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凌霄升远志

目录

院中有一老槐,凌霄仗其德而生,每逢大夏,万朵相拥,翠叶红花,虬枝凌空,尽走龙蛇,颇有披云之志。但若无古槐,凌霄又何以仗?古槐苍劲,若无大地水土又何以立?士子登山,若自大粗心,无所依仗,又信步而出古道,一不小心妄入密林狼窟,岂非自误?杖子就是规矩戒律家法。

万物绝无独立之说,必有所仗,人有凌霄志,仍要平地起。惟道独立而不改,但没有到达那步之前,刻意强调独立,难免会有些自我,求新还是求真?聪明人经常会为了智力上的快感,或者标新太过,陷入自大的境地。这要切实小心。瑟兮方有僴兮。道人修道,最怕两件事,也是最常犯的两件事一是,自大骄傲,二是,贪婪自私。一旦知而不改,必是荆棘丛生。前道难觅,迷于山野,生死两难。若有远志,则能以志格情,行止有度,虽慢,杂散亦可去,方有凌霄之份也。

我蛮珍惜这段时光的。从春天开课以来,多了不少事务,一开始有些不习惯,后来倒是习惯隔三差五就给他们讲点东西了。不过也没事就在知乎上写点东西,整理思路。没少打搅大家的TL,真是不好意思。^_^。大家可以清净一阵子啦。^_^

我们一边上课一边收了新的同学,所以课程有些重复,但经典并不怕重复。所以至今,大学若以长度论之,才讲了四分之一,但真正的干货中的干货却是讲的差不多了。下次再回来,速度就会变快。

先人后己,所以先答朋友的提问。

1.关于身体如何锻炼的问题,我早先也写过,还请翻翻去。另外,锻炼身体和打拳并无关系,不一定需要打拳呢。而我们打拳和一般练拳还是有不同的要求的。技击上面训练比较薄弱,侧重点不同,这些都是没法用简单文字讲清楚的,所以没法这么写出来。有机会我大概写写思路吧。

2.关于佛教的问题,如何看待佛教,其实是个当代道教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在历史上确实和佛教纠缠很多,互相交并了很多东西,有些东西在皮无所谓,有些东西在瓤,就要仔细分辨,依然是个大问题。三教合一的思路,看似包容,但明显不如排斥性很强的自性教,十字教,绿教发展的好。这点和人性有关。而为什么总是单拿佛教出来比较呢?因为只有佛教才能对我们修行造成歧路的影响,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其他的基本稍微靠谱些就不会被五教合一之类的话干扰到。大部分道士或者好道之人,其实都是心理赞同佛道是一家的,我虽然反对这样的看法,但非常理解,因为我经历过。所以我目的就是为了道教日后能有一支不掺杂异学的思路流传下去。至于其他的,我没有那心思去过问啦。我们这个真的不是明清以来主流道教的思想,无论正一和全真大都是宋后三教合一的态度了,看看宇初天师的言论,一目了然。时代使然,不堪诟病,不过也正因如此,在学界内部,经常就是有类似的逻辑,道教的理论根本就是抄佛教的,所以还是佛教高明,信也要信佛教的好。这样的人我接触太多了。人家这么看并非没有道理的。所以你们总拿着佛教那点东西来解释自家的东西,不但方向相异,从修行上有问题,而且从形象上,从法理上,从宗教影响力上皆有问题。这个问题从元代就明显的表现出来的。辩经输掉,不光是外部因素,更有内部因素,既然借别人的东西来讲自己的东西,那就必然有些东西受别人的烦扰,若无真人在世纠正,这等教法极其容易走向岔路。而且也不如他们专研精深。辩经落到下风也是必然。可惜,道门教法精华日渐衰微,能知此者,九牛一毛之数。所以成道者凤毛麟角。也是正常。所以,道门没落起于三教合一。这点想不清楚,道教吃枣药丸。中土和尚在理论成型时,也吸收各种东西,但嘴上从来都不认的,这样高排他性的神学建构,对那啥的朋友比较容易接受啦。^_^。在所难免。人其实差很多的。而这部分人是大众。道教即便不会独尊己道,但不能事事和稀泥,用外道之说败坏自己本来。那不是三清祖师之道。

对于佛友,其实估计比道友关注我的人还多。。。其实你们应该取关我,这不是什么小气啦。因为我的方向必然会辟佛,你们乱搀和看,并修行乃至生活无丝毫好处。辟佛不等于抹黑佛教。这点你们放心,我和自己学生都这么讲的,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做得好要认,长处要承认,短处错处不用捂着,阴德阳过是也。至于道友私下诘问,参考佛教之事,并非不可能,问题是你得自己先有根基,扎实之后,见异学而不迁移才可以。而且有些东西,方向不同,南辕北辙,火候精微,修行不够,就是坐滑梯进坑之举。而且老实说,自家东西精深之极,一辈子未必能参透明白,根本不用去参异学。有的时候真的就是逞能而已。干啥吆喝啥,道士不尽本职,整天胡搀和旁门,要尔等何用?自然天道不予,不会看你顶着道的名,就会丝毫放水的。

