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问答_古人炼丹时为何会将「汞」与长寿联系到一起?
下面更新水银部分哈。
朱砂用量问题从来都是因人而异,没有一定之说,但终归要少。^_^
安神实际上是因为在某些条件下,人会神思活跃,那么需要一定抑制神经中枢的药物,但只要剂量合适,依然不会造成破坏。
-----------
谢邀,
我们经常用朱砂雄黄之类,略有些认识。和大家分享一下哈。^_^
一,朱砂(硫化汞)
并非所有的含汞化合物都具有毒性 ,其毒性与理化性质,与溶解度等密切相关,引起毒性的是少量游离可溶性汞离子。
知乎不是流行一句离开剂量谈啥都是耍赖皮的话吗?这就是典型的。
首先,硫化汞只要在一定剂量下是无毒的。反之,喝水喝多了都能中毒,高纯度的氧气也一样能中毒。那么离开剂量和所谓环境没法定义毒不毒的问题。平时的想当然不适合严肃的讨论问题。
其次,朱砂中的硫化汞恰恰是溶解度很小,所以可以足够控制汞离子数量不足以中毒,而硫化汞的又源源不断地提供被消耗掉的汞离子,以达到一定无毒的平衡,而朱砂又有很多药用价值,古代先贤们的智慧可见一斑。有毒吗?或许有,但是我不叫你有毒,而且还是不假外物。其自身的平衡就可以达到。
其次,硫化汞在胃酸这种强酸环境下溶解度大增,不过因为汞离子和蛋白质氨基酸等等形成了汞的络合物。这种络合物依然没毒,依然是个动态的过程,只要控制好,依然可以保持药效的情况下,形成无毒的过程。
其次,朱砂主要的毒性来源于有两种:
一种是不同朱砂矿中伴生的砷化物在加工过程的形成的有毒物质。所以一般朱砂加热的时候还是要按照一定方式来进行。这点恰恰是古代丹家重视的。
一种是高溶解性的汞破坏了某些酶的合成过程,其实就是硫化和蛋白质络合hold不住了,才使得有机会中毒,最麻烦的是甲基汞的几乎百分之百的溶解度。所以导致了对神经功能的严重破坏哈。啥事过度都会hold不住吧。汞也一样。
那么结论就是:
1,朱砂只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的,这点看似不重要,实际上原来炼丹的时候是用汞和硫磺合成朱砂,但硫磺不纯,其中砷化杂质很多,所以伴生的毒素比较多,需要很多步骤去除。这个技术从《抱朴子》记载的务成子炼丹中就有了:
又务成子丹法,用巴砂汞置八寸铜盘中。以土炉盛炭,倚三隅堑以枝盘。以硫黄水灌之,常 令如泥。
务成子最不济也是汉代人哈,^_^。所以远比所谓隋唐早得多。
2,不要超过一定剂量,不要单独使用,不要长期使用。
其实这两点,古人早有深入研究,按照要求炮制,都是没问题的。
这也是古代先贤的看法。
《炮炙大法》中记载“朱砂入药,只宜生用,慎勿生炼,一经火炼,饵之杀人”。
“多服令人痴呆”,“独用多用,令人呆闷”。
而且还有解朱砂毒的办法。当误食大量的处理办法:
慎勿经火,若经伏火及一切烹炼则毒等于砒霜,中朱砂毒时急以生羊血等等等解之”。
所以这次读书组朋友问炼制的方子我没给,他们自己贸然炼的话,加热的方式不对,终归不放心哈。虽说现在朱砂都是水飞的居多了,^_^但朱砂和雄黄(硫化砷)在一起炼制,依然不是初学应该自己来的。
最后,现在国家药典中朱砂类药物得有七八十种,实际上还有更多。因为朱砂的药用价值非常高。没有朱砂这药,很多药都是废掉了。例如朱砂安神丸,没有朱砂,基本用处减了百分之九十。但也有明确的说明,肝肾功能不全者,孕妇禁用哈,^_^。烦请看好说明再来衡量有毒没毒,本来就是肝肾不太好,自然有毒了。^_^
朱砂应用的安全性与其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问有关。口服朱砂或服用含有朱砂成分制剂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是使用剂量过大或小剂量长期使用导致汞在人体的蓄积造成。弄清楚这点,就知道不好因噎废食的。
现在中药出口为了符合国外汞的标准,在废除朱砂,其实是种不太好的做法,有涸泽而渔的嫌疑。
二,水银
古人认为汞为流珠,是为日精。阳气成型所象,阳气成形,则形神坚固。可以长寿,甚至长生哈。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其余慢慢更新哈。^_^
你们不要没事就那啥,这样不好哈。^_^
有朋友说修行人排毒能力不同,我在五石散那篇答过类似问题,就不多写了哈。
该如何评价五石散?五石散是否是之后教法混乱的因素之一? - 知乎----------------更新----------------
