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问答_无才或财不修道。 无才或财不养道 请问该如何理解?
无财不养道,法侣财地,皆有内外之分。不以外财而修道,不以清名而行法。
内积法财方能养道,修道人一旦踏上此路,一切财情用度,师资修行,功行进度皆由法财而生。外人所说之财,不过是支持修行所需之物。这不是你求来的,而是你一心修行,自然需要,必有所资。明初王灵官传下一句话:“君若有三分修持,某必七分护持。”其义甚明。若明了心志,真实信仰,下心修行,人心顿安,无人心惟危之婴,有道心惟微之宁,祖师感其心,自有庇佑指点,神将感其志,护持左右不绝。出家为此,苦行为此,立信安心亦为此。七真所倡皆本于此义。自称玄裔者不可不知。
法财几于德行,重积德无不克。求财则志纷,志纷则德散,用志不专则不诚,至诚无息,不知而德,无为而无以为,上德也。此为真法财。无此财,即便富有天下,位高权重,名动海内,舌灿莲花,仍是无根之木。算不得修道。外求名利以谋长生者,不知培根而拔苗,焉能开花结果。修道者不可不知内外本末之别。
外财够用即可,何为够用?用必以简,简者俭也,天道运而不积,惟俭能养。为道者自知。多藏厚积那是人心不安,贪心作祟,不管如何自我安慰,自说自话。也无用处。自古道士皆称贫道,并非仅是谦称。贵以贱为基,道士以不积为称,从天之道也。今世那些羡慕旁门金碧辉煌香车豪宅,世人景仰,万众尊崇而宣称要成为富道名道者,自古不绝,随他们去。个人追求,不关我等是非,但倘若动心以此诱人入道者,以名坏实,败坏教法,自有罪衍,三官问罪,不可不慎。
修行途中根据身体需要,居处,衣着,饮食等等都有变化,自然而然,并无强求。能如此者,方谓知之修练。外人之论,风过而不留,不足动道人心也。
--------------还有两天------------
此文是针对立志求真成道者所写。绝大部分朋友实际上并没有开始真正的修行之旅,所以也不需要在乎上文中所讲。一个人最大的德行,就是叫自己对这个世界有用,那么善待自己,家人,努力工作,好好生活,这本身就是积累德行。最起码不愧于天地,这样久而久之,积小成大,慢慢来。专心于一事,自然成于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