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欲杂,筑基以纯
道不欲杂,杂闻散志。筑基以纯,各师各法。
后面这么多字就是为了解释这十六个字的。^_^
我在写吃肉这文章的时候,发现必须先写戒杀之事。而再写戒杀之事,发现还得和大家说明白筑基和师法的关系。遂有此篇。抽丝拨茧,倒成了我的功课。大家问的好问题啊。^_^
自留地里有朋友在纠结类似的问题,正好一并写写。^_^
一,自古筑基
道门修行,我指的不是唱戏吹牛那些糊弄的,而是真正登山的,其实是有不同方法的。目标也不一样,所以要讲究各师各法。这样最起码走到底也有个结果。要是真的拜师修道,一定不能乱学旁门,这点是大忌讳。所有道门自古都一样,没有可能放着自己门下乱学的,因为一旦乱搀和,原本好用的办法就不再好用。你练出来的是个四不像,到了一定阶段,老师也没办法知道你发生了什么,你日后虽有师名,却无人教导,这是自找的破事,严厉的宗流师父,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就屏退革除了。
筑基这个词被练气功的给糟蹋了。其实不是简单的丹基的问题,而是真正登山入门为之基。这个基础也不可能是百天就能如何的。是身心品性全面配合打下的坚实基础。登山者的基础牢靠与否,直接决定了能走多远。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其实都在筑基。而不是肚子里有点啥热乎气,走个小周天的问题。再说我们讲究形神俱妙,根本不走小周天之类的。更加不会以此为筑基。简单把道门修行就看成这个,简直是无限矮化。
二,各师各法
道门很多时候练的东西并不一样,各宗流修习的东西和方法也不相同。所以在解释戒律经典的时候小到火候有出入,大到理解有出入。这直接决定了登山方式的规矩,就是戒律问题。
有的时候不肯给有师的小道友多讲就是这个原因,压根不是我们小气,是你们练的东西,走的路径和我们不一样,那么规矩必然和我们不同,与其听我们的,不如听自己师父的。我们对你们来说就是旁门。这不见得是贬义,很多时候我讲旁门左道没有那么多诋毁的意思,就是陈述一个事实。要是听进去我们的,练成就是我们的东西,或者听个似懂非懂,又有自己的看法,往往自己乱练成了四不像,弄不好就是会道门水平的东西。这种事自古很常见。但再能纠正起来很麻烦了。
三归五戒这些基本为啥要三师来讲?布气传法,道门师教也。这就是奠基呢。所以我写这些东西的时候总要加一句这是我们的方式。就是告诫那些有师的朋友不要再乱看了。而诚敬公这类往往公用的东西才会写出来,具体而微都是藏在各处,而不是掰开揉碎给大家了。但本立道生这个版面,大家问的就是非常细致的问题。不能不分辨,所以得点明这一点了。我写的都是适合我们走的路相配套的办法,和别的地方都不大相同。
这也是为啥我写本立道生这几篇时候的犹豫之一。大家就像海绵一样,啥都能吸收,但是进去之后如果不是一种或者几种搭配很好的,就是乌七八糟的居多,这个真的随机性很强,对登山是有切实影响的。所以一般已经练过气功的,往往很难练我们这个,会有各种问题存在。最后也是耽误工夫。
我算是讲清楚了,以后乱来出问题的,我们全全免责,自己找自己师父去。^_^
至于没拜师,没练过的,那读了也没所谓,能有点用最好,没有用也是个热闹。^_^总是看不坏的。自己练过的,有些朋友会发现会有些所谓气感。什么热流跳动等等,这不是啥新鲜事,也不用半点在意,就是提纯了而已。剩下得看自己的啦。
三,基础之重
筑基必以纯为要,只要是有根的路子,我指的不是那些瞎吹牛的千年啥隐啥啥的卖假符开函授班的。都是讲究这点的。所以在筑基过程中,根本不许乱看各种旁门信息。这种排他性是这个阶段必须的。否则体杂不成,烂泥散土,哪有后来他山可以攻玉的情况?现在我带的这些论语组,都特别强调要倒脏水,乱七八糟的知道一堆,又不能在身边看着,不下力气倒,肯定不够纯粹。再有三心二意,那肯定永远没法达到筑基的程度。倒脏水,学新的干净纯净的东西,吐故纳新就成了他们登山的第一步。这个阶段要看每个人的心态性情了。
基础之重要远超乎大家的想象。几乎是登山最要紧之事,就和开蒙不知序专勤,一辈子都吃亏一样。我现在就是给学生打基础。压着他们,从身体到学问性情能力上都要磨练。经历这种痛苦的蜕变才可能有那么点希望,他们都是成人才开始,很多恶习积习,要花很多力气,咬牙改才可以的。这点我自己深有体会,^_^。
今人登山最大的矛盾就是,若是没有乱看的阶段,只怕摸不到正经东西,但摸到正经东西的时候,往往已经是知道一堆了。甚至乱练过了,一瓶子脏水,你往里面续什么都是脏的。而脏水是没法筑基的。
四,面对科学
当然我指的脏水主要是相关登山修道修行具体练功的信息。其余的固然也杂,但不是耽误之急。而现代科学,正经的学问,自身的生存技能都不在此列。
这些要慢慢来,就像我自己一样,科学没少学,但随着深入,也会逐渐瓦解冰消,但这个过程中,以前科学训练给我带来的养分受益终生。那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我们道门登山的态度一模一样。大家记得我写的生而不有那篇吗?专研之力的精华就是三清祖师所代表的力量。这不是我瞎说的。所以大家还是要好好上学,学好本职,我有的时候都不敢继续写本质上与现行科学相左的思想了。很多东西都压在草稿箱啦。因为好些同学还要慢慢在学校里学这些。若是看我们的文章,理解不到位,一心抵触只怕不妙。
大家一定不要以为我们和科学是相左的,其实更多是阶梯递进的。现代教育对我们来说既然没法避免,那就好好拥抱,从中获益,一样能用到登山上,我就算是先例吧。我可以,绝大部分也可以的。等你们学完了,慢慢还是有的是机会转换世界观的。而不是现在就去折腾,这样肯定学习不好的,甚至毕业困难。以后怎么谋生?登山既要生存,又要攀登,本来就难,所以切记别任性。
那么在学习工作期间,主要在于专注能力的训练和身体情绪素质的培养上,有了这三样,届时只要学到真的东西,不算难办的。而只贪图所谓的知识,没有相应的消化能力,最后往往是消化不良,两边都耽误了。我琢磨着要不要写写科学为啥好,和我们到底哪里不同?
