正确的知识,对自己有客观准确的认识是大家暑假就应该做的,但开学之后开始自我评估也为时不晚,大家要是没啥这类的能力,我们论坛会出一个根据我们学问的测评卷子。也许会有点帮助哈。O(∩_∩)O哈哈~


二. 立志复习

立志五要素:环境,学习,行动,重复,专注。

Environment

第一点永远都是环境。


但这不是孤立断续的,是和你在以前环境的积累有关的。现在你身处的环境必然是你以前环境中行动积累后的结果,环境好,积累够精,那么现在身处的环境也就越好。那么同样的道理,你现在的修身积累,会决定你下一个环境的样子,同气相求是也。


在更大语境下的环境中,十七八岁的你,已经有了一个要朝着走过去的目标和一定的积累。


先说目标,这个也许模模糊糊,也许还会改,但最起码你们是有点概念的。是出国?是考研读博?是早点工作?是要出名?还是要快点挣钱?是要好好谈场恋爱?早点成家?还是修身登山,这都是第一步要回答的。


在以前的学习生活中,大家杯水身心中都有了一定的方向。但单纯的目标不能称为志,那不过就是组成志的一部分,在我们的课程中称为靶子,还需要把作为准星的学习明理和作为轨迹的行动加上去,补齐三者才算立志。而这种目标会调整也是常见的,但对于大部分正常渡过考试人生的大家不会有太多的影响,因为啥?因为你十年前其实都在以学习和上学来练习专注力和处事的方式,而十年后也许早就记不住高中大学学的啥,考的啥了,但那种专注的能力,那种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管你干什么都留在身上,那么这段时间的积累就不会浪费,目标的调整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夸张和浪费时间。关键之要,在于能力,在于专注。

那么上了大学,正好是一个从新立志,从新调整方向和目标的最佳时期。当然你从小就有一个不变的目标是最好的,那么只要继续学习行动微调就好了,上了大学,你只需要了解新的环境,主要解决在新环境下怎么裁断排序就会比较顺利了。但若是目标不是一个很了解的存在,比如博士啥样子,科研是什么回事,比如登山是啥样子,那么大学最要紧的一部分就是不断深入了解这个目标,那么既包括专业知识,也包括与之相关的各个方面,而大家要允许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认识的现象存在,不能死板僵化的认为现在知道的就是全部,固步自封对于这个最初期的阶段并不可取。


具体的讲,真正应该做的是把这个目标,你们学到如何达标的知识一起结合你们新去的环境,开始行动并真正的耦合,这是真正迈向立志的脚步。换句话说,就要审视这个目标在这个新的环境下怎么可以实现,如何更加合理的排序各种事务。学习锻炼放松玩乐谈恋爱都算是这个序列之中的。所谓如何排序,其实就是义的出现,而一开始大家也许一下子并不能掌握好这个火候,或者会经常出现僵化不合适的情况。但不要紧,随着实践,随着不断重复的行动,熟能生巧,这个自然的过程,就是诚生志,志生义的现象。从最简单的入手,这并不是叫大家一下子就把四年的序列排出来,而是把当前阶段性的最重要的排出来,其他的尽量为此提供条件甚至服务,然后在不断积累上,意识到自己在不断的深入大学这个环境后可以调整这个局部最重要的事情。^_^这其实就是常立志和立常志之间的关系。志气的出现,其实一个标志性的现象,就是序列的出现,一个真正正确序列出现就是立志的小荷才露尖尖角。^_^

这就是立志五要素中的环境部分。大家要明确意识到环境变了。自己的目标,志向在这个新的环境下应该怎么来达到才是最主要的事情。对于有些同学其实就是要开始在新的环境下立志了。


 Study


第二点是学习。


了解认识环境。学习的本意,不但是要学习和目标相关的知识,而且也要从环境中学习,或者说深入了解环境更容易理解。大学这个局部的小环境其实相对来说还是简单的。大家可以比较快速的熟悉对自己有影响,自己需求的具体环境。比如我们登山修身,最要紧的就是锻炼身体和专注治学。我要是去新的校园,都是先去看游泳馆,橡胶跑道,各种运动社团。^_^。然后是熟悉各种能够自修的环境,比如说我们要上语音课,那就得找那段时间没有人,可以正常说话的地方。诸如此类,各种环境需要了解清楚啦。然后你们就可以真的行动起来。那么对于有志于考验读博,出国等等的同学,这个侧重点又所不同。以后我们请论坛上的更有经验的同学按照这个套路再写写。

