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风火连绵,恍如隔世

目录






恍若隔世


风火连绵















文//十万个为什么





巴黎圣母院的尖顶烧毁倒塌了,看着尖顶崩塌的画面,心里不是个滋味,很多回忆都是在圣母院后面的小花园里发生的。虽然逐渐模糊,但好歹是过往经历的一部分。其中就有这个尖顶和那精美建筑主体结构的记忆。


前面游人如织,但罕有人会去后面那个小花园。大多数是抄近路的当地人会经过那里。坐在那个小小花园里,我们几个学生仔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扯皮天主教多么不靠谱,我最喜欢听的就是他们自己给自己拆台,哈哈,在一群学物理的人眼中,圣经里的东西简直就是扯谈,但我们往往会绕回十字教不管咋样都是西方文明的最重要支撑之一,不能全面的否定,要以文化的角度而不是简单的宗教角度来进行合理的评估。对于这一点,就算情绪最激烈的同学在最激动的情况下也会承认,不过每次说到这里时,他们自己也颇有些无奈。

The Park in Vernon, France

Joseph Kleitsch 1927


而心情不好了,考试压力大了,我们就会跑到圣母院背后的小花园里去数那个代表着天堂构造的哥特建筑的层数,然后嗤之以鼻下他们那人为构造出来的神学的漏洞,各种花式嘲讽一番,O(∩_∩)O,心情好了,再去学校哈。当然我没有他们那么厉害的讽刺能力,就是去散散心哈。


在那个小花园里遇到过很多人,流浪汉,神父是最经常遇到的,还有比较各色的,比如吉普赛的占卜师,印度的诗人,巴西的武术家,还有神叨叨的捷克魔术师。好吧,我得承认那个时候的我,同气相求遇见的大都是这样的,充满神秘的边缘探索者居多。在那边除了我们的同学,我其实一个学物理的都没遇到过,大概在学校见过太多了,把配额都占满了吧。现在再仔细想也想不起什么了,十多年前的十年之久的回忆基本也就剩下这些了。说的什么,具体发生了什么,宛如隔了一层厚重的大雾,久远模糊,恍如隔世,已然记不住了。这大概也是前行的代价,我装不了那么多东西,那么慢慢的就会忘记那些人和物,最后全都是和志相关的,纯粹才可以吧,所以能有点这样的回忆我还是挺满足的了。

Frost Near Vetheuil

Claude Monet 1880


在我模糊的印象里,那个直插云霄的哥特建筑的尖顶像一把剑,一把微微有锯齿的利剑,又像一根旗杆,高高的在展示什么,而哥特式的纵向棱体结构使得它更像一个信号发射器,但我当时从来没想过它也许就是一个接近或者支撑他们理论上天国的象征吧。


至于教堂里面,我大概就进去过两三次,一次还是同学的婚礼,没有南边西法边界古老小教堂里的血腥味道,但充满着亡者+信仰的气息,我又不像他们需要这种来寻找平静,探索人生的意义,所以很少进去。里面有啥对我来说也不重要了。不过所幸这次大火没有都烧掉,历史文物承载的真实信息最多,所以不管在哪里都应该尽量保存下来。


现在尖顶烧掉了,以法国人的建设速度,估计没有个二十年别想再开放,这小花园估计会堆满各种建筑材料,然后被围起来,没有人能再进去吧。就和我的记忆一样,会被占满,过去的点滴再也没啥机会出现在我的心湖里了吧。这样也好,逝去的就叫它逝去吧。


有人把这个和圆明园作比较,然后说什么因果报应,还幸灾乐祸,真的有点不应该。你们家被强盗抢了,你难道就要变成强盗去抢别人或者变成更糟糕的喷子小丑吗?西方的野蛮我们体会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能变成那种无耻的野蛮人。


