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知乎问答_该不该寻求将道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归宿?

目录

谢邀,如此认真对待这件事,已经说明您的心意了。时间长着呢,当下不用着急。
1.神道。
您要是能够约束自己,真正做到清静无为,圣人也,自然不用教。神隐无名,显之以教。世人多骄狂,自是自矜,而不自爱自知。圣人设神道,应阴阳而知谦恭礼让。达诚而能修其德,德厚而能修其真,以致圣人。神道以为用,登山之依仗也,您要是腿脚好,又认路,自然不用啦。

2.教法。
宗教的概念传入后,道教和道家被割裂开,为了符合人家的定义,削足适履。这个科学时代,知识分子和舆论对于道教,神仙信仰,都抱着一种淡淡的不屑。在很多有学问的学者眼里是迷信骗子神棍的称号的代名词。我的同学都很难理解我的选择,而我原来也总参加道教的学术会议,也算是深有体会。这也是一种历练啦。处众之所恶呗。我们只要求管好自己,别人咋看真的不要紧。
我们的文明是割裂的,道家之学是可以逐步实践的方法,而非空谈。现在道家无学,世人皆求道家之逍遥洒脱,却不知原来学必重师教家法,鲲鹏之扶摇,其必有根基,若无根基,只学其表,欲逍遥实则散乱,欲洒脱实则狂放,实在舍本求末。餐霞饮景也得有这个本事不是?魏晋名士多有此过。今人狂饮放荡而自称道家者多矣,却于身心无益,实为误入歧途。家法教法,异名同实也。家法不再,教法尚存余韵。苍青生满满全是东华萌动之意。有些时候其实不用想那么多。

3.志心皈命礼。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给你写这个。
志心者心之所向。专一不杂。皈者归也,命者人从天地所禀受。为道者,专心返归于天地者。礼者,履也。敬让而符合应其足也。何以从道?专心恭敬而能从道。专心者诚也信也。恭敬者谦也下也。神上吾下,信以养诚。修道之阶梯。教法之一端。日久专精,言谈举止皆不同。真修行也。苍君有愿,敬而不求,实为修行之真心。不可妄自菲薄。

至于什么党员马教无所谓点事,又不用你大张旗鼓的弄得尽人皆知。父母妻子的看法,如果你能以此生气满满,生活的更好,工作的更好,那么相信他们也不会真的反对。时间是把杀猪的刀。执之者不伤啦。^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