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问答_历史上“穷理尽性”,却没有“至于命”的人有哪些?
谢邀,
早逝之天才。如王弼文中子。您说他们真是穷理尽性了吗?尽性必至于命,不至命,何敢言穷理尽性?此性非禅宗兴起之性。乃中庸,天命之所谓也。
了命,了性?后出之未精也。何敢以后出之杂而绳其先?此非华夏之源流,乃杂学之渊弊。君当慎之。
--------------
性之本意,生也。诗书国语左传,皆为生义,以至论语。子思作中庸曰:天命谓之性,率性之谓道,仍是生之衍意。人禀天受气而生。循其所禀谓之道。其弟子孟子,以及荀子和稷下诸子,皆明性之本意。如《荀子-正名篇》:“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 至汉儒,仍有明言,董仲舒之《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今世暗于性者,言之者不同,胡不试反性之名?性之名非生与?如其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性者质也。”徐曰:“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此言亦准。《白虎通论-性情篇》:性者阳之施,....性者生也,此人所禀六气以生者。”毋论性之善恶,其生之意甚明,与诗书同。传自三代。此为确证。
人禀受天气而生,谓之性。何为天命?天之所予也,命在诗书皆为令之名,使也。使我们得以生之天予之气。此意甚明。察之以细,究之以本。方能返本。惟望有志者,潜心实学,方能真修。不履邪径,入道无碍。
沙门自秦入华,托庇于老而得祭。白马之后而现,其无害也。汉末天下大乱,而沙门之说始兴。王弼乃开玄学之宗,以无为本,阐道以无,以破汉末之谶纬之弊。然一兴必有一弊,其学与沙门之空相类。自此,魏晋好清谈之风始动。天竺华夏之学,相杂相参相诘相攻,而沙门之学译为汉语,必用吾等之词汇。沙门亦有学,善取其近,以兴教化。然自此,文字之意大乱。后世之学人若不知源流,以沙门之性,参先秦汉典,恐南辕北辙,缘木求鱼也。
------------------
朝问道,夕死可矣,求道之心也。
理之穷,性之极,生之本来也。能此者,称为至命,复其受生之天气。至此,修道之初阶也。何以?君不闻,先天天弗违,后天顺天时?大道不穷,天道不息,仙道不尽。焉能自以为成而懈怠。此华夏之真精神。绝非后世阉割驳杂之粗学所能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