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知乎问答_汉代的儒学是怎样的?经学和纬学在儒学发展史中起到怎样的脉络作用?

目录

看到题主问题的说明,很开心。心平气和,以此诚意治学,吾辈之楷模。如此,小道识浅,僻居荒野,见闻源流与诸君不同,却愿献丑以飨同好,不足观省之处,还望不吝指点。

一.经纬:皆织也。说文所按:纵丝为经,横丝为纬,凡织,经静而纬动。经纬之义甚明。经为常体,纬为变用。经为道,纬为术。术本于道,离道则术不足以验。以术为学,比之以经,当慎之。却不可废。何以?凡织以机杼,必先立其经,后以织梭动而贯经而围束之,布得以成。围者纬也。不得贯束,其布难成,其治难施。以纬乱经,汉儒之过也。有经而无纬,后儒重经教道统而轻术工法用也。此致我华夏衰微之一因也。因噎废食,实乃憾事。此为经纬之由来。广义的经纬啦。^_^。

二.谶纬:谶者,前定徵兆之言。言之则易,故隐语之。本无过错之处。而纬学为占验之辞所汇。占卜预测是智慧生物对于未知的渴望, 这点上,古今中外并无二致。科学无非也是提炼已有的现象总结出规律,去验证于各种已知未知乃至预测未来而形成的学问,进而创造新的东西才昌盛起来的。方术占式是中国古人达到此目的的方法。背后一样有着先人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记载这个基础的就是经。失去这个认识的基础,这个就成迷信,想当然,祸害。乱儒不以修身达此根基为要,而强以象应事,作假为谶,坏兆败机。反集而成学,乱鬼神祭祀,上使君臣不政,下令民心不安,天失其常,巫鬼横行,瘟疫四起,以致汉末天下大乱。算的上造成汉朝崩溃的一个主要肇因。
谶纬来自方术,方术的源头可谓上古。就不多讲了。谶纬之前就有方术,谶纬之后的方术系统化,而且基本都被所谓失传的谶纬之学改造了一遍。我们现在所有术数的基础几乎都在汉代形成。而且并非没有道理,诸如,纳甲,纳音,三式,进而压胜符咒等等。所以真正要掌握必得先学经,再学纬,有道有术,进而通神明。而且最大的谶纬之学,还是保留下来了,就是周易。周易,原本是占卜之书,却因三圣而成经,不得不说,实为纬学之根。现在的周易其实即经且纬。还有宋儒,几乎都有图谶的学问,朱子那书里,可是有太极图的,严格来说,这也是谶纬之学啦。所以,其实抛去汉儒发展出来那种神叨叨的为了政治目的瞎编的东西。纬学有点类似于化学。经验总结而成的半经验式的学问。但是我非常同意几位先生所言,纬学一定要在有经学的基础上学习。不然失本就变成了迷信之学,骗子之学。

三.儒家三学:关学;理学;心学。这是宋后儒家的三驾马车。到了清朝,先有船山实学,后有乾嘉朴学。其实汇集起来反倒是能至先圣之道。其中关学最精,实言大本,破佛学诸弊,复我华夏本来之学。道之为物也。以此为基,纬学无害而有益;理学为正统多年,似老却非,实为儒欲统佛老而不得已也。心学能接西学,却流于东瀛,故使其维新明治;实学接唯物之说,实为本朝毛公之根基;朴学接今之汉学考古,朔古寻根,日后更有大用。以此观之,今世经学而未绝。纬学门槛甚高,却非不可能也。道统无术以用,何以应西学?观彼之学,善用器术格物以精其学。吾道若有经无纬,有道无器,何能以术精益吾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非以此不足以复华夏之文明也。儒道莫再相争,道术莫再相轻。百年之后,方有可观也。

顺颂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