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问答_既然古代能算阳历(24节气),为什么还使用阴历?
目录
谢邀。
1.农历是阴阳合历。而不是阴历。俗语经常混淆也就无所谓了。但研究的时候要清楚这点的区别。
2.阴历主要是看月相朔望很方便,早期各国都是先出现阴历的。优点是精确表达月相。
3.阳历的优点是反映太阳和地球远近以及季节的变化。
4.阴历,阳历,阴阳合历都要置润。就是复杂程度和精度不一样。
5.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点是由太阳运动决定的,月份以中气所在为标准。但月份的长短是看月亮变化的。十五十六为望是非常准确的,这点阳历就没有了。所以同时考虑阴阳两历的优点才是农历的出发点。而月首的选定农历和阴历又不一样,合朔平朔就不多讲了。但以地支为月建实际上非常厉害的建树,是考虑到两气关系,又考虑到两气变化之后的一种做法,这种用天干地支表达的历法其实是一种气历。这些姑且不谈。但很明确是包含阴阳历的优点:既可以看出寒热季节变化又符合月相直观变化的历法。这对农耕以及日常生活都是很现实的。而干支历的搭配在尽可能的描述阴阳两气的运动。这是一切自然变化的实质,最起码中国古人这样认为了几千年。有其非常精粹的思想在后面。不好一言蔽之就舍弃。
6.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定义确实是物候性,物以阴阳两合而定往来生死,这是阴阳相合才会出现的结果,所以单纯说二十四节气是阳历的并不准确。因为除了时间点的分割,其中还有大量的内容同样重要。才是二十四节气的亮点。所以二十四节气是农历的结果,是阴阳合历的结果才是官方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