3.关于宗教,我专栏第二篇讲的很清楚了,我对任何宗教行为都不感兴趣,甚至反对。无论什么宗教,包括道教。所以劝学不劝教。因此我即言明不希望道教变成一个大买卖,也指出了人间佛教以来的佛教,逐渐变成一个大买卖。你们大概又会以为我再抹黑外教。其实这是佛教内部长久以来的声音。人间佛教就是佛教没落的开始。也就是真正的末法时代。不管表面多么兴盛,都是如此。只不过这些声音很微弱,被淹没在巨大的利益里。不过有反思就是好的。我其实非常不希望看到真正的佛教消亡。只是希望被限制而健康生长。而佛教的商业化,乃至一切宗教,只要和商业挂钩,必然是社会大毒瘤。没有任何特例的可能。并非单指某个宗教。佛教整体基本盘,少说数百亿上千亿的。七八年前早就有人算过,你们不知道,并不等于没有人惦记这事,若不是还有明白的老和尚费心压下去,你以为会咋样呢?但老和尚日渐凋零。新和尚都是长人间佛教氛围下的。心思活络,与时俱进,在这个商业时代早就深深打上了烙印。那么这个度到底怎么拿捏,不提也罢。

宗教&商业&权力,就象黄赌毒一样。从来都伴生的。是人性中弱点产生出的社会现象。一旦明目张胆勾结在一起,被合理化。这个社会就乱套了。没有什么比贩卖对未知的幻想以及死后世界更一本万利的。更能攫取权力的。所以我们明确反对政教合一,宗教商业化的行为。警惕之心若少半点,这三千年大变局就真的堪忧了。所以若是真心修佛,别那么自私,不是说限制自家信仰就是对自己不利。反之才对。戒律戒律戒的是自己,而非别人。个人行止一定严守戒律,而不是以心为师,师心自用,必无出头之日。这是我唯一的忠告。而我还是会为了道教的生存,继续辟佛,没办法,干啥吆喝啥。所以麻烦佛友以后取关吧。其实,佛教以六道之说泼脏水泼了那么多年,我们这点真不算什么,大体都是实事求是的讲啦。并无刻意抹黑。什么经不用在自己身上,而变成七情造作的借口,都是败道之经。经再对,人也是错的。没有用的。佛道皆如此。

4.知乎上充斥着各种情绪性很强的同学,都歇一歇吧。夏天这么热,尤其是夏至以来,是养心阴的好时候,反之流失最大。不要自己佞性上来,不问不顾,什么底线都没有的话,自找麻烦。所以自己折腾坏了,得不偿失。这么大气性,干啥都么戏的,这不是一肚子浊气还能是啥。该劝劝了,剩下无所谓了。我反正看完今天宅总就歇啦。^_^

5.女子一定要更注意情绪问题,现在年轻女性得重症的蛮多的。大都就是自己生气气的,闷气憋得。再加上生活作息不规律。女子不修道也要注意这点,否则那些浊气恶气早晚聚集在身体各处,一旦爆发就是各种病,年轻注意养成好的涵养,日后老了,也会少些病痛。而若是修道的修佛之类的,更得特别注意。这些情绪,小心眼,好生气就好似树上的枝杈,一旦有了养分,经常先会补充她们啦。所以修养涵养情操可能对于寿命影响蛮大的。

6.问小学音韵的同学。小学与大学相对。小学,先学洒扫应对事师之事,所谓先事后得之先事也,然后才会有大学。最起码这是周秦教育的模式。所以小学并非单纯的文字的学问,而六经其实都是建立在具体事上面的。这是要点。现在所谓小学,并非原先的小学了,而是晚清民国从考据朴学出发,把文字考据推到单独境地的一种专门学问了。这并非我们道教的认知和家法。我们学习文字并不是他们那种方法,也不会割裂一些东西,所以并不是单独学的。音韵也和现代稍有不同,但若是入门,可以以现代教材入手。其实一开始,反切了解,足够了,至于后面,修行上去了,很多东西自然会循景而上。我们有不少音义之书,学界越来越重视道藏这些音义了。所以有不少地方他们的研究对我们学习确实有帮助。这些其实一般道士根本用不上,我看以现在的情况,不用太过费心于其上。有更重要的要学习。比如你们学的中医。

最后,给我们学生们留作业哈。放在这里让大家监督他们哈。

1.从汉代私学到宋代书院的演变,请简述历史以及异同。

2.为什么仁者寿?请从本文出发,别开脑洞。

3.请从POI的故事中提炼出为什么先学儒的重要性。再挑选一位主要人物进行分析。(open question,time-free)^_^

4.有朋友邀请我这个问题: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349311

听好几位朋友提过了,正好有同学看过,那就替我答一下吧。^_^

我附加的问题是:从这部小说出发,试讨论文学作品对于道教演变的影响。(open question)

最后两道若是朋友们有兴趣认真作答,请投稿给 @Cyberbrain 。若是精到,必有相邀切磋之情。

—-完蛋,你们这是找借口看小说啊,^_^。没看过不喜欢看的,也不用去看啦。。。。。

我不是鼓励你们去看小说,重要在后半个问题上。这是历史上,宗教学上一种非常明显的现象。麻烦抓重点哈。这不是玩笑题。明白这个问题了,很多表面的迷雾就会被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