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得失秉自决

目录

昨天的雷爽不爽?^_^ 。我还以为赶不上了呢,结果回来进屋洗了澡,就开始狂风大作。刚刚好,一点没耽误。今天一早上大晴天,结果几声雷后,一片云飘来,我这又下了会。^_^

总有朋友但心修道有什么五鄙三缺的问题。我一并讲讲此事源流以及相关。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838881

原来江湖传的说法不是这样的哈,但大概意思是类似的。

先讲个故事。^_^

早年在青城。大概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综乾先生还在。有人问他两徒弟,你们是要清福还是洪福?一个徒弟,想都没想选了清福。一个徒弟想了很久,貌似选了洪福。

这么多年过去了。选洪福的徒弟,声名显赫,不过早就逝去了近二十年。选清福的徒弟,默默无闻,反正五年前还在,估计这会也还在呢。当年我师父讲的时候,我也不以为意,听听就算了。后来方知,正因为他知我也会有类似的经历,才提前埋下伏笔。结果我早早听过,当时想都没想就选了。其人很诧异,而我肚里早就乐开了花,有个好师父占太多便宜了。现在这个机制没有了,讲出来也就无所谓啦。大家听听就算了。

修道和术法算命是两件事,需要分开讲。所谓五弊&三缺也分开理解比较好。

一.历史根源及出处

这种提法一开始和修道无关,后来变成一种标签,再后来把现象和原因倒置,成为一种命理上的说法。但和实际具体情况有些差距。

所以我们先看看原始出处。 依然是《礼记.王制》:上文讲三代养老制度。说完养老,还要说几种人有常饩,也就是国家常要体恤发放食物以资养之。最后讲身有残疾,仍有百工之力者,还是要自食其力的。最起码就从文本上看,养老救孤补贴各种福利的理念最迟已经是西周的施政纲领了。

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矜,老而无夫者谓之寡。此四者,天民之穷而无告者也,皆有常饩。瘖、聋、跛、躃、断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

用词不一,但基本描述的就是所谓五弊。前面四个是讲人际关系残缺,后面讲身体残缺。

纵观修道历史。不同时代的特点大不相同。从佛教东渐,一开始托庇于老,被认作道门分支后,他们不务生产,全靠别人施舍的方式一直受人诟病。面对这些批评,和尚们早期托辞辩解中,有一种装可怜的思路,往往是从上面这段出发的,强调自己无妻为鳏,无子为孤,穷而无告。需要受人供养。是先王之法。具体论辩就不具体贴出了。所以大家仔细看各朝僧道管理政策,对于年老者,往往最严厉的朝代也是有一定优容的。一般勒令还俗都有一个年龄上限。

二.道士与修道

从国家造道录司发度牒肇始,由国家常饩养某些道士的现象出现了,佛道这种不自养,食用国家长期贴补的情况,就被儒生抨击,双方论证,往往都用过这段话。这就是历史渊源。

客观上,一些求道之士,遣散家人,终身不娶,生而无后是有的,但不是全部。也不是一个系统性的现象。后来长期论辩中,修道&出家头上就顶了这么个标签。这是种印象而不是修道的充要条件。

但一语成谶,从全真道士开始,要求彻底出家。无子无夫无妻,谓之鳏寡孤,是非常正常的情况了,一边出家一边养着老婆孩子,才不正常。少年无亲,又有送往寺院道观养的。也就是从小独而出家,所以五弊前四条往往对应出家人。那就以本义来说,应该说一心修道参佛,弊于人际,导致了鳏寡孤。而不是倒过来,命中有什么,才适合修道。多是先有入道之行为,后才有无亲之选择。

算命这种事真正流行起来的不过在元明。往往找到一些六亲不靠,性子寡淡,孤苦命格的搭配来说出家人。有一定统计上的意义,但绝非是充要条件。

修道会五鄙三缺这类的说法很晚才出现的。大都是贬义。那是因为这些传播的人并不清楚这段历史,也不懂具体的含义是啥。变成一种流传于坊间神秘的命理说法。附会居多。用来诋毁道教。

早期道教处士固然有之,但有家室的是绝大多数,天师家六十代,完全不符合五鄙三缺之说啊。往往五福俱全的道人也是有的。所以,有志修道基本可以忽略这种说法啦。不要给自己增加心识负累。要清楚是自己的选择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出现。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而事实上,残苦之人,亲情很少的人,性子淡薄,执着于生死都会往往早早堪破世情,决心修道,或者出家,远离红尘。用命理打上标签是佛道兴盛,这类人从人群中涌现出来之后事情。那都是佛道理念广布社会之后的事情,恰恰和命理兴盛的时代重合。所以纵观其前后,是因果本末倒置了。很多修道人,往往经历过世间富贵功名,继续求索才成为道人的。所以单以命理不见得断的出来。道人命格往往有清贵或者纯厚之象,与和尚也都不大相同。

