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知乎问答_孔庙祭器不用豆腐,现在的祭孔还是这样么?

目录

谢邀。

在北方民俗祭祀有些神仙时候是放银耳,木耳,豆腐,香菇,腐竹之类的。这是素食祭祀某些属性的神鬼的做法。但不适合正规的祭奠先师之礼。用什么祭祀要看对象的。

民间有的时候不分青红皂白想当然,用在这里的也要用在哪里,可能搬到祭孔中去了,犯了规矩,所以才有儒生编出来这样的说法吧。

祭孔是祭祀先师释奠礼的延伸,三献酒爵,三牲胙肉、稷、黍、饭等,自古未有豆腐。除了魏晋有一阵子特别乱,一般正式孔庙的祭奠都是官府礼部执掌。曲阜和帝都的孔庙以太牢祭祀。还是很重视的。豆腐之类没听说一起上的。

民间祭孔多是宿儒住持。是不是他们传出来的说法?不得而知,不过豆腐这种用石膏点成,性寒敛气之物不同于醯醢(xī hǎi),不适合释奠先师之义倒是真的。可能是大儒和百姓讲不清楚,然后用这种说法普及的原因吧。

《汉书·艺文志》录“《淮南内》二十一篇”为杂家,并指出其特点为“兼儒墨,合名法”多称颂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这是典型的儒家特色。

汉代的儒学是道家化的儒学,墨法也是和道家关系密切。所以才有所谓杂学的说法。其实际上就是儒道为主的道家集成。

淮南王本人的儒学功底不差,而且《淮南子》涉及人道的部分,基本是儒家的引申和发展。所以以此论儒道&豆腐&祭孔之事,可能是搞笑居多。若是以侮其作乱,倒是有点可能。不过我觉得还是豆腐本身的问题居多。

至于现在祭孔,呵呵啦。从民国开始讲究的是唱国歌。。。食物基本以煮过不全熟的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