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其理,敬其人
不知为啥,总有朋友老想把我文中写的东西对号入座,用以指摘评判个人。这真的不懂我们的规矩。也有朋友问很多有志于道的人,不知啥是对的,啥是错的。
那今天就顺着这个话题,说一个原则:辟其理,敬其人。这是一种公私分明的但绝不含糊的原则,善用之,不悖道德。其实开始要分辨某个阶段的对错,以及要对自己有所约束就是好的开始,好的方向了,^_^。我其实草稿里有不少这类的,^_^,小到名号之事,大到登山须知,都是一个选择的问题,都是一个明理辨析的问题。^_^
言归正传。
我们对事严,对人宽。从来都是泛泛说些现象,关键是道理上的误区的辨别,说的狠一点,是怕积重难返。所以破秽必要重锤猛击。雷霆之功也。但不指个人,人是能有回头之路,道理讲明白了,剩下的看自己的。无为之道也。故非特有所指。所以不要总问谁谁如何,我们对评说任何个人都没啥兴趣。因为根本不是一个人的事。每个人活在这世上都有无奈,我们岂会不知,所以对人都是宽的。就是劝告为主。当然听不听的进去,我们也管不了的。这些问题不是几个人,一拨人的问题。是一个时代,几个时代积攒下来的问题。厚如坚冰。很难破开,我们当然也清楚。但总有几人所陷未深,还能拔脚出来吧。而且关键在于这些现象背后代表的实质。
至于这些现象是不是存在,是不是大部分都这样,大家心里有数,非要昧着良心如何也没辙。我们一直都是对人能让就让,但对理却不能含糊半分,不能后退半分。一个是私,那就不言而礼让,但一个是公,就要辟理而出。公私不分,人事混杂,和稀泥文化就是晚清衰败重要特点。别再混回晚清的垃圾堆文化中去了。你们说的人我都不认识。。。我写这些,是因为有不止一位朋友私下询问过,积攒到一起成文,而且这段时间是雷气活跃之日,应时而作,激荡浊气罢了。
辟其理,敬其人。是我们一贯的原则,此为周而不比。所以说外道都是指摘其理不精或者有别于我等居多。不肯说个人的不是。对佛教等等也是如此。说民间宗教也是这样,除非他自己本身是站出来愿意被人评说的公知之类。否则根本不会涉及任何人。但总有自己想不开,要往自己身上安,不知是心虚,还是被说到了痛处。那也是真没辙。总不能放着这些恶文歪理,连给小白一个选择的余地都没有吧,那些不良心思主导的理解,能对人对己对社会正气有啥真正的益处吗?根本是在神道设教的反面,所以根本就不该提倡。传善不传恶,这个基本原则自古华夏共尊。
一说正气有人就一脸讥讽,其实没有这些正气你们早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了。讥讽其实是浅薄而偏激罢了。
所以不论理之时,必是利益被妨害后的意气之争,阴私诡弊构陷之事。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法是咋回事,哎,所以只能越陷越深。我们不会言人之是非,只会辨事之道理。这终归是前进中的一步,虽然与齐物尚有距离,但没有这步,没有明理辨物,齐物也是空话一句。凡事循序渐进为上。慢慢走呗。^_^
为啥写神将岳帅之德?一是六月二十多就是各种雷事最激之时,以助其气荡秽激浊。二是因为这个体系原则恰恰是继承了周汉以来对于神仙的某些定义,是我们将要开展的《汉鬼考》读书会的一个要点之一。汉人对死后世界的描述直接影响了所谓道教的神学体系。子路在汉人眼中为啥地位高?可能与上篇之理出一辙。而道教是汉代文明的产物。想要理解道教继承汉文明精髓,没有被变质的性理,轮回之说,贩卖功德之说等等搀和成大垃圾堆的早期面貌,还是要从汉文明中寻找基因,察其流变。
我们汉鬼考的版主着实下了番功夫,昨天给我发了一个文件,第一章问出了很多问题,^_^。届时估计人多的话,就要分小组来进行了。^_^。不然一个月可完不成。不过有些问题确实没有准确明晰的答案,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哈。
论坛开放后,有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可以分享汉鬼考的资格笔记。^_^。随后就正式开始了,但有些赶不上的同学可以随后交,也不要紧。随通过随参与就好了。^_^。也不着急的哈。
论坛即将开放公测,还是比较简陋,内容也不太多。请大家多海涵,有Bug及时通知我们哈,^_^。蹒跚起步,山高路远,结伴同行,不亦乐乎。^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