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问答_礼的好坏?社会需要礼么?如果失去礼世界会怎样?
看到了,我试着答一下。
结论是:道家最讲礼。这个礼是礼的本意内涵,而非表面衍生出来的意义。
首先,礼的本意,一是符合。二是让。前提:第一是要有别。否则无从谈礼。
第二,要想合节,必然得相应的心理状态和行动模式。所以,忠信,礼之本也。道家典籍皆重本轻末,必言厚而薄自生。处其实,不处其华。因为那个时代以降,世人不知本末。故不知若能忠信为本,自然合礼的道理。只知道表面的礼节,不知内心的真诚。这样的话,自然为了表面礼节功夫,虚饰文辞,暗藏祸心,说一套做一套,图其名,毁其实,既然以名坏实,那就去其名还其实也。所以他说,“礼者,乱之首也。”
第三,为什么说,道家最讲礼?
太上有言:“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河上公注时直接解释道:“不敢天下先,非礼乎?”道家所倡,皆以不争,无为为上,这不是就是礼让的核心内涵吗?而且只有这样,自然有礼,合节,明阴阳,通无形。所以说,道家最讲礼。他说孔子那个,说的就是,抛弃已经过时的教条的表面功夫吧,遵从礼的本来含义,知道了他的根本,就能掌礼了。这也是你说的返朴归真吧。
第四,礼,本身因为祭祀沟通无形而生,自古国人最讲祭祀,所以,这些仪式本身就是礼。但是仪式本身最根本的内涵,是忠信,是真诚,是谦让,这是一种尊重自然,尊重别的生灵,尊重祖先的态度,敬后能诚。诚则动静合节,此非礼乎?
第五,道教为什么立教?
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礼失之于朝,而求之于野。汉末纷乱,国家朝堂礼不周全,巫鬼横行。百姓民不聊生。是故祖天师张道陵立天师道,教化百姓,禳制百鬼。祖天师这是家学渊源,他是张良八世孙,而且家中历代在朝为官,皆为礼官。所以道教接管了民间针对百姓的,祭祀,斋醮,而后各个道派都有这个社会功能。就拿全真道来说,一开始并不讲究这些,但是后来,邱,王等人都有大型斋醮的记载。因为这本身就是道士的功能。你只要功夫够了,诚心够足,自然能够沟通阴阳。祭祀掌礼。到了明代,大明礼部设神乐观。皆是道士掌礼,主管祭祀。
最后,说了一大圈,无非想说,礼要讲,但是不是虚礼,而是诚礼,真诚忠信,自然由内而外给人一种有礼的感觉。长幼有序,各行其道。而是道家道教皆讲礼。与儒家有相同也有不同,但是核心的东西并无二致。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