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问答_如何看待媒体报道称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是否属实?具有怎样的意义?
谢邀。
是真的诞生?还是这位自行宣布?其实是个存疑的问题。
1.亚洲人的艾滋病应该不见得都这个CCPR5蛋白的机制。他选的这俩娃到底是哪种不知道。
2.是不是真免疫,光自行宣布是不行,但这个没法用活体试验证实。所以这基本属于一个炒作的噱头。但就是没想到负面炒崩了。
3.就以当代中国科研造假,求急求快的风气,这位到底做了啥有效的东西,还需要权威第三方评估。骗子太多。
2006他学士毕业的时候,我正在超净室做器件呢,共用设备的一个组就是华人领导的微流体测试基因的课题组。他组的老板是整个实验室默认的大忽悠。炒作概念来获得大量项目资金,招一堆学生,泡制文章,那种野蛮发展的模式被很多有素养的科学家诟病。最后啥样子,我也不知道,因为远离这个领域很多年了。但他们那组搞微流体的学生私下交流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就是他们圈子就都这样。这位贺同学也是干这个出身的,是否也沾染上了那个圈子中的世界领先,超快第一,首先发表,拿项目的,挣快钱的科研发财套路是不清楚的,但看他的履历,未必全无可能吧。
但真正促使我下笔的不是他,不是这个小圈子,而是此事反映出来的他们所处的大环境的问题,什么样的土壤成为这种的沃土。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我们有个理论就是同气相求。泛泛讲,什么特性的人会在什么特性的地方出现。他这样的人,完全违背科学伦理的人,一个和莆田系媾和的人为什么出现在南科大?为什么出现在深圳?一个胚胎基因操作到出生,也就是他对外宣布,最少小十个月,而筛选参与者,立项申报,最短也要一年以上。他所在的单位,主管部门,是不懂他做的事情违背科学伦理,违背国际公认的红线,还是说根本没有专业能力监管这个项目的合理合法性?还是说真的同气相求,一心求快,求名,求升官发财,一路开绿灯呢?你们干嘛吃的?任由这种潘多拉的盒子在中国打开。现在出了问题,一推四五六,反正都叫他背就好了?甩锅甩习惯了吧。热度一过该咋样就咋样的事情太多了。最近低调点就没事了吗?但这次门也没有了。不给交代,是不行的。
放于利而行,多怨也。
我们念硕士的时候,科学伦理课时第一节。而且是校长,一个诺贝尔获得者来开篇的。要我们牢牢记住科研工作者的底线,科学的进步,尤其这种类似的问题,要需要长时间大量的论证无误后才可以面对大众的,才可以商业化的。我们对大众有信息优势,我们要对自己讲的信息负责,这才是一个追求真理者对这个世界的责任,这就是科学家的义之所在。
这两个孩子面对的不单单是生理上的风险,而是社会的压力,谁都知道这种编辑也许会对后代,甚至十几代有不可测的风险。你们就考虑自己的名利,何曾想过 这两个孩子长大要面对什么样的舆论,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叫她们何以自处。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被隔离保护起来,不允许自由恋爱结婚乃至生殖,这是为了整个国人后代着想。而且会被长期置于科研观测的视角下的。
就算退一万步讲,你们要真的是推动科技进步,你们要真的是有自己宣扬的那么充满人性的关怀,岂会公布这件事?默默无闻保护起来,最起码这俩孩子心理上少很多负担。但你们做不到,因为你们心里根本没把他们当人,根本没为她们设身处地的想过,她们只不过就是炫耀你们科技进步的工具。而且艾滋病就是一个噱头,多少人根本这辈子和种东西一点关系都有,非要以此为编辑对象。每一个细节都体现逐名贪利的特色,这样的人是科学家吗?在我们上学的那个年代,我们都是仰视他们的。默默无闻追求真理 ,默默无闻为百姓造福。现在呢?造假,骗子,哗众取宠,虚伪的知识分子,被称为砖家的存在毫无公信力。这个群体逐渐被社会唾弃的原因就是变得一点社会责任感都没有,不知道自己破坏的是最宝贵的,继承的先人对真实真理追求的意志,对公众传达尽可能贴近真实的义务。科学家,知识分子相比大众是有绝对信息优势的群体,一旦恣意妄为,后果不堪设想。
丑陋的贪婪,无义的冷漠,无过于此。这一切都是因为欲速而忘义。追逐个人利益,没有丝毫节制,造成的怨怒。科学家,知识分子群体尤其应该反思。一个社会中的中坚力量大面积出偏,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种货色在南科大出现,南科大需要反省,在深圳出现,深圳也该反省,到底什么样的土壤造成了这种事。莆田系就更别提了。这四者绑在一起,明确的反映了一些事情。试验有很成功的地方,但不见得都是成功的。是需要再次调节的时候了。搞科研求快,把多少一心追求真实的学子逼成这种贪利之辈。
无欲速,则不见小利。
一切的原则就是周而不比,实事求是。现在真的该再次检讨了。
以上就是我看到的所谓的意义。能把这件事捅到公众层面来使得大家知情,大概是唯一的正面效应,但不是他们的意义吧。
意义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