古人对水银和朱砂的认识几乎是伴生的。提炼水银往往也是从朱砂中来的。自然的天然水银倒也有,其状青白为上品,陶隐居先生早就在《真诰》中写过。而只要有火,就可以从朱砂中得到水银。这就是所谓的抽砂炼汞。具体有上下锅等等区别。但火候一定要好。不然汞不但易飞,还会变别的。^_^,熟悉内丹的朋友马上就知道我在说啥了吧。^_^。比起剂量来,火候更难把握,所以传药不传火,因为没法用语言表达,这次同学们就是最简单的炼蜜,也彻底体会了那种紧张感。分毫不等人哈,^_^。肉肉乎乎,临事难决,是很难练丹的。其实采药也一样,^_^。古代炼丹中的飞汞法里,有雄雌神飞之说,各有不同,讲究很多,并不是简单用个容器冷凝就好了。这其实算是古代黑科技的一种,但就像其他高科技一样,掌握不好就成了害人的毒药呗。
周礼天官中就记载五毒中的丹砂(朱砂)雄黄可以治肌肤病等。而殷墟中早就发现了用朱砂涂抹的甲骨文字,二里头遗址中就有礼器和朱砂埋在一起的哈。所以这种技术的出现可能远在我们想象的战国之前。
那么汞为啥被古人看重和长生联系在一起呢?长生永固,那么能保证不变化的东西,都被认作是可以练到身体中的,实际上也许真的也可以,就是生命漫漫蜕变的一种吧。
1.汞齐
对于金的痴迷来源于古人眼中是金性难坏,所以金丹是不坏之丹,不像我们的炼制的蜜丸,压压就变形了,^_^。(我们还是疏忽了,快递的暴力,所以有被挤压的朋友请见谅,但功效还是一样的,下次准备用盒子装,但不会这么多了。^_^。大家留好那个朱砂丹,能用很久的,以后会写的。^_^)
那么尽可能的把自己的生命练成像金性一样,就是古今中外炼啥长生的一种主要思路。所以即便在所谓炼金术中,也追求能够溶解万物的液体以至达到溶金炼金的效果。而中国古人发现汞是能溶金的,而汞又易飞,那么最后金子就会以溶于汞水的方式进入融合。这就是有名的鎏金术的原理,故称金汞齐。还有银汞齐,艮银之类的不多讲了。而实际上这也是后世丹家大谈铅汞水火真那啥的原因。铅中真汞,铅精,河上姹女,甚至淮南子中的澒也是在描述这个性质居多。 哈哈。内丹的术语都是外丹铅汞一脉居多,而其中并不是简单的借用。而是内外一致的对应,但因为外丹中毒的太多,所以才被废弃,独推内丹以为会简单,实际上也是“中毒”的太多。都成了气功,所以半斤八两,不精之其道,皆有害无益。五十步不笑百步。不是其道有问题,而是人有问题。不深研其学,竟是想当然的居多,包括很有名。。。
2.不腐
能使得人体的肉体不腐,这还是对于长生驻形的追求的延伸,古人有种单纯质朴的想法,只要能保留其优势地方,那么把不利之处中和掉依然是可以用的,而且他们并没有那么多思维定式,所以用汞极多。和长生联系在一起。当然牺牲的也很多的。。。^_^。尤其不是专精此道的爱好者。^_^。以各种文人官贵君王最有名哈。穷人也吃不起,^_^。
最晚战国时代开始。诸侯就在自己墓中封入大量水银,比如齐桓公的墓中相传有水银池。这是为了复起之备。古人对生死不是一个单向线性的看法的,但也不是轮回之类的。其实和坐蜡的木乃伊王国类似,复起才是他们的追求,也就是太阴炼形的一种。而巅峰的依然是秦始皇,相传他的墓中是一个模拟的天地,那么水都是用水银代替,所以最好别开始皇墓,不然真的很麻烦。很麻烦。
3.流珠
经曰:“汞是日精,因日而生,光明流转,滑利如珠,故曰流珠。”
水银是唯一的常温液态金属。内聚力大,重而能轻,时隐而现。其实是被古人阳气成型的一种代表。阳气成型,真仙是也。天上玄一,青龙与俱,太乙流珠,金华水母,志散不纯,铅即不真,无以伏汞。丹经万卷,无非一字。志惑则浊,行浊则散。姹女早飞,所谓,太阳流珠,常欲去人,至此丹无道也无。
所以怎么锁住流珠就成了目标之一,这就是金锁流珠名字的来源。但其实不用锁也许能更好些,哈哈,所以若论教法,还是有区别的。不知有之,比有意为之更高明。纯精做学问,深深践行,诚敬公专,真铅自纯,真汞自炼。黄牙为根自能安之,何用言之以姹女灵飞?届时火候到了,自然有水到渠成之法。所以我们一开始能不给学生讲这些就不讲,但若是需要,亦无不可。
这次做香丸,无非是给他们增加些实用技能,这个东西在古代非常实用,只不过不见得是用蜜,这次用炼蜜一来是为了日后他们能做服用的,二来是考验他们哈。^_^。他们表现都算基本合格啦。^_^。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终究会改掉。只有在具体实物操作中,才能看出真正的品性吧。^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