说起环境,其实除了不能改变的大环境,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创造自己的小环境,找点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一些事情,反倒互相促进,不断磨砺,更容易成功,最近看到好像有一个寝室的同学都考上清北之类的新闻。其实就是他们很幸运的在一个小环境中志同道合,互相督促扶持,营造出一个高浓度的环境出来,自然互相补益,一路高歌。大家就算不能在自己寝室中找到完全志同道合的同学,也可以营造局部有利的环境。要有这个意识去做,要主动才可以在一开始的三四个月中走上正轨。


Action


第三点是行动,其实我们每天都在行动,但这里讲的是怎么行动,以什么态度行动。专序勤其实说的就是行动的标准。


比如说勤字,从了解环境,到践行具体的都不能拖拉,比如有个游泳馆,趁着天气没凉,已经可以去游了。比如有古琴社团,要是开始有活动,已经可以去旁听了。这些不要等着,一天拖一天,拖到明年再开始,错过了最佳融入的机会。错过了半年,你就少半年,多少已经毕业的同学都发自肺腑的想回去。他们最后悔的事情只怕就是荒废了大学四年的生活。所以行动,就是想好就做,就是别多想。三思而后行不适用大学这个简单的生活环境,我们以后会讲再思即可。不需要多想,越想越不做,越考虑越会畏手畏脚,简单的事就会变成负担。最后再以各种心理安慰给自己开脱下,就会变得动力尽丧,最后八成沦落到那我还是打点游戏,看点动漫小说算了,黏黏糊糊的你就又回来了。行动力其实就是勤的一种表现。现在的人想的太多了反倒是负担。^_^,而若是错过最佳新学年的新气象,转向改错起来就会变得没有那么容易哈。所以别犯懒,别拖拉,别多想,just do it.^_^


Repeat


第四点是重复。


要想真的形成志,行动一次是不够的,只有不断重复才可以的。这其实最大的要求就是别自满,大部分不肯重复的原因都来源自满自大。自我感觉良好,贪新鲜,不肯复习都直接间接来源于自大。而这是立志不够结实紧密最常见的问题。放纵懒惰其实都是自大自满为借口的。所以重视重复,重视细水长流,才是立志中间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时候要是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互相督促扶持一下,是很容易就能形成比较好的重复的模式。比如说论坛上的周年祭,两个月的时间,不少同学都反应变化真的不小。就是督促下的重复之功。


Concentrate


第五点是专注。


这个就是做啥事,就想着啥,以前说了很多,大家可以拿来用。我们这里就说一点具体的。不要走路运动学习的时候听歌,这种被动接收的干扰并不算一个好习惯。大家很多人都问过我们,为啥有时自己脑中就会放一段旋律,这样的人基本都是平时带着耳机总听歌的人。那么其实你漫不经心之下,保存了很多段子,和某些你并不在意,或者根本没察觉的情况下,和你其他的某些细微的动作行为耦合了,然后再次出现类似的微不可查的行为心理的时候,这个旋律就会被调动起来。不受你控制的不断地重复。其实用杯水语境,立志语境很好理解。这个平时无所谓,很多艺术家,学霸都是这样过来的,但对于我们登山者,后期是有干扰的。你要静思之时,整理东西的时候,总有这种东西出现,分散的虽然少,但依然是分散专注力的。对高级阶段来说,分毫都不能浪费的,不能分心的。所以建议一开始趁着年轻就养成好习惯,其实你专注写东西,研究东西的时候,音乐你是听不到的,或者说你不需要一个相对固定的背景音就可以进入高度专注状态才是我们的追求。这其实是自由专注,快速专注,快速切换专注力的一种现象。所以不要养成一种只有在音乐才能专注的习惯,以后真的登山需要一种长期专注的时候,难道你还要分心去创造一个音乐环境,才能满足你进入专注状态吗?其实历史上是有类似的,但我们还是建议大家别这样做。跑步其实并不无聊。注意力在整体身上,在外面环境,在周围空气都可以,不需要听歌,看视频来打发无聊。无聊中的专注才是专注的底色。其实没有正反馈的专注力才是我们看重的,是日后大家能够逆风前行,你能快速切换专注力的基本盘。所以在学习,在运动的时候不要一心二用。毛爷爷在戏院都能读书。大家在乱点的地方也可以学进去。当然尽量找点好的环境总是立志的第一点。

