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问答_修道之人如何尽孝道?
谢邀。貌似答过。看客对隐居等于逃避、懦弱、不负责任的评论如何? - 知乎用户的回答
修道行道,其实在气机上可以替父母甚至祖先补充一些东西。这也就是七祖升玄的道理。但七祖说实话很难做到。真的得借助天尊之力。但这个道理,自古就有,礼记中写过,如果明白啥是功德爵禄(见专栏旧法故事系列),那么就应该是知道祭祀之宗庙随着爵禄是有变化的。士一庙到天子七庙。就是这个问题。现在爵位功德都是乱来的,名实相符的系统没有了。但这个道理一样好使。你德行够好,修行足够,父母祖先子孙皆有益,这就是承负视角下的反哺。而且也是按照远近五服论之的。我们从来不单独脱离环境讲究自己如何。这么认为的基本都是误解。修道和大自然互动,在家在社会与人互动谓之儒。没有环境,吾等也没有立足之处。所以从这点出发,承负论的视角,就在于淡薄个人的超脱,而在乎家族血脉的兴衰。这点和佛教离苦涅槃本质上有不同。当然大乘洗地的说法,度众生,什么利益这个哪个的,都是强作之心识愿力在背后的原因,和这种自然血脉两回事。这种你愿意不愿意都有。
父母健在,你若修道好,血气相通者,皆得利益。那么父母孩子妻子就是最大的受益者。但当然你也会消耗自身的真气,说白了是不自觉的替他们健康延寿一点点吧。但他们自己若是不注意,这点一样没用。所以,还是那句话,自己靠自己。个人修个人。最好就是一家子都是修道的,^_^。不过我很久没见过了。
死后因其有子入道,真实修道,若是有成,一样冥中得益。用民俗的说法来讲,就是消减罪孽,以致于直接超拔。当然前提是你得修的是玄门真气,不是气功大师那种啦。那种没用。区别以前写过,您自己找来看看。没有必要在这里讲了。
而修德行,首先要尽孝道啊。所以这本身就是自洽的循环啦。
-------
是啊,为啥我们虽然不赞成有些道门分支的做法,就是同门作恶,一样折损的。
所以,这玩意,宗教最好别沾。
------
问长辈不慈,如何尽孝。
贴图里面说过了。
他们有能力自养,身体好时,追求你的梦想。他们你年老体衰,需要你的时候,你尽义务。这个标准算是清楚吗?
------
@王小二。
这个具体事务得自己衡量,我们没处在你那个情况下,实在不好乱说。原则就是我上面写的。
-----
可以,这个火化不影响的。但说实在,很少有人练到那个份上,所以不用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