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知乎问答_你相信命中注定,还是事在人为?

目录

谢邀。
命运更多是人对某些事情的认知。事在人为也是某种信念。和自然规律没啥关系,更多是人生态度。

康节先生诗云:

事既不同时又异,也由天道也由人。
又云:
事体极时观道妙,人情尽处见天机。

用今人的话翻译:天是自然环境,人是主观能动性。

事情具体怎么样,既由天时,也由人情。主观在客观上同时作用才会导致结果。一旦人变,事也变。那么为了知天,就要倒过来才可以。只有在人变事不变下才能窥天。以事观道,尽人知天。穷理尽性乃至命也。这是人情尽处,而非彻底的无情。尽情和无情是两回事。最起码在邵子语境是如此的。说白了就是总结规律,^_^。(那天有人问邵子的东西,我还没答完就被关闭了,就在这里多讲一句。)

恰恰是因为人的自由意志,才可以了解自然规律,学习自然法则,以此来指导行动而达到自己的目标。人的情感等等自主意识会大大影响事情的最终结果。而自主中的自我约束能力大概是最宝贵的能力之一。这本来就是继承天的某种特性。利用这种能力,可以遇见人性中的天道。这是我们和康节先生大方向上的相同。而康节先生一直居静观动,居暗观明,以尽观人情而见天机。典型的由儒而道的进路。以他的观点足以回答这类问题。

是故看天者,观天人之际。查人情而知天意。交接之处看分明。

邵子曰:天道远,人道迩,尽人情,合天理。

这是由人而天在邵子观物下的一种诠释。康节先生学理上本就是图南先生的徒裔。所以不难明白此学根脚所在。

人由环境中来,在和环境互动中产生自主意识,通过这个自主意识选择了自己的道路。为了适应各种复杂的情况构建了各种不同的心理建设。软件硬件搭配的好,就会跑得快和平稳,搭配不好就会磕磕绊绊。这不难理解吧。在本文的语境下,就是题主所问的命运注定和事在人为两种心理态度。对于常人来说,真的不必纠结。^_^

所以题主问的一般意义事情上的命中注定不见得有,是个人对千变万化事情产生的各种情绪性疲劳的一种平复,是一种期许,是一种心理暗示;而忽略环境和外部条件的一厢情愿的事在人为也是心理建构。一种是给自己找借口或者安慰,一种是努力自强的心理建设。严格说起来,两者都是心理需要,还是人情而已。经常有人把自己的态度强安上啥名目,其实都是自我解释的一种方式。更多是一种态度而已。但这不等于这些态度没有用,只不过对某些想一窥天道的同学来说需要正确对待而已。

人和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必然会打上环境烙印。剥去人情之尽处,就是掀起帘后,撞见天意之一角,也就是自然真实的一部分了。自古有一个行当就是最善处置天人之际。大家知道是啥吧。^_^

一些真实的碎片显现出来,但这些和人类自我设定的命运概念无关,和人情无关,就是自然真相而已。此谓尽物之性,去己之情。依然是尧夫先生讲的。用我的话来说:“下棋和棋下,不和人下。”至此,观物之学才入门径。然后还有好长路要走的。这是有套路的,根本不是学个梅花就能如何如何的。然后若以事论,事无天不成,无人不成,所以天人合发才是真实的原因。知人谓之尽人,方能以事窥天。其实和社会学从找到某些自然规律挺像的。不用过于神话吧。就是语境和世界观的不同,大众的陌生,导致这些学问被大湿们神秘化了,被不理解的人丑恶化了。这两种态度往往是并存的,但无一是这类学问的真实面目。

所以题主下意识就在问题中给出了答案。相信什么是你根据自身所处环境下的心理特点,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做的选择。

这是一种心理需要,心理需要往往是人生存的本能,是生存的需要,所以不管相信命运注定和相信事在人为都无对错之分。仅仅是如何面对生活的一种心理态度。但和真正的天人之道关系却没多大。既不用硬往上凑,也不用纠结的。

---------
这不是啥正式问题,因为天人之际者,祭也。原来的占卜和祭祀是一个行业。^_^。

PS:
这次问题回答质量颇高,我还在慢慢看,明后天会慢慢回复。不过因为质量高的很多,所以很难都给大家列出来了。我稍微列几位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