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知乎问答_道教有没有类似佛教夏令营的活动?

目录

谢邀,说实在的,道教也真有,我还被请去做老师几回,后来实在不想去了。
----------
大半夜被人吵起来,没有再睡下。想了下还是写点东西给有需要的朋友吧。早点完成,也好早点离开。
道门修炼理念
道家自古关注的主要是人的自然属性,是作为大自然一分子的那种天然的属性,而非另两家那样更着重社会属性。这需要剥洋葱,抽丝剥茧一样把社会属性浸入的部分感知到。进而明了自然天性。大家应该明白我说的这意思对应是什么吧。这在其他宗教讲亦然不易了,但对道门来说才是刚刚迈起脚。所谓炼己待机。这时才有上药三品,神与气精之说。不然气功大师练得东西就和我们一样了。而这确实可以通过内观的方法达到,但因其名相,很多人没有继续走入门里,往往跑到别处。这点走对之后才会有所谓的筑基。这步并没有多少人做到,而这步完成,爬山的旅程才开始。所以这条路的人往往不太注重社会问题,情感问题,自我意识也相对较轻,但不同于西边那路那种试图完全剥离。我们要保留这些宝贵的社会属性。但要努力达到一个平衡。
下面的路程需要对自然有真正的认知,这个世界大极了,所以大道无穷,天道不息。我们并没有一个真正的境地说是到头了。走这条路的人必须坚韧乐观,所以出发点必然不是苦,而是乐。这是一种淡然,一种坦然,并非不知世上诸苦,但是痛苦的来源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已然炼己有成之人并不会特别在乎,所以炼己之功有很多办法,有穷理尽性,有全真七真所言,能行乞为我门下等等不一一列举。
没有炼己之功的自然知识只会造就各种迷信大师吧。这也就是为什么道教很low的原因。很久以来,就这样了。
这路来自华夏文明的远古,内养冥通而已。所以真要爬山之人,我给出的建议就是多看先秦诸子,老庄难明,就看思孟,稷下,互相参详,至诚无息,必有所得。不然真的是竹篮打水,或者走一半无路了。这样的人太多太多。
最后,东西两路不是一个目标,也不是一个路径。但因都是人,就那么点东西,所以总会有些映射是相通的,但这不代表是一个罗马。这是很多人会犯的错误,在山下看山头,中间云雾缭绕,根本看不到的,就臆测起来,写了无数Yy导游图,造就无数登山者由西到东,由东到西,在不同的山窝打转,并无上进。所谓修道者如牛毛。所以不论走哪路,切记一门深入,他山之石非脚下之路。就好像都是爬山人,总有能互相借鉴的地方,拐杖啊(戒律)装备啊(寺庙经文这种形式)技巧啊(爬山走之字比较不累)等等吧,但是路确真是不同。人心不死道心不活,若无死心塌地之功还是别折腾了。此路难行,上山请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