人类文明其实也像互相踩着对方肩膀,在互相磨砺中前行。你努力之后也许会走在前面,难道这时候也像野蛮人那样使劲践踏对方的肩膀甚至头脸才能解气报复以前受的不公吗?那么这种互相磨砺前行的结构就会崩塌,最后就会出现互相争斗,陷入停滞,更大可能灾难,或者变成倒退,比如两次世界大战。然后其实还会重新变成互相依赖,互相砥砺前行的模式,这是共存的必然,互为环境的必然。但就看这个代价是什么了,或者干脆都从攀登的悬崖下掉下去,一拍两散也不见得不可能。所以恶意的幸灾乐祸其实非常愚蠢的,很多时候就是自己现实中不顺的发泄,根本没有过脑子罢了。无论圣母院还是圆明园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损失在哪里都是令人惋惜的,不管是谁动手都应该被唾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那些在圣母院门口聚集或者唱圣歌祈祷的巴黎民众不见得都是信啥的,但他们都知道爱护自己的文明,都知道不管他们现在多么发达,多么看不上以前信仰的愚蠢,多么唾弃历史上自己祖先们走过的错路,也没法否认那些都是他们之所以能延续至今的必然,都是他们历史的一部分,接受它们,从中吸收养分,继续前行才是理智的。这比那些整天变着法子侮辱儒家的中国人强太多了。守不守根,其实不在于你怎么喊,不在于你是哪里的人,而在于文明程度和涵养气度。每每看到知乎相关愚蠢问题中充满着偏执和矮板,而回答中除了戏谑和自大以外乏善可陈,我就经常感到,国人的精神文明建设可能还要等很久才能匹配上创造出的物质财富。真的强国得是国民精神素质的强悍。现在的真的太弱了。


说起这个,前些日子,我提了下注意风火,不要怪罪公职人员的文字,后台就有三四个说话阴阳怪气的回复,说我们这个公众号咋变味了,然后就开始说那种中国没有啥啥皿猪,就会有啥先签协议后发处理后事的问题。一有问题,就会第一时间拐到奇怪地方的心理问题是需要看看的,不然岁数再大点,各种心理问题,人心惟危都会爆发,生活在自己构筑的危险不安中,永无宁日了,所以还是有病治疗下比较好。而我们这个公众号一直的态度都这样哈。仗义执言而已。不会没事就甩锅。也不会煽动情绪,想看热闹的估计没戏了,赶紧取关吧。而且以后再看见瞎回直接屏蔽。没了这些人,我以后就可以多写点直白的东西。其实很多时候多码点字,多拆分开藏在各处,都是筛选读者而已,没有耐心,自大,偏执的都看不到哪里,也看不进去,看到其实也理解不到该理解的。这样才符合我们的要求吧。


大浪淘沙

任逸


今年的特殊从过年那阵我们就开始说,啥事都赖别人,简直就是无理取闹,现在别的国家也出这个问题,人家名义上是铁打的皿煮啊,咋不吭气了?还是继续挖苦讽刺呢?这种人真的小人而已。


今年不但风火连绵,还有水患,天气波动巨大,冷热不协,很多事只有抱团取暖,互相谅解才能共同度过,大家还是还要注意感冒,今年比较容易生病,我们得空还是老老实实开始做点香包吧,好歹加点魔抗哈。O(∩_∩)O。最近叫两个学生周末出去玩,一定要小心,出行目的地要是有雨水,就要特别在意了。不见得会是在哪里,但会有山洪的可能。出门在外都小心点,多关注天气,不要固执到你们定的计划就一定要咋样,不要贪婪到你们花了点钱就一定要如何,不要觉得出去一次,一定把什么都玩一遍才不亏。你们出去干啥的?志在哪里,时时牢记才可以的。不然遇见风火山洪,即便全身而退,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最近一直运气不咋样的那位同学,就是固执、粘滞、阴私造成的运气不佳。才会没事开车那啥那啥的。


而且出行要注意避开人流高峰,也就是说不要在节假日往人多的地方跑。具体为啥,说了大家也不明白,反正我的学生要遵从这个规矩。别人无所谓啦。你们该玩该出行的不必多想,不必在意。