立志五要素讲了,那更具体的就是要养成什么好习惯,或者说不沾上什么坏习惯。


三. 养习要点

17-18岁开始这三五年间,也就是大部分同学上大学的时间,是最后一次快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以及礼节的窗口期。当然能很小的时候养成最好,但很少有家庭有这个条件和能力重视这些。因为父母那代人是生活成长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古今中外的巨大的断层在他们身上体现的非常清晰,虽然已经有不少零零后的家长重视传统文化,但很遗憾,那代人一开始接触的是所谓的传统,或者多是传统中的糟粕。这种东西对孩子并不算好。不过毕竟是熟悉传统下的经典,所以也有可取之处。

生活习惯就是礼的具体内容,论坛上老有同学说,你也不讲点具体的。其实不是不讲,而是讲了大家也不会在意,大道至简,出之于口,必淡之如水,世人好奇异,追求神怪,但其实真正的最好用的办法就是每天的衣食住行。具体就是每天早上洗脸刷牙,喝水运动,保持个人卫生,睡觉之前洗漱,安静,早睡这些看似很简单,但是真正影响寿命的事情。衣食住行才是生命中最简单,最主要的礼节。而不是那些高大上的东西,而其实这些基本的东西做好了,你每天都身心干净,气质自然慢慢也就不同了,高大上的自然就有了,而且不是那种装出来的^_^。而杂浊生火,生燥,生湿。把自己打理干净,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小小年纪就蓬头垢面简直是没法容忍的。杂气浊气周身不散,怎么纳清?而且不但对自己不好,对别人也是不尊重。这样的人性子必然偏颇。鞭其后的时候,必然会因为某些问题水桶容量太少。


其实尽快在自己的宿舍内建立很多好的小规矩是大家当务之急的要事。要是没法子建立,大家也得能够自守不可以放任自流。这就要提到最要紧的一点,不要染上恶习。

高考完了,上了大学就可以放松是老师家长们当时给大家的说辞,所以很多同学上了大学就开始彻底放羊。这其实是最亏的,从一开始家长老师们这样的说法就不对。而这种放羊,恣意打游戏,夜游,手淫,恣意的一切,放纵的青春,其实并不是啥好事。不是说青春都要闷着,都要规规矩矩的,但那种恣意不是活力,是破坏自己已有的专注力的行为,破坏自己好的习惯的行为。很多同学大学之前生活其实挺有规律,但一旦来到大学,比较自由的环境下,就开始各种晚睡,各种赖床,各种挥霍青春。这个真的是最浪费的事情。寸金难买寸光阴虽然是老声常谈,但是至理名言,几乎所有的人都想回到大学时光。那个时候最简单,最容易立志,最容易改毛病。错过了就不会再有。


四. 正己之偏

开篇时讲过,为了高考,那种高强度的备考往往会给大家带来一定身心性情上的偏颇,那么大学伊始,就要开始纠正这些偏颇。说三点:

★不运动★

第一点,就是有的同学高考后不再运动,而在大学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是重点中的重点。一个人的阳气和每天运动量是有关系的,只要身体允许,早上不过度的运动,可以生阳一天,一天都是精神的,其实就是把阳气达到一定的阈值后,人会比较容易兴奋专注的学习生活,那么对人对事都是积极态度,而各种懒散,各种抑郁,都会慢慢的退散。所以早上适当的运动是重点。

★不会社交★

第二点。就是不会和人打交道,也是常见的一种,很多同学就会考试,但和陌生人,和同学都来往很少,见人就紧张,说话结结巴巴,还没说话,就脸红,这算社交恐惧症的前期了。大家会说,我和熟人都挺熟的,其实这种是必然,对于熟人就会肆无忌惮,各种放肆,往往是因为对于不熟悉的人,陌生人不敢交往的补偿。是自卑的反动——自大的体现啦。平易而主动交往陌生人,有礼有节,恰到好处才是正常的社交能力。这点很重要,尤其以后要出国留学的同学。不过现在00后的小孩子可能都比我们那时自信多了,所以问题不大,我也就不多啰嗦了。O(∩_∩)O哈哈~


