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知乎问答_为什么道教经典多用隐喻,而不把具体实修直白描述出来?

目录

好吧,我稍微补充一下。

1.华夏的修炼不是挖坑,不是意识造作而得。更非自我暗示洗脑产生的幻觉所得。而是种树,根深叶茂,蒂落瓜熟。身体自然出现的反应。意识在这个过程并无太重要的地位。所以不会在脑子里想太多。也不用知道一堆没用的东西。船到桥头自然直。隐语是给走到哪里的同学指路用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村前欢迎到杏花村的标志牌和地图。没见之前,莫思量。也想不明白,见到之后,霍然开朗。两厢印证。可知去处。此行而知之也。若是直接和你说到时候会如何如何,那好吧,肯定是从修炼开始稍微有点现象类似就会附会到这上面,然后自我强烈的意识暗示下去,那么您离大师们不远了,所以不直说是为了保护后来,这个是极为典型的谶纬之用。也是学之以序的直接体现。

2.言之则易,不敢直言。隐语传神。这和啥慧根没关系。神清者易知。或者说心思纯净,一心一意,则神清易明。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后天训练的。顶多天生有人神更清些啦。看不懂那是您看似有修行,实则神浑气杂之故,这样的不是我们修行的要求。看不懂是正常的。

3.这些刷人用的,没有下功夫在基础上,志气短浅,很容易自大的品性,略有所得就到头了,不会深究其奥。那也就被挡在外面。自己巡阶而上者,拥有破除迷雾的能力,才会走的更远啦。
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基础就是大道啦。看不起基础,那您啥时候开始看不起的您就啥时候停下来的哈。我们是往下扎根而自长。整天读那些丹经,压根不是基础啦,整天琢磨什么内景,啥程度啦,就是瞎胡闹。那是佛教流俗后出现的恶习。名词越多越乱,知道越多越晕。勤学不是教人学那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