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问答_静坐遗精怎么办?
谢邀。
好吧,前提是网上问病不足为凭。因为需要知道你的整体状况,所以不管是什么问题,尤其您这种有可能已经是习惯性遗精,最好去看病调治。以下仅仅是一点建议供参考:
个人并没有读过这本书,所以不知书里写的啥。不过我在另一篇已经写过我知道的乾道修行原则。坤道与乾道道理一样,但是实际上很多具体地方不同。所以一般乾道不收女徒弟,因为行至深处,生理结构不同,还是需要精细的了解才好。
如何解决打坐引起的精神问题? - 知乎用户的回答
您有耐心可以仔细读读。有点类似我提到的不知疏导而崩坝,或者是动静不均衡造成的。人体的身心修炼不是看本书就能学会的。这个不是危言耸听。自行修炼无人指导成功无病的几率真的不大。而且很多时候文字不足以表达其中的内涵,或者是写书的人和你情况不一样,不能概括你会出现的问题。所以按照一本书就开始打坐,并不妥当。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现象,需要明白人在出现时候给予指点,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越精深的修行要求越高。不同于一般的气功什么的。有功夫可以看这位朋友问的问题:最近身体莫名其妙产生一些类似气功运行时的现象,是怎么回事? - 知乎用户的回答
他这个其实只要有人指点,上可入胎息,下也能真的有内力了。但是却不能这样说两句就完事。所以实在没法子说清楚。只好泛泛一说,不是藏私而不告,而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帮人不能反害人,是我们大忌。所以只能说点大道理。被人怨怪也是没法子的事情。
修行不是静坐。修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延伸出来的生活作息。并不是简单的习武,静坐,中医,风水,算卦。这些只能是为了修行而服务,而不能代替修行本身。执之皆术,不执皆道。达此者,可谓知之修炼。您和大多数人一样,受到某类气功书籍的影响,执于静坐。这还算好的,不知您年龄,但是如果岁数不大,停下来,适当的调理可以治好。但是那些迷于所谓境界,开窍而不知止的修行人,那真的不好办了。
我借此贴,写给有志修行者的建议:
第一,诚而明理。
诚:最起码对自己负责,别拿自己做最不值钱的试验品。明理则不惑于异说,真正有什么问题,自己清楚也就大概知道如何应对。华夏修行体系,不同于西来佛教,虽然确实有相似之处,但是真正的侧重点和修炼的东西并不一样。未入门之前可以借用他们修心的方式,但是真正深入却是两回事。具体我已写过:
佛教里有因缘和合的观点,那道教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识是什么? - 知乎用户的回答
道教有没有类似佛教夏令营的活动? - 知乎用户的回答
您要是走佛教的路子,那就真的去学习如法的佛法,这个吾等并无意见。但是如果您决定走华夏东边这路,那麻烦您先对自己的文化有所了解,再开始修行。磨刀不误砍柴功。请多读先秦诸子,这是我们文化的根基。丹经不足以指点修行,绝大部分都是先辈之所证,而非指点路径。加上时代文化的错层,明清之后罕有能真的走进所谓金丹大道门槛的。
第二,用志不纷。
决心修行就放下那些没用的念想。不然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华夏求证长生的修行之路最宜隐士。不适合什么都想占着,有很多目标要达到的朋友。这个其实是因为修行本身是一个最大的目标,真的不好分心太过,尤其越往后越没法子分心,有的时候分心于俗事,就会出问题。所以要是有心修行,岁数长一些没有关系的,把你世俗的追求达到了,或者是真的无意再追求了,一辈子能平淡下去之后,再安心修行,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不疾而速。
第三,谈而处之。以其生生之厚,动之于死地。
现在没有下决心开始修炼,而有志于此者,不用着急。强身健体,勤学诸子,绝疑适欲,善待自己,爱而不贵。尽好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的职责,一旦德行足够会有入门之契机。后面修行阻碍也会少很多。其实也是修行的开始。时代不一样了,很多原来的方式都不适用了。所以初修必须自律能力极强,而非像原来那样,师父早晚督促,同学互相勉励。现在没这条件,全靠自己一点点积累,不过能走过来的,一定走的更远。如何能持之以恒,淡之。
修行急不得,不好求生太过反而至于死地。吾辈大忌。也算与大家共勉吧。
----------------
最后,您要是看完所有这些,我给您提三个解决的办法,第一个增强动功训练,肾阴精关会紧一些。按摩某些穴道也可以帮助这个。还有那种缩肛的练法也会有所帮助。第二去看中医,辅以药物,这个也能调制。最后,若是在生活中碰见修行此道的人,可以学习疏导之法。倒转河车转轱辘其实也算这种。需要看您具体的身心情况而定适合与否。
---------------------
注:
1.乾道坤道不限于道士与否,男女修炼者的称谓。
2.儒道同源。不用太分。
3.还没想好呢
以上