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知乎问答_佛与仙的区别是什么?

目录
更新
这里先说明下,背离人道不一定就如何不好,对错和喜欢不喜欢是两回事。吾等连非人都当做道友,何况只是离人道的行者了。再有觉得我造谣非议的人,俺不一一回复啦。您只不过一看背人就已然不再看我说什么了。这种潜意识以人尊大的反应,以情绪遮蔽意志的现象,我很理解,但是不会再解释。大家从根本上就不在一个频率上,鸡同鸭讲,枉费唇舌。嘿嘿。对于伤害你们感情的同学,我觉得很对不住啦,这里给大家陪礼啦。我下面的更新希望你们不要再看,因为会说一些具体的,这对心里上已经认定佛教是觉者教化的同学。已经掉进他们以此封顶大坑里的同学会比较难以适应。我只不过写出来给有需要的朋友看。这是我的修行,没有半点恶意。希望您能听劝。不然会有不应该的影响。谢啦
---------------------------------------
儒是人道,人之需也。1.自顺之谓柔2.通天地人3.有术能安人者。这是儒一开始的定义,基本上除了第三点丧失泰半,大部分都保留了下来。放在这里是为了结构完整,不展开了。我都快成了处女座!╮( ̄▽ ̄)╭

佛是弗人者,就是背离人道的修行者。佛教一开始传入的时候在秦皇年代,就叫浮屠,托庇于老而得祭。后来大儒们仔细研究后,给他们定了这个名字——佛。音与德同故为名也。佛字原本在杨雄先生哪里就是背离的意思。僧者浮屠道人也,就是这条路上的人,正在背离人道而去的小伙伴们。所以人重视的东西他们都要去掉。改姓出家实际上是背弃人道的一种体现。这种体现是离的一种极端的方式,或者说刻意的离断是他们的教法核心。拔萝卜和种树是有区别。无论好坏,区别实在很明显。彼教在我们看来算比较极端比较绝对的一种做法,有典型非华夏文明的特点。当然选择这路我们没有意见。

仙为遷也。升迁也;真者,直能盛车而升也。仙真两字其实都是后出,未见于诗书,实际早期是遷字,后人做入山之人以表之。其实也没错,但迁者不一定是人啊,道也非仅言人哎,真也非仅言人啊。没有人的时代已经有了,不见得用一个词啦。我们的视野从来不局限于人,因为这传承于人未生的时代,但是现在我们是人,这是个以人为主的世界,那就以人为基础,以身作则,以人道而求天道呗。尽人道而返于天,淡而离俗,这与沙门之学大不同。所以先儒后道,由地而天。我们承认尊重世间万物的精灵皆有升迁往来的可能,难易不同,时间不同,方法不用而已。这种不以平等为名,而以平等为实的世界观对于我个人来说更有吸引力。而人在这个已然的世界不过是迁移中的一个阶段。说是一种进化升降往来的形式没啥不合适的。至于是不是人,或者用什么方法,对于迁真者都无所谓的。不过我们恰巧已经是人,那么就以人道善护其根而参修至道,人为天地所钟,以此进阶其实最快。否则会走很多弯路,又或太过扭曲。这是我们的基本态度啦。

还有一些是关于我们对于佛教看法和两家相处的一些私货,等有机会再补上啦。^_^
------------------------------------小道私货,非礼勿视,佛教徒请转身----------------------------------------------------
我一直避免言及佛教,这次确实有些过界。不过以己观人,定有取舍,若是识浅,言语不恭不敬,得罪诸位沙门居士,护法学者,先行谢过。实非恶意。等到相关人等都看过,如果有人觉得我应该删除,请留言,我自会删除。不必相争。善哉善哉。
1.独尊己道:虽然明白是他们教法所需,但个人不喜好这口味。所以不走那条路啦。不过得承认这是一种修行的选择。我们尊重他们这种拔萝卜的方式。虽然在我们看来并不妥当,麻烦会很多,硬拔就是挖坑,硬离便是硬伤,根须都留在地里,所以才会有所谓他们口中的轮回,但是却把自家的东西套在所有人上,确实蛮有现代西方特征啦。当然人家对我们这种种树培根,善建者不拔的也有说法啦,并无大碍,不会真的影响我们。尊重保存不同文化是应该的,但是只尊重别人家,忘了尊重保护自家祖宗的,好像太过大公无私啦。他们后出之大乘毕竟需要世人才能修行,却要背离人道。所以得独尊于世才可以,世尊名号之所出也。类似这样深层次违和造成的教法硬扭之处颇多。看似系统而已,但实际很多还是拼凑。人要是想给自己的说法找个理由,总会找出来的,代价就是越解释越多。这种多正是我们所不喜的。但是总得叫这个文明活下去,所以不会真的去反对。顶多被欺负到头上说两句。而且彼教确实也有保黎民之用啦。就是别太过就好啦。对于他们的尊重是最起码的要求。很多人和事,都值得真心尊敬,但是尊敬不等于认同遵从,未至道德之前,最好区分清楚才好。