后来明清所谓法教,都是因为倒置之后,才有绝后练法之说。往往是有所求,用外力断掉,使得传人身形人际残缺。这些下文会讲。

三.法术算命

身体残缺和法术占卜的关系来源于周秦之际对于巫的认识。原来天不下雨就要拉着巫婆出去暴晒以求雨,而巫婆大都是所谓的残,也就是聋哑跛脚缺支。后来是被儒家禁止了。原文不贴了,仍在礼记里可以找到。

为什么巫婆常有天生残缺的?恰恰因其不全,故极易沟通外界,才成为巫的。这和修道人际有缺正好相反。他们是先有身体残缺导致了适合成巫。所以前四条人际不全和身形残缺需要分开说。但明清以来,道门清流不在,杂混佛巫,乌烟瘴气,也就被世人搞混在一起。神叨叨都算在道教里面。想必当年提倡三教合一的真人回头望过来,只怕也得想想这事是不是到时候需要重新再出发了。

为什么民间大仙,经常有体弱久病,中年妇女,或者两者皆有之的原因和身体残缺类似。不过就是薄弱,不算天然缺,但是外力一使劲就捅破了。根本道理是一样的。体弱身缺,就容易被窜窍。民间各类大仙神汉巫婆往往有类似的经历。

这和正经道士交接之道现象看似一样,其实原因正好相反。结果现在为了追求表象,竟是走偏门的自称道教的,实是外道杂染吾道。已经搅合成一锅粥了。

清代以来,全真内部教法出现了极大的变化,虽然也讲内丹,但往往没有基础,杂混外道,又长期偏于打坐行气,以致开窍者颇多,难言道门正宗,大体就和气功+禅法类似,他们沟通其实都用的类似大仙的方式,却要吹成神仙。实为当今道教一大弊病。常常有老道名声在外,但见面仔细一聊,依然是这种,哎。可是能分别出来的人,寥寥无几。那个啥全真72乩坛就是此过。却成了全真在南方一大特色。何为起乩?还不是上面讲的那种方式。这种练下去,虽有些特殊能力,但仙道难成,最好也就是民间法教祖师之类的存在。不上不下,与和尚那种清灵之鬼相当,或者稍好一些。有所谓的法力,但要靠着香火之力继续修行,所去之地并非善地。大限一到,如果还不成,那就彻底完蛋了。那些神叨叨说什么见过神仙之类的,大都见的是这样的。劝过几个,完全不听,根本不知深浅好歹,那也就懒得管啦。

言归正传

正因为身体残缺(体弱),会比较容易干这行,所以巫师传承里往往找这样的人,比较好入手,但有利有弊,真正明白的,也不会一味单找残缺之人。

秦汉那个时候没有算命的呢,但后来算命开始盛行,其实是占卜的一种衍生技术。自然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比如盲人算的准,也算绝利一源的一种情况吧。

至于一般算命卜卦根本不会有这种问题,因为他们身全,而又没什么修行,能力不足,法子和这种完全不一样,也没法子铁口直断,所以并不算和某些法术一样直接干扰别人轨迹。那么直接反作用于其身的也少很多。因此不能说算命中绝对没有这种现象存在。但绝大多数于此无关。关键判断就在于是不是直接干扰别人。这点貌似讲天命定不定那篇讲过了。真的有所谓人命天定吗? - 知乎用户的回答

而有些精益求精的算命先生,在不断的消耗磨练中,往往类似气功,也开窍了,那么其实又变回上面那种啦。所以我总说,算命不守规矩,陷得太深,最后不信点啥不可能的,最终身体一弱,必然神叨叨。和真正的修道擦肩而过。

民间学法术其实挺快的,也不用自己有什么真的修行,只要按照一定法子仪轨修习一段时间,就会生效,都是借力居多,所以只要熟悉借力,完成交换的过程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理解大道。那么借力就用拿东西来换吧。天下没有白来的午餐。图快必然有代价。这也是自己选的。这和修道自己苦修参悟出来的法术完全不是一回事。但这两者在外人眼里往往是混淆的。而为了有效快速,很多道人也去学这种,那么自然会给外人留下这种印象。

以上这些都是世人以为的修道,什么道门五术,呵呵啦。也是道教流变成民间宗教后出现的现象,更加是道教被人诟病的一大原因,但正经修道和这种大相径庭。根基方向,火候分寸,对于身体的掌控完全是不一样的。奉劝那些痴迷这些的同学早点清醒过来,以此修道,那些就是自己跳火坑。民间巫术神汉和尚大仙算命先生等等,往往是纯粹的实用主义者,纯力量的迷信崇拜者,与我等根基方向皆不同,但未必见得是人品不好。我们向来不会趾高气扬诋毁之,但不会跟着搀和的。但无论好与不好,对与不对,最起码和道门修行的理念是大不同的。这点才是最要紧的。

