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知乎问答_《庄子·天道》中说钟鼓之音是乐之末也,那么乐之本是什么?

目录

谢邀,礼记中的乐记是最先要读的四篇之一。读了您就知道了。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人心感物,再运精神,动心术,则钟鼓干戚之音容从乐而出也。实则诚于中,形于外,自有音容相随。是故先王作乐以兴教化。乐之于先王,内外本末通达也,而于子休先生所言之时代。内不感物而强作音容,何故?不诚,不诚于中,感物之功不纯也。乐之本末,古今皆同。然则,时过境迁,人不得其诚,则诸子似各有所重也。

《庄子天道》本文里写出了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虚静恬淡无为者,必先达之以诚。诚者,天之道也。


乐之本者,感物以诚,则虚静恬淡无为。


《天道》后面继续写了:
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曰:“吾师乎,吾师乎!齑万物而不为戾;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寿;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之谓天乐。故曰: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故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故曰: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

两厢对参,不用再多解释啦哈。
-----
@我眼望不着
重心在诚,不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