但还有一种情况必须要特别小心,尤其是愤青潜质的同学。就是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啥事三句话绝对说别人不好,这不好,那不好,校园不好,老师不好,专业不好,室友不好,社会不好,地球不好。抱怨是少年人最大的敌人。分辨对错不等于抱怨。一个是理,一个是情。在没有改变的能力的情况下,不要抱怨,接受现实,才能从中得益,所谓逆风前行。其实专注于事,专于修身的同学,对错分明,但一样平淡处之。而很多时候抱怨就是逃避自己真实问题的下意识做法。不愿意面对自己的问题,把一切问题对推到别人身上的恶习一旦养成是很可怕的,可以演化成各种不健康的人格。比如自己从来没错过的自大人格,这种人一辈子不会认错,那么肯定事业堪忧,但又自视甚高,却一无所成,那么就会不断在现实打脸和自大合理化之间跌宕起伏,最后就是不断构筑别人的错,幻想出各种不存在的问题,老了之后,血气不足,那么固化成一种自己吓死自己的性格也是常见的。这样的人会给自己,给自己的家人带来太多的痛苦。而大家在大学,在以后的日子,要是看到这种性格的人,最好不要迷惑一时的外表乃至家世,甚至才情。这是一个巨大的坑。不会认错,就没有可能实事求是,全是对的就一定错处百出。所以交友观人,尤其找对象,一定要小心这类。


这只是最爱抱怨,把问题推给别人这种毛病演化出来的最没有什么伤害力的一种后期变化。其余的大家可以从各种社会事件中得到启示,我们也就不多提了。


写这些是想和大家说,不要变成别人不敢与之交往的小器人。抱怨是没有用的情绪发泄,除了遮蔽自己认识真实的路径,除了给别人添堵,大概也就是能够聚出一帮抱怨小器人这一个作用吧。


所以这一切都从最简单的事开始做起,看到别人的好,不好知道可以,但不要刻意去记住强调。学人家的好处这很简单吧。平静的面对现有的环境,在这个环境努力做好,当你修身变的实质上不一样的时候,你自然会有另外更好地环境等你。


在专业领域也是如此,先学能学的,先锻炼自己的能力,当自己有能力的时候,自然可以改变你不满意的现状或者不和他们玩了,但一开始你既然要走这路就要踏实下来,而不是一肚子不满和批评,但其实很多时候,你就是没有得到那个名利的位置,而以这种方式自我合理化居多。所以大家要明白,批评和抱怨,自我合理化,和实事求是的描述客观问题之间是有所不同的。真正的批评是有理有据,是在你深入了解,长期从事之后的一种系统性的行为。而抱怨就是不知真假的,自我合理化外衣下的情绪宣泄。但这种人一旦上位,变成既得利益者时,只怕会比他抱怨的人做的更差。我们得从大学开始,就要明确认识到反求诸己才是真正正确的道路,既不能和稀泥说这个世上没有对错是非,也不能把情绪凌驾于对错之上,使其成为自欺欺人的工具。这点在以后登山的道路中就会演化成对事不对人等等特别具体的规矩。对人宽,对事严的原因,就在于情绪。O(∩_∩)O哈哈~

★攀比妒忌★

第三点,就是攀比妒忌,自小我们就以各种排名来激励小朋友,高考更是竞争中的竞争,别人家的孩子的梗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这种竞争的精神在不太正常的的环境就会变成善妒。而现在这个社会的大环境,就是急功近利,互相攀比,不守其根的不正常环境。大家或多或少都会被影响。我们得能认识到自己确实有这个问题,得首先承认这个问题的存在,然后才能改,才能不被这个环境影响。善妒其实来源于在意别人,而不在于竞争,竞争在于你专注于自己从事的事,而外界的一切都是来源这事的出发点的,那么别人更强,我们就去学习他们的优点,而不是闭塞自大,更加不是妒忌造作情绪。