四.三缺笑谈

三缺,大概就是缺福禄寿?或者财之类的,我也写过法财那篇。要世间福禄还是其他,大体是修道人自己选的,一心修行,就不能把德行都化作各种人间富贵,那不够使的。但寿这点,修道人绝对不缺的。专注修道,往往耽误人际发展,无后无官等等是有的。但并无不绝对。而修道确实也需财物,所以这个度,需要具体问题具体把握。并不适合一概而论。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508207/answer/37831398

至于某些法术以及铁口断命,往往有明白的先人给出限制规矩,否则他们根本但不住有些东西。一旦涉及到自己扛不住的东西上面,借用的坛主不会消耗太多自身的东西,会直接用你的,那么消耗的就是自家福禄,厉害的直接减寿也是有的。全是气用。不够了直接抽先天元气,也就是寿命相关。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民间法教往往要人缺一点,不是骗你说出身后无人,就是那啥。不光是为了简单入手,更多是你口头应承,他自然拿你东西合情合理。对于人来说,往往得不偿失。但这种修行方式是民间挺普遍的。很多神叨叨的一遇到真正的事,就不管用了,为啥,后面那个先跑了,你就在前面当炮灰吧。事情都是你出面做的,他们摘的一干二净。因为他们守了规矩,你没守。执法找到头上都有的是可说的。这是他们生存所需,无可厚非,经常有人明知此点也一样欣然应允,为啥?各取所需。并不值得诟病。而大部分人是无知,那就和不懂法犯法一样,没啥好说的。

所以不能说修道就一定会三缺,恰恰相反,一旦修道到一定程度,这些东西历历在目,从某种角度是可以任由道人挪移的。古时,有的道士少年勤修,但是中年发现修不上去了,然后出山求仕,往往受到帝王尊崇,享有盛誉。这样的案例极多。其人并不是单单会两手干货,而是把自家的真气降解成福禄之气了。在有生之年,享有以前修行的结果,远比散去的好,若是能再逢机缘,兴许还能更进一步。

所以,修道和五鄙三缺没啥充要关系。而法术算命也得看是那种情况,坊间流言若是不假分辨,全都当真。就是给自己脖子上拴绳索啦。

这种流言往往是不明就里者以讹传讹造成的,就成了一种流布很广的集体心理暗示,反倒成了命理的注脚。我的建议,无论修行与否,不要自己给自己身上加上那么多附赘悬疣。轻装前行才是上策。什么前生后世,命理天生,统统扔到一边去。走自己不会后悔的路就好了。人生怎么过都是过,努力过,追求过,过程有了,结果自然成。这样的人生对于自己很充实。最后归去,不后悔,不牵挂,那是人间最美。^_^


@王栗子

这个和炒期货杠杆违约有点像,你做的事超出了你能承受的上限。那么就会破产。先天元气就好似抵押房子赔进去一样。福禄等等是你的现金股票期权。先天元气就是不动产里面最根本的那处地产。当然这就是比喻。


人受气当然不同,清气足者,专且一,最宜修道。最适合不等于最后他修的最好,因为后天主动取舍的能力,环境对他的影响一样非常重要。所以,常有资质平平,但一心修道,用志不分者,远超天生受气好的同学。这点在哪个领域都一样。不用胡扯什么轮回前生。不着调的最喜欢给自己身上涂抹这些。有些爱闹的大仙,看见练点气功可以发展成下线的小朋友就会和你讲,前世我们是师兄弟,师徒关系,我来度你。这种科儿,遍地都是。也就欺负欺负不懂事的小朋友吧。正经道门岂会不知这种说辞手段,早早就会和门人讲清楚。哎,可惜信这种信到骨子里的人多了去了,无非就是他们给你一个你不普通的幻象,满足你独异常人,掩饰你平庸的心理药丸。而修道恰恰相反,首先就要认识到自己无比平庸,又有鸿浩之志。那非得下常人所不能的功夫,才会有些进展。所以聪明人修道未必占便宜。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是极为平实认识自己的。


具体人还有我咋样,这个真的不是重点,请忽略。


其实就是把你的专注用于俗世,挣钱升官,那么你的真气自然降解成福禄之气。这个很简单。只要真的有了,易如反掌。没修成,有这股子气,有些办法也可以下次修行占点便宜。不过这些根本不是大家应该知道的了。

以后这种脑洞类的,俺就不回了,先把我写的要点抓住再说吧。没有基础的引申都是瞎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