这篇就是谈一些世俗杂事的。我们再说说那个协议的事,老实说,这个协议只是一个给两边争取时间的缓冲手段。不管意愿多么强烈,但对方一直从根本上敌视有些东西,而且连中导条约都能退出的话,还有啥条约真的可以延续很久呢?只要他们需要,随时退出,只要他们需要,一定说你违反条约,然后大咧咧的退出。所以无信就是扣在他们脑门上的戳子了。不过特型演员连任基本上问题不大,虽然还会有些娱乐需要,搞出一些吸引眼球的剧目,但其实很显然,后面五年还需要这样的来继续他们的既定路线,一个要脸的人是没法做出这些动作的,所以这个时代其实适合这种特型演员来在前面充当假装犯浑的小丑+莽汉。中东那边的水已经彻底搅浑,所有的布局,都指向某些家伙想打仗的目的。好吧,但其实和我们没法真的打起来啥。唯一的借口其实就是湾湾,但其实也不会真的动手。湾湾若都是自私自利的跳梁之辈,根本只有被当枪使,民风太差,其实都来自于会道门遍地的大杂烩风气,才使得把最后的底线都拿出来以利益衡量。那其实都是拿钱就能收买的话,这样民心其实并不被看重,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其实最后哪里都会排序最靠后,最先被牺牲,而其实不是别人如何,而是自己把自己推成各种天道做新的炮灰,那才是最悲惨的。。。苦不堪言,也是误入歧途吧。


说起来,真正有可能短兵相接的是那个牛鬼蛇神最多的国度。混乱就是他们的代名词,他们真的很危险,尼那啥当年的偏执就是在那种以心为本的文化混乱中产生的,久居是位,必然会被国度中的文化因子影响,所以治国本来就是修身,世人不明白而已,身心关系用在这里不是一个比喻,而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机理。原本作为第一个承认中国的非共国家,两个国家互称兄弟,很有一段蜜月期,但他们之后没多久就自大到竟然就要把中国归到大天竺联邦下,再由边界争议继续恶化,最后兵戎相见,被打的老实了,才会老实那么多年。但为了他们国民的自豪感,扭曲事实的他们逐渐忘记了教训,慢慢得还会再次步入那种自我洗脑似的疯狂中。危险的不是他们对别人,而是最后他们会被各种愤怒淹没,再也没有被殖民的机会了。


说起来,我们那天在一个山上溜达,路过一个寺庙,大门紧闭,禁止入内,路边的森林防火站的大爷,一脸不知是憧憬还是羡慕的样子和我们说到,大师在里面闭关。哈哈。偌大的一个寺庙占地最少几十亩,几百亩也是有可能的,大概就是供给不知几个“大师”闭关用的,颇有点曹园那种私人园林的架势。不知背后是啥黑恶势力还是需要查查保护伞是啥。但这都不算啥少见的,在各个领域类似的问题屡见不鲜。就看报不报的出来。我们在意的是这紧闭的大门上有一个大大的匾,上写两个大字:天竺。好吧。一股子不想在中国呆的,羡慕西天的意扑面而来,真的令人哭笑不得,生于斯长于斯,受尽恩惠,却志在彼方,不断羡慕那种地方,乃至直接划出一片地方假装是那里?那直接搬过去多好,移民多好,何苦在这片青山中想尽办法划出一片好似外国领馆的地方,写着这种匾额,传达这样的意,这会给被他们忽悠的老百姓带来多大的误导。不爱其所居,恰恰是他们脱离之道的体现。“爱教,但爱不爱国看情况再说”其实是这些外来宗教一直的态度,当然表面都会谁强听谁的,但背后私下心中的东西总会不自觉的带出来。任由他们这样打着宗教名义行那媚外之事,日后真的说不定干出来啥事呢。西天信仰,天堂信仰本身就在削弱百姓守土保本的精神强度。他们这种文化基因,总会在适当机会变成侵略者的文宣先导,这种事以前发生过。并非并再无可能了,所以还是得大力深入支持本土化的进程,很多东西需要从根上治治了。这种明摆着互相糊弄,其实大家心知肚明的事需要摆上来说说了。不过说起来奇怪,讲这些的时候,总有一种慢慢置身事外的感觉。


世事虽然看似就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但其实每天专注自己的志事时候,都有一种远远不真切的感觉,就像在另外的时空看向这里。不那么真切吧。就像春令营的同学来到图书馆,开始的时候都有一种时间变慢的感觉,时间也许真的就是一种感觉吧。不过后来因为变慢而受不了,觉得孤独,然后就再也么有这个感觉了。孤独是一种情绪,这条路还真的不是情绪太重的人能走,无冥冥之志,无惛惛之事,必然是没希望的。下篇就讲讲他们相关的事情吧。



END

华夏文明,先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