你跑步是专注自己的脚步,怎么缓解下肢每次起落的冲击力也许就是一个很好的关注力。那么歪着头盯着别人看绝对是没法做到这一点的,专注于和自己做一样事的人,而不是事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这个结果大部分就是情绪起伏,这会成为大大影响你专注力的环节。所以善治七情,关键在于注意力回到你要做的事上。这个时代,人心被大家拿来关注的太多,也就是自我构建的太多。外面传的貌似仅仅是观察,但其实在没有很好止念的修持训练情况下,任何人都会不自觉的,不受控制的,自我开脱,不断思辨,构筑自我合理化的逻辑幻境。自满自大自私从中萌芽是太正常的情况,所以说什么只是观察,不做价值判断其实是做不到的一种虚幻的洗脑说法,因为你本身早就有很多很多自己恶习,行动上形成的习惯,大部分自己并没法察觉到,学生就一个站姿,我说了两年,依然是错的,站尚且如此,那些自我心理的点滴细微之处远比这个多得多。所以所谓只观察念头,是一种只截取古代某些办法,没有基础下给现代人的一种骗局。或者这些人大都是不懂行的,看似局部上短期上会有所改善,其实更多是自我心理安慰下的一种洗脑,这肯定有一定作用的,催眠本身可以治一些心理疾病是不可否认的,但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解决,而这种办法的副作用,各种阴私在不自觉中增厚。得不偿失也是说不定的。这根本就是一个不知序列的外行做法。而且即便是正规的,有序列的方法,对于这个时代的人都有很强的副作用。今人这个信息环境太过煽动情绪,太过重视自心,所以一旦用上就好像在稀盐酸溶液中把铁块拿出来,虽然远比铁粉反应的慢,但依然会不断收到侵蚀而变质。这是那些认识不到环境重要性,一心想着境随心转的大师们根本理解不到的过弊,这是没人可以回避的,因为这是大环境已经恶劣到无人可以回避。所以我们并不上来就提倡这种,而是提倡专注于事,而气自精,敬于外事,而心自静的办法。


善妒以及各种七情的问题,都来源于自我的加重,但自我本身就存在,没事就在那里自我瓦解其实不过一种脑补的幻想,其实不过再用这种理论这种解构构造一个换了名称更为坚固,顽固,阴私的自我罢了。幻想之下的平静是经不起事情考验的,脑补的平静根本就是一个骗局。自我欺骗是没法真正面对以后的挑战的。所以我们上手就是专注于事的安静专注无为,这个虽然一开始难,但慢慢锻炼可以回避很多那种降本流末后被compromised的本身不够完整的办法。自古以来都是为了越来越简单而失去全貌。为了传播而损失真实,都是形式上复杂化,实质上矮化,宣传上独尊化并行的。陶冶七情是儒家道家,先王之学最擅长的领域,世人太过无知而已,才会学那些旁门左道,根本不是一个层面可以比较的认识程度。简直就是捧着西瓜抓芝麻啦。

综上所述,大学是人将成未成,还有很大可塑性的时代。可以改一切过,学一切事,立下一切的根基,当然也可能会找到一生相伴的人的好时光。所以珍惜这段旅程,不要荒废大学时光是日后不后悔的最佳处事方式。


很多朋友都说要是早点开始就好了,其实指的就是大学时开始就好了。所以看到这篇的同学在他们嘴里是挺幸运的,而我们觉得看到不算什么,要是能切实而行,那就不止是幸运,而是实力啦。能够同气相求的实力就是人生最宝贵的欧皇之力。这恰恰是修身和行动造就出来的。O(∩_∩)O哈哈~,就像我们论坛上的欧皇位面之子,他在我们论坛还没开始之前,就在Q上搜博山小叙,然后他就找到了,除了建群的一位,他是第一个进那个群的人。然后发帖十万贴奖励也是他,要不是他总发贴,经常回复大家,这种事咋会轮得到他?这其实就算是行动力赢来的欧皇之力的一种实证吧。所以真正的欧皇,都是行动出来的。而不是坐等出来的。^_^其实不管有什么目标,要立什么志,别叫青春在等靠要中,在自己脑补的理由下懒惰腐烂掉,就是成功的大学生活。^_^


—END—


华夏文明,先王视野

长按二维码关注博山小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