2.以此观彼:我其实对于佛教是善意的,所以才肯多说一些。大部分道友懒得多说。以此观彼等,他们确实越来越阴多阳少,不足以天,其修行理念方式虽然有来自古老的因素,但是大部分明显是后出造作嫁接之物,非一体而来。在其形成年代中,和“外道”不断争辩中掺杂了太多的东西,尤其是几次集结反倒是乱了盘。造就出来的东西方法多到已经成了最大的负担。才有啥法执的说法啦。最后所以才出现禅宗这种直指的法子;律宗约束狂禅;净土念佛一而概之等等宗流。都是坑挖的太多了,得想法子填的办法,华严其实也以调和各宗为肇因而出现的。超戒烂坨等等三大造经中心为啥都是废墟了,其实不是没有深刻原因的。深究佛教源流,抛去崇拜教法,很多东西清晰可见。道家以观古今之变为长,演其宗法流变,析其实,并不算难。在我们看来他们这一切努力仍然不足以达到我们要求的。大家追求不一样,所以很正常啦。

3.略说其教:以心识为中心的世界观,抛肉身现实为主。就要不断在自己的意识上做文章,无论怎么分说,实际都是在这上面用力,就有了严重的“我执”,比对身体的执着不在以下的强烈执着,那么就得去掉。然后那个法子又是个大坑,那么就有了“法执”,还得再去掉。这种在一个回路上不断叠加增减震荡折腾,虽然目的为了减离,但是很多时候事与愿违,就得像走钢丝一样微妙状态才能调和。这就是所谓那啥啦。还是一个坑。这坑罕有身体力行之达者,就不多说了。但仔细想想,划分如此清晰,是不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坑呢?没读过的人是不是就成不了了?您仔细品品味道,兴许能品出来他们的油性所在。具体八宗皆有所长,互补性蛮强的。但整体看来是因为认识不够深入造成方法上产生了必然的负担。这样的教法,一不小心就越来越僵化,或者越来越纠结粘稠,越来越失去其中精义。然后就得新出来一宗以平前宗之过。这路其实严重不适合不出家的人,出家三净才有可能,这些不出家自以为如何的,基本都是play go啦。因为人人都贪心能够成佛,所以人间佛教泛滥,佛教影响力越来越大。但这确定是好事吗?仅仅对于其作为世俗宗教的发展是有意义吧,但是对于其真实修行没啥好处,引动人心贪念,又无能皆治之,许个饽饽给你而已,挖坑填不上,空华水月,纸造灰塑,骤雨不终朝之象。有一天没有如法实心修行的和尚了,这路也就没了。那会是件很可惜的事情。不过现在还不至于呢,所以要走这路,请去找靠谱负责的和尚学习,真正出家修行,希望有一天能把钢丝走完吧。

4.两家区别:就像菜油和水的区别。都是液态,仅此而已。这种情况下,只好敬而不争。早期的佛教修行者也能至天,虽然因为他们的方式不一样,去的地方也不同,但好歹算是天,西天也是天,而后期的基本以清灵之阴气居多,并非阳气难以至天。重死不重生的必然吧。再后来,辫箩筐的越来越多,诚少狂多。不足与之论了。再后来,就是阴浊之气多啦,这也是符合时代进度的。然而阴也有阴的用处,所以虽然可以以我们的标准划分他们,但仍很少有道人专门造一经来说,对大众都随口讲讲区别而已。这也是对彼教的一种尊重吧。但也造成宋后一般的道士自己也开始分不清楚咋回事的现象。。。真是一利必有一弊。实为可叹!
华夏之道看似简单平易,没啥高深理论,其实尽在细节之处,实为善抱者不脱,抱一不离。就是绝大部分人粗心自大,不以为意,沾点皮毛就满足了,心情意志如浮草,只会对于吹牛厉害的东西用心崇拜,人云亦云,或者说太老实了?呵呵。这样就造成对轻视祖宗东西的风潮,俗称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殊不知子不嫌母醜,但用此心,迷雾可破,必有所得。反之,真诚不足,对名不对实,见不到天地之纯,那您的路似近实远。君不闻,道之出口,淡之无味也。