五,类似陷阱
现实当中还有一种情况看似是好的,其实后期还是麻烦,就是看了我们的东西,回过头去琢磨自己原来知道的,好像类似的,觉得自己原本就知道的。其实这种错觉往往是自大已久的表现,你要是真的明白,不用看也明白,也就不会看了。这种类似的感觉往往是粗浅层面上的一样。当年佛道殊途同归说法出现一样的。就是想当然,觉得有些地方类似,就说成一样了,结果呢?
门户之别是路径不同决定的。想打破这个必须走到一定高度,而人往往把想当然的扭曲和错置的心理状态配对当做自己站的很高了。是想到而不是走到,中间差距不用我多讲了吧。根本不是一回事。光想其实啥都没有的。甚至是负面的。
想当然觉得是一回事,必然有所杂混,看似一时之好,其实对以后并不好,自己给自己挖坑。然后不管以后走哪条路,往往都会因为自己一时的想当然,忽略其中精义,那么还是就那么回事。竹篮打水者多是如此,自古不绝。惟精惟一,岂会虚言?所以我对论语小组同学的要求都是不许再乱看相左的东西了。尤其是修行类的。
而很多时候不同门派之间的差别对错并不是那么要紧的,而是专精的能力最要紧。我们有的时候也会讲认为别人不对的地方,但解析其害就到此为止,主要是给学生们看的。而不是真的攻击他们。学生想走我这条路,必然需要辨析所有杂七杂八的,否则源头活水总往这些侧枝跑,那么主干肯定水少。他们有些人已经深有体会了。这样根本不能走多远的。再加上若是志气不专,那一定会出问题的。所以并不是唯我最对,唯我独尊之类的。而是克制尊重的一种方式居多。
最后总结,四点建议:
1.目标明确。此为立志。不以登山为目的的一切虚名之物都要摒弃,才是真正登山者应有的觉悟吧。入不入教不要紧。别图个虚名。
2.各师各法。要不然别拜师,拜师就不要到处乱看,这是最基本的规矩。所以不要好奇和你所学不一样的东西,这对于真正有正经师父带的不是啥好事。对错在某种角度讲并非最重要的。而是专精要紧。
3.纯粹专精。最夸张的讲,就算专精于佛教正经东西也可以的,虽然成就不一样,但好歹是修行有结果。我们虽然不赞同大部分东西,但这是义理之别,决定的是结果,但好歹有个结果。所以他们的都可以,何况我们道门各种靠谱的了。筑基以纯,大家要牢牢记住。坛子里有些同学明显乱看的东西太多,这样很难就走完第一步。一辈子打水漂也非不可能。
4.好学深研。至于已经学过很多,接触过很多的朋友,除了倒脏水外,唯一的办法就是好学深研践行,把这些东西都解析干净,回到他们最本质的状况。这些东西好歹都是有干货的,从干货不断累积成这么乱的。那么从中析出,再把脏水倒出去,那也能化作养分。但这需要毅力,勇气,德行。尤其是德行。知道的越多,德行越得够。知而不行,行而不德,皆难以完成这个过程。
那么对于已经拜师了,开始学唱念,风水术数之类的同学,也没有必要灰心丧气。这些东西接触也不是不成,都是可以从中深入的。就和上文写的在校生学现代科学类似。以此为垫脚石,练习一些能力,然后主要靠好学深研的能力才能真的从里面穿越到登山路上。期间要是师父明白的,那最好,有啥直接问。要是师父不清楚,这也没啥,道门断层之严重远超大家想象,那么就自己深研之。不要忘了自己要登山不是在山脚下吹牛卖货,终究还是有办法的。其实还是要立志。志气一定,很多事情反倒好办。有了主心骨,学这些就是过程,工具,养料。那么学了也就学了。^_^。到时候反正总要有剥絲抽茧,倒脏水的过程,多下功夫,一并倒就是了。^_^这样筑基虽然慢点,也非是不可以,而且没准挖出来好东西,根基更深也说不定呢。
如此,其中程度火候大家大概能明白了吧。^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