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问答_道教内丹学是否受佛教影响产生的?
谢路兄邀,您邀了好几个,我把几个差不多能一起答的放在一起,有空的时候补上这个坑。
怎么看待道教内丹修炼? - 道教
@章鸿
元神和识神的关系,如何才能天人合一?
@铁砣水上漂
佛教、道教的交集和区别在哪? - 宗教
@李大嘴
一个开悟了圆融无碍的人,在没有任何易学基础的情况下,如果突然去看易学那套东西会是什么样的体验?
@李知愚
------------------------------------------------------------------------
这几个其本可以放在一起答。是个大坑。戏说长文,不定期更新预警。
天河章
前言
修行体系的流变都是不同思想兴起造就的。阴阳扬抑,显隐兴衰。万事万物皆从此理。思想如此,佛道流传交变也如此。这之间,算的上是笔烂帐。我慢慢说。一不小心就会触及俩家优劣,又或门派修行之别。我努力避免。善言无瑕谪,是谓圣人。我自问相差甚远,梳理下修行体系的变化和当时主流思想的关系,以餐来者,仅此而已,若是言语不到,得罪之处,还望海涵。
一 大道废 老君隐
凤丘三问太上而叹老子尤龙。遂潜心于易而作辞,老而著春秋,微言大义,立仁义以辨忠奸。道祖彼时尚在商丘,知凤凰必尽其性,耀其光芒,上承三代之六艺,下为万世之师表。凤凰至情至性,闻麒麟出于鲁,瑞兽现于乱世,大恸掷笔,未及全功,留言曰:“知丘者春秋,罪丘者亦春秋。”遂不言,不足一载,魂归道山。太上知其徒虽贤却未圣,集论难之语,仍不足以竟丘志。而春秋自此绝,战国始发。天下征伐,百家争鸣,大道希夷,罕有问津,复归其荒。凡事一兴必有一弊,惟圣人能平之。故西出而隐,尹真人望紫气东来,此二位博大真人演教于楼观,留书五千言,述坟典之精义,亘古之玄妙,名之以道德,传华夏文明之薪火,以全仲尼之未竟。神州赤县,圣人再临。凤凰浴火重生复再来,此乃一纪之后话。儒道各承三代之体用,实为官学之异名,合则复归天地之纯,分则百家生焉。此为儒道之名始,百家之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