5.两家相处:俩家在不同世界观下产生的等级划分,不是啥值得争论的事情。我们确实是迁游登天为尚,只不过最开始的他们其实也是,就是自己不这么说,标立不同后也就彻底不认了,为了和当时六“外道”竞争生存空间,独尊出来,慢慢的失去哪位王子的本意,反倒失去了原先的地位。最后几乎在自家本土被灭掉。到我们这边借着我们生气来延续,这就是我们眼中的佛教。为什么近儒而远佛,我应该表达的很清楚了。华夏之儒道,以天地之纯为根基。他们的不是,是以心识为根基。大家不相杂,其实对俩家,对这个世界都有好处。还是那句话,纯纯自归,敬耳不争为上。
以上基本是我道门前辈对于彼教的看法,如果您觉得但凡有异议或者从不同角度思考就是诽谤的话,就是小气,不包容,那我也没辙,我们尽最大努力在尊重保护不同的文化和教法啦。现在只不过得先保护自家的东西。这并不是啥值得非议的事情。

6.自处自抉:对于修道人来说,佛经和尚佛教徒,敬而远之就可以了。对于有修行的和尚可以来往,但是前提是你得清楚自家咋回事了。在那之前实在容易沾上他们的油乎乎的东西,到时候洗起来费劲,贫道家里皂角不够,而强力洗涤灵是化工产品,需要代价的 ╮( ̄▽ ̄)╭ 。
对于没有抉择走哪条路的朋友,不要幻想都想占着啦。油有油的用处,水有水的走法,选一条走呗,^_^
对于啥都可以的同学,其实也没所谓,因为您压根就是需要神秘信仰而非明理修行。看似包容其实是杂不是容。俗称有啥就是娘也。不用把自己往这堆里归,乳浊液的营养最丰富,能叫人在这个浊世中好好生活就很不错了。但修行和生活是两条路,不能都占着的。

7.自示己非:这次上来写了佛教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早先接触太杂,没有基础,彼教在世面流传广杂,大多数人一上来都是接触这些的,很难拎的清楚其中区别,所以写点东西免得耽误真心修行之辈,写出来是我的修行,不得已而为之。但毕竟评说人家是非长短,是我的过错。在这里真心检讨。不小心看到这里和尚居士们,不要见怪,小道无恶意,在此拱手三拜啦。
〈(_ _)〉 〈(_ _)〉〈(_ _)〉
再次更新哈
以下是需要所做
-------------------------任何对于佛教有好感的同学请回头,以下才是议其非, ------------------------------

独尊己道是彼教最大的问题,在和所谓外道辩论的时候,就是这个问题。佛是觉者,那么潜台词就是和我不一样,不按照我说的都是傻?笨?不觉喽?这本身就是自我的一种体现。设计六道轮回的说法,自己明明就是和大家差不多的东西,但是因为教法需要又把自己摘出来。解脱不入轮回?标新立异,唯我独尊,实际上是一神教的特色啦。但是佛教是用一种潜移默化,不明说的方式,从人心贪婪最隐秘的缝隙入手,太多太多的老实人都掉进这坑了

1.众生皆有佛性,觉者是佛,不觉即是众生。首先前半句就等于没说,万物禀天气而生,自然有之,不然不会生,而且精研此道者就会知道,佛性和天命之性,仍然是油和水区别啦。这个不多说了。下半句就是以他们最擅长的手段引动您欲望的教法。有谁没有被这句话忽悠过呢?这个大坑啊。看似说平等,其实走进去就是崇拜教法啦,说平等未必真心平等,看似有等级,那是自然形成的,反倒是真正的平等。硬要泯灭事物的具体差别,是一厢情愿的乱其诚的做法。这和他们发愿的教法思路一脉相成。就是给自己挖坑,但是正经和尚是有明白人教导,有其他办法配合。您这种自己自修的同学,有人和您说过吗?读两本佛经不等于您就知道人家讲啥了,说到底还是自大贪心作祟。
2.一切有异议者都是谤佛,谤佛就会如何如何?这又是啥?和异议者辩论留下的恶习,辩论不见得次次都是佛教赢的。所以求胜心切的同学需要在学问之外挖坑下绊子这本不是王子和其徒弟的手段,典型的所谓外道的手法啦。这不见得比没事烧死别人的好多少,而且类似一种诅咒啦。典型的排他性的古代宗教特点。只不过仍然在他们最擅长的领域,心识上做文章,因为肉体上他们抛弃了。嘿嘿。这样理解,会不会是认为他们是小心眼呢?哈哈,这个是开玩笑了,不用当真啦。和尚们一旦说不下去了,就只好搬出来争即是失道意的大招牌来压人,是的,我们也有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境界,但那是给圣人之上的存在的标准,我们没有自大到用这样的标准来要求现在自己的地步呢,而佛学佛教,估计只有少数早期的尊者们有这样的境界,拜托认清自身的局限性,该认账得认账。

3.一旦有机会,那就标新立异,我们不是宗教,是佛学;佛不是神,是觉者。不是信仰,是智慧。和其他宗教比,佛教更智慧(jiao hua)的进行着排他性独尊的信仰建构罢了。这一方面确实很成功,但是也是种逃避,一利一弊。早有达者明之。张子十年岂是白费。

4.这一切就如我上次更新时所讲,是他们教法所需,因为他们需要独尊才能维持。但又要剥离我自身产生出来的自大自傲自矜自是,这两者的矛盾造成了,他们必须说很多很多来洗脑,还要有非常严密的戒律来限制。这就是他们完整教法的深层次矛盾。他们的无我是我的一种表象。他们的超脱仍不过是天的一种体现。他们的觉也不是特异别家文明的独特存在,依然是对自我认识的一种境界。这个几乎所有的宗教里都会有,只不过深浅以及表达不同而已。他们只不过特别注重这点,而且以此为一切的根基,并有觉者这个终点。如此说,您明白了吗?我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不反对他们,但是不会遵从他们啦。这点希望您理解。

5.同学,麻烦不要人家说什么,就不经过自己思考就信什么,嘴上说是明理智慧,其实根本上还是信仰乃至迷信。听其言,观其行,察其来由,再缓做定论吧。古代儒生反对佛教的最关键的地方,就是他们的诚和我们的不一样了,辨箩筐太多,事事以教化方便为由头,真的方便了吗?自己已经把自己忽悠晕的教法。细心要看其真实的目的,而非他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名相。

6.佛教的衰败原因:万事以心识为根本,事事求大,求全,求圆满,严重偏离真实世界,物壮则老,活力不足,而与现实造成巨大反差产生的反弹造成了灭顶之灾。之所以当时竞争者现在几乎都比佛教在印度本土强盛的原因就在这里。其理论看似完善,又极其擅长辩论的特色不给别人留半点余地,那么遇到强横的文明,直接屠杀干净,为了保护自己的信徒,或者麻木自己的信徒保持自身的教法,继续得在心识上做文章,那么威吓就成了最大的手段,报应也罢,死后下地狱也罢,真的有点过了。可是人家根本不信你这套的,哎,当时那大寺血流成河,多少一心求佛道的小和尚死于战乱,多么可惜。大成若缺,生生不息,圣人终不敢为大也。

7.即便如此,作为一种独特的文明现象,佛教依然是值得尊重的,因为他们一样有真正明白的人,深知自身教法的弊病,所以才有类似金刚经的出现。我们依然尊重彼教的教法。这点贯穿始终。如果一心求佛道,我建议找真实如法的和尚,出家严守戒律,方有可能克服这种教法先天带来的自大。这种自大是日后毁灭佛教的根本肇因。我讲这些无非是希望真心修行彼教的行者别把自己祸害了,连带祸害那位王子利他慈悲的好意。
注1:张子是横渠先生。十年专心治佛学而后立关学。早有明断。逆